行走在喧闹的尘世中,也许正徘徊不定,不经意间却装饰了别人的梦;踟蹰于空寂的旷野里,可能正彷徨无助,恍惚之时更感慨人生如梦。梦醒后能够增添烦恼,梦境中也可以释放压力,李煜就曾叹息梦里不知身是客,秦观也赞美自在飞花轻似梦。

清代一位才子心中铭记一位佳人,很难忘红尘里的一份深情,可惜聚散两难,于是有感而发。下面分享的是龚自珍的一曲浪淘沙,梦境描写跌宕起伏,不愧为清代杰出才子。

龚自珍简介加名句(龚自珍的一曲浪淘沙)(1)

浪淘沙·写梦

清代:龚自珍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龚自珍简介加名句(龚自珍的一曲浪淘沙)(2)

龚自珍出生于清代的一个官宦家庭,父母都喜欢诗书,诗人耳濡目染,从小就喜爱文学。可惜定庵先生虽然有惊世之才,却命运坎坷,后来即使在道光年间中了进士,也提出过很多切合实际的主张,但仕途中总是不断地遭到打击。诗人在百感交集之中,写了许多深情之作,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

这首词创作于嘉庆15年左右,当时作者20出头,词中描写他与一位佳人的一段难忘恋情。定庵与情人一见钟情,甚至在梦里都与之相会,可是梦醒时分,却感到极其惆怅。全篇显得迷离恍惚,描写生动,尽显年轻时代的迷茫与彷徨。

龚自珍简介加名句(龚自珍的一曲浪淘沙)(3)

好梦最难留”,开篇就令人感慨,稍有人生阅历的人都有同感,既传达出怀念之情,也表达了无奈之意。正如李商隐所说,远书归梦两悠悠,看似虚幻,其实正是内心所想,却又难以企及,让人增添更多烦恼。

好梦难留,却又到了何处?词人进一步发挥想象,“吹过仙洲”四字,又将读者带到了仙境,这场梦载着作者的情思,飘飘荡荡,飞越大洋,来到了神仙居住的小岛。那里也许是美人停留的地方,也许是月老休息的场所。可见定庵梦醒后依然痴心不改,神情专注。

龚自珍简介加名句(龚自珍的一曲浪淘沙)(4)

词人怀念美好的过往,又无法与她相会,只好在梦中寻觅。“依样到心头”,强调了印象之深刻,也表达出用情之执着,以至于“去也无踪寻也惯”,仿佛寻梦这件事已经和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习惯之事。

词人眼前又浮现出“一桁红楼”,那可能是情侣相互依偎的地方,也许还在此留下过山盟海誓,他们一起在红楼上极目远眺,共同憧憬着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这里的红楼只是一种虚写,更多的内涵是一种象征和指代。

龚自珍简介加名句(龚自珍的一曲浪淘沙)(5)

下阕先继续深入描绘梦境,然后再抒写心中的愁情。他们在红楼中表达缱绻,诉说彼此的真情,一份温情如琴音划过耳畔,触动了柔软的心。

灯火帘钩”四字,更具体地展现出彼此难舍难分,直到夜幕降临、灯火通明,彼此依然说不尽的情话,心中也充满了万般惬意和甜蜜。

龚自珍简介加名句(龚自珍的一曲浪淘沙)(6)

接下来又从实物描写,转为虚幻的想象,词人沉醉其中,早已辨不清眼前的场景,“是仙是幻是温柔”,作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她的魅力和娇柔,令人倍感一种朦胧之美。

结尾三句,一口气用了三个“自”字,深沉地抒发了作者孤寂、愁闷和凄切之感,尽显梦醒后的牵挂与悲凉。词人依然难忘她那一低头的凝眸瞬间,顾盼之间,既有期待,也有哀怨,更是一泓深情。

龚自珍简介加名句(龚自珍的一曲浪淘沙)(7)

龚自珍的这首词虽然是他年轻时的作品,但已显出高超的写作技巧。作者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并结合视觉、听觉等感官作用,形象地展现出梦里梦外的生动画面。全篇跌宕起伏,意脉不断,不愧为清代杰出才子!

爱过才知情浓,年轻时不懂珍惜,也许就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不过或许正因为人生无法圆满,才更诗人有创作激情,读者也有幸能欣赏到很多上乘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