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出的这个上联确实有点难度(清华考试出上联)(1)

说起我国的对联,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会陌生。对联想比诗词歌赋来说,更加的深入民间,也更加的接地气。对联考验雅俗共赏,也风趣幽默,历代有很多有关对联的小故事,流传至今依旧深受大家的喜欢。

对联讲究的是平仄协调,那么平声和仄声是如何区分的吗。汉字的读音有四种,分别是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这四种读音,各不相同,但却分成了平仄。一声和二声是平声调,而三声四声是仄声调。而对联中的平仄协调,就是说平仄要押韵,比如前面一句是“平平平仄仄平”,那么对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仄”。

老师出的这个上联确实有点难度(清华考试出上联)(2)

对联不仅仅强调平仄,对句还要有意境,有生命力,可以传达一些情感,这样的对联才是一副好的对联。我们今天的故事,讲述的就是清华大学入学前,给众多学习出的一道对联题,好多学生直接选择放弃,只有一人对出,成为了一段佳话。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陈寅恪是清末知名的国学大家,而且还被评为清华大学“四大哲人”之一。曾先后任职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传奇人物。在校园里,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遇到了文史方面的知识,都像他请教,堪称是一部“活字典”。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就是陈寅恪的徒弟。

老师出的这个上联确实有点难度(清华考试出上联)(3)

清华考试入学考试,按照惯例需要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出题,陈寅恪当之无愧。好多人开始担心,这个陈教授能出什么长篇大论呢?难道让我们默写《春秋》或者《史记》?但是陈寅恪的考题却十分的简单,仅仅是三个字的上联:孙行者。

其实这个对联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是却难度非凡,属于对联中的无情对。那么无情对到底有多难?其实无情对,就是要做到上下联每个字都要相对,但是内容不能有关联,这样内容不相关的“无情”的对联,难度自然可想而知,需要跳跃性的思维方式才行。当然内容不相关,就好像没有感情的两个句子,才被人称作无情对。

老师出的这个上联确实有点难度(清华考试出上联)(4)

张之洞曾经就有过一次经历,有一位客人给出上联“树已千寻难纵斧”,张之洞听后哈哈大笑,回到“果然一点不相干”。我们来看,上联的“树”和下联的“果”正好是相对的;而“千寻”和“一点”也是量词;最后的“斧”和“干”(古时候指盾牌),都是指兵器,这就是无情对的魅力。

老师出的这个上联确实有点难度(清华考试出上联)(5)

我们回过头来看“孙行者”这副上联,此联一出,众多学习纷纷挠头,有好多已经选择了放弃。这个上联第一个字是姓氏,后面的行者是孙悟空的称号,而当年对出这个对子的是周祖谟,他给出的下联是“胡适之”。陈寅恪听到后表示满意,给了他高度的赞扬。但是陈寅恪转过头来,却又给出了一个自己认为更精妙的下联:祖冲之。

老师出的这个上联确实有点难度(清华考试出上联)(6)

我们来看,“祖”和“孙”可以连读成祖孙,而后面的“冲之”和“行者”也是虚词,比那个“胡适之”似乎又高出一头,看来陈寅恪这位国学大师,果真是实力派的人物!

文 | 国学大观园

老师出的这个上联确实有点难度(清华考试出上联)(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