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集锦

生命成长<体验堂>微信群

2019年7月15日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1)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2)

答:

首先,我们所看见的都是内心的投射,并不特定和阴暗面有关,它的意思是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和我们的心智模型有关,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这又会影响我们的意识和行为。

其次,至于察觉的部分,说难也不难,就是反过来,借由我们的行为和想法去反观我们的心智模型,自我认知,我们平常对自己的认知一方面都是基于外在的表面现象,比如身高,体重,叫什么等等,一种是主观上“我认为”的自己,其实真正的自己是我们的行为和意念反射。

比如,通过你上面这段文字的呈现,依照我的认知来看:

一、二元对立的思维,非此即彼,非对即错,一个单一的角度。

二、你比较容易从负面角度看待问题,用我的话说就是内心缺少温暖和温度。但是很多事,可能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么单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体系,而且各不相同,你认为的别人看你不顺眼,制造麻烦,也不见得别人就是如你想象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练习客观,全面的看待事物,认知自己。

三、如何处理,就要看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不想安于现状,希望不断进化自己,那就是不要纠结在这些现象中,而是通过现象看到自己心智上的不足,去做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该做的事。这样不断循环的练习,就会慢慢改变。

这个问题的答案,从道理上说非常简单,难在知行合一,大家也可以一起分享讨论各自心得。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3)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4)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5)

答:

你们说的都是很典型的情况。请问你现在是怎么做的?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6)

答:

你这种逻辑是一个悖论的。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7)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8)

答:

确实做到你说的这点是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还是存在一个如何做到的问题。

你们说的状态是对的,但是路径呢?怎么到达这个状态呢?有效的路径和方法是重点!这也是成长的关键点,离开路径和方法,都是空的。

其实,每个人基本都知道对的道理的,难在知行合一上。每次以自己的志向定自己的行为。也是状态,发现吗?所以,很多人一直没有有效成长的问题就在这里,落在状态上成长,而非有效的路径和方法。都是在“我”的想象中修炼。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9)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10)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11)

答:

长期的定力练习。

1、 立志。记住我说的是立志,立志首先是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你内心真实的向往,这是平时的功夫,不断扣问内心。这种扣问目的是明白自己的心,同时也给自己动力。

2、通过所有的现象去反观自己的模式,就是群友E说的认知和接纳的部分,但不是感受,不是评判,只是看见,一层层的去看,这个需要定力和功夫。

3、完善。当你知道志向的时候,也就知道了标准,然后去做,由心而出。但是不存在定在志向上的想法,如果还需要定,就不是内心真正的向往。可以体会一下“定”和“由心而出”的差别。

然后才是循环往复的练习,循环累积增长。不然就是原地打转。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12)

答:

可以有一个参照的人,但是如果你真的这么想,就不是我和他的行为差距,而是我和我想成为的自己的差距,你可以体会下其中不同。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13)

答:

非常对!离开这个,就没有标准,也谈不上路径和方法。多关注路径和方法,少关注状态,不然都是“我”的想象而已啦。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14)

答:

是的,这点非常重要,定力来自于平时的累积,临时抱佛脚没用的。这就是功理功法练习的重要性。很多道理看似简单,做起来很难就是这个原因,一个是个体差异问题,另外这是一个功夫活,非常严谨。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15)

答:

是的,修行是还本来面目,而非在一个个完美的幻相中。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16)

答:

工作可以这样,现状-目标-行动计划,基于思维的逻辑推理,成长不是这样,心之所向,行之所动,自然而然,由心而出。

所谓的“真相”,只不过是你眼中的世界这篇文章,大家可以回头再看看。

多滋养自己的心,去聆听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用主观去要求。

以上答疑仅代表导师个人观点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17)

心之所向行之所倚无问西东(心之所向行之所动)(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