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改革春风吹满地”等视频使人们纷纷怀念起过去的春晚舞台,那些小品相声似乎可以承包一整年的笑点,再回看那些段子,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却像发生在昨天一样鲜活。为什么过去的小品相声那么好笑?当然是要感谢春晚舞台上的那些“喜剧之王”——

20年前,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赚了笑声,也赚了眼泪,猪年的贺岁档,《新喜剧之王》将要上映,不知道这位 “喜剧之王”又会在这新年新岁带来多少快乐。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1)

过年和亲朋好友出去看场电影,也得回到家里喜气洋洋的过个新年,算一算,加上今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办了三十六届,到了现在,春晚和年夜饭一样,年夜饭没有过去那样,有平时吃不到的美食,春晚或许也不如曾经那样被交口称赞,但是年夜饭不好吃也要吃,春晚吐着槽也会打开看——这是新的传统。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2)

春晚最受期待的是什么?显然是语言类节目,是喜剧——谁愿意大过年还哭丧着呢?这春晚的舞台,创造了无数经典的瞬间,这些“喜剧之王”让我们笑着告别旧岁,笑着迎接新年。

春晚的喜剧之王

开山之人

不知诸位最近“吃鸡”还顺利不?在“大逃杀”类游戏火爆的今天,或许玩家们最喜欢看到的就是那句翻译的相当接地气的“大吉大利,今晚吃鸡”了,这里的“吃鸡”代表着胜利,而在1983年,春晚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喜剧小品《吃鸡》。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3)

王景愚的无实物表演,夸张而有趣

这个小品刚开场有一个笑容和蔼可爱的“胖子”,几句话就惹得全场大笑,他就是马季。马季是中国相声界的重量级人物,师从相声大师侯宝林,膝下弟子几乎都能独当一面,他的相声影响了一代中国老百姓,甚至因为他的某部作品诞生了一个香烟品牌——“宇宙牌香烟”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4)

这位相声表演艺术家在1987年的春晚表演了群口相声《五官争功》,1989年带来作品《送别》……在千禧年之前,马季还经常站在春晚的舞台上,那时候没有德云社,但是观众依然给力,就拿1984年《一个推销员》的表演现场来说,马季一人的单口相声愣是多了一些热心“捧哏”。

1983年的春晚是第一届春晚,马季是它的总策划,同时也是春晚第一批主持人之一,也是第一个春晚语言类节目相声《山村小景》的表演者,回顾那次春晚,整场晚会的设计格外的热闹,连主持也满满的都是戏,或许可以说,马季是春晚喜剧的启动人之一,而且台里台外。可称第一代的春晚“喜剧之王”了。

也是在这一年,小品被正式搬上春晚舞台,《阿Q的独白》,是的就是鲁迅笔下的那个阿Q,表演者严顺开,3年前那个在电影《阿Q正传》里饰演阿Q的那位严顺开,此外在1993年,这位笑坛老将又带来一个经典的春晚小品《张三其人》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5)

不过,这位老笑星在春晚的舞台上露面不多,否则相信春晚会出现更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陈佩斯

1983年的小品《吃鸡》,王景愚的表演道具被姜昆吃掉了(当然这是剧情的一部分),故而“无奈”采取无实物表演,夸张的哑剧式表演相当给力,而1984年,另一个无实物表演至今仍旧堪称经典——《吃面条》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6)

陈佩斯、朱时茂,两个演员碰撞出的火花能量惊人,那些个风趣幽默又针砭时弊的作品至今都值得回味一番。

《买羊肉串》抨击着不良商家;《胡椒面》讽刺着攀比、自私的心理;《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陈佩斯塑造着一个又一个让人捧腹的形象。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7)

直到1998年,陈佩斯、朱时茂这对黄金搭档以《王爷与邮差》告别了春晚的舞台,一个属于陈佩斯的春晚时代也翻了过去。

这位让人看着就开心的喜剧演员在春晚的舞台上活跃了这么多年,春晚“喜剧之王”的位置又怎么能少了他呢?

赵丽蓉

赵丽蓉,朋友们可以用唐山话的腔调读一下这个名字,相信一定能够回忆起这位可爱的小老太太,1988年,60岁的赵丽蓉第一次登台春晚,和著名演员“济公”游本昌带来了小品《急诊》。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8)

赵丽蓉的小碎步相当带感

《英雄母亲的一天》、《如此包装》、《打工奇遇》……这些经典的小品时不时翻出来看看仍旧是满满的笑点。

点头yes摇头no

群英荟萃,萝卜开会

探戈就是趟呀趟着走

直到2000年,她演不动了,也在这一年离开人世,不过时至今日,从那些散发着时代气息的小品中,感受着老艺术家留下的时代缩影。

黄宏

80年代最后一次春晚,这届春晚,黄宏首次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出演曾经在地方台出演的小品《招聘》,1990年他和老演员严顺开合作表演《难兄难弟》,1991年,他和宋丹丹搭档的小品《手拉手》,其实他和宋丹丹一起表演的节目中有一个更加经典——《超生游击队》,这是二人合作首秀,舞台则是1990年的元旦晚会。

1994年的狗年春晚,黄宏和侯耀文搭档,带来小品《打扑克》,小小纸牌之间讲尽世间百态,十几分钟的小品浓缩了那个时代的大事小情。黄宏用他擅长的顺口溜,一句逗趣的话,隐藏了深刻的道理——

“小小一把牌,世界大舞台,生旦净末丑,是谁谁明白!”

跨过了千禧年,黄宏干起了装修。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9)

让人印象深刻的“女装大佬”

2005年,搭档林永健,巩汉林表演了小品《装修》,至今还记得林永健的女装造型和黄宏响亮的口号“八——十!八——十!”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10)

“先使小锤抠缝,再用大锤搞定!”

第二年春晚,原班人马又带来续篇《邻居》,再到后来的《开锁》、《黄豆黄》……黄宏在这千年交接的20年里在出完的舞台上挖掘着一个个小角色的家长里短。

赵本山

最近有句话特别火“改革春风吹满地……”后面诸位自己接下去。

1999年,好像是运动会的接力比赛似的,陈佩斯告别了春晚的舞台,赵本山大叔开始“制霸”春晚小品了,那一年的《昨天今天明天》,白云黑土走进了观众的心坎里——

我叫白云,我叫黑土

我七十一,我七十五

我属鸡,我属虎

这是我老公,这是我老母

……

这部小品笑点那是“相当密集”,也从这一年,本山大叔的小品包揽春晚小品类一等奖整整十年,这十年来每一部都是精品,与宋丹丹合作的白云黑土系列(2006年《小崔说事》、2007年《策划》、2008年《火炬手》);与高秀敏(2005年故)范伟合作的大忽悠系列(2001年《卖拐》、2002年《卖车》、2005年《功夫》)只记得那几年,我和小伙伴总会搜罗各种脑筋急转弯,“喜剧之王”怎能少了我们可爱的黑土大叔和坏坏的大忽悠呢?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11)

春晚经典语言类节目太多了,经典的组合也太多了,郭达和蔡明搭档的时候,蔡明还不是那个毒舌的老太太,冯巩和牛群搭档的时候他还不是甩各种热词的冯大爷(“我想死你们了”其实挺好的)……这些“喜剧之王”的背后总有一个搭档帮着他们塑造角色,朱时茂之于陈佩斯,巩汉林之于赵丽蓉,黑土只和白云配,这大忽悠抓准范大厨虐,这些组合就好像是煮羊肉放些红酒,吃馒头就点榨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12)

春晚为什么不好看了?

1983开始到今天春晚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演播室宽了,主持人换了,衣服漂亮了,观众变多了,节目越来越丰富了,舞美越来越绚丽了,只是,留给后面的空间越来越窄了。

人们不断地追问,曾经那些让我们捧腹的小品去哪儿了?春晚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了?做喜剧小品的人少了吗?人们不用心了吗?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13)

显然,近几年的喜剧综艺越来越多了,《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相声有新人》……一批年轻的喜剧演员仍旧有着自己的风采,沈腾、马丽、贾玲、贾冰、宋小宝、德云社等等。只要人们需要笑声,喜剧演员就会存在,喜剧不是靠着颜值就能撑起来的,人们看喜剧不是为了养眼的,喜剧演员真的挺难,但热爱喜剧的谐星大有人在。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14)

关于春晚,军艺一位教授认为,如果说春节是中国人的宗教,那么春晚就是一种现代的仪式,而春晚的仪式感在渐渐淡化。

春晚办了30多年,越来越多的眼睛在盯着那台晚会,越来越大的压力压在春晚的肩膀上,经历过早期春晚的人会发现,那时候的小舞台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联欢活动,80年代,哪是家家都有电视的年代?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15)

而今天的春晚则是一年一度的全国性晚会,压力让它越来越“严肃”,节目一遍一遍的审核,所有事情都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就会酿成1985年春晚那样的“车祸现场”。或许正是这种“眉头紧锁”的筹备,让春晚太重,太厚,拉远了舞台和观众的距离,所以我们不断地怀念着那个年代的小品和那些看着就十分开心的面孔。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16)

1

好的喜剧缺不了讽刺

或许这也是人们比任何时候都要期待出彩的语言类小品的原因吧,因为只有这些节目能让观众“喘口气”,看看家长里短,听听吐槽,看看别人如何“出糗”。

西方的理论认为,喜剧来自古希腊民间祭祀酒神的活动,它是一种社会仪式,但是更像是民间的狂欢节,混乱而欢乐,暂时冲破社会的规范和约束表达下层人民的欲望——喜剧有着强烈的攻击性。

所以我们看到四处诈骗的“大忽悠”以及无证经营的羊肉串摊这些本不是社会规范内的舞台形象不被讨厌,不是因为人们喜欢看到这些恶,我们的道德标准本身没什么问题,因为人们曾经在现实中见到过类似的事物,这些演员们只是把这些东西放大到了舞台上,用嬉笑怒骂、明嘲暗讽地方式让人们发泄心中来自于类似经历的不愉快,把不公平、腐败等元素放到舞台上去亲身演绎,用出糗,搞怪的方式对这些“恶”进行攻击。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17)

而现在的小品太过柔和,那种对立的矛盾越来越淡,而是使用大量的网络热词和老段子来进行笑话的堆积,所以我们能够记得那些经典小品的台词和桥段,因为那种光影队里的感觉立体而生动,那些小品的“棱角”真的是“扎心”。

2

喜剧的时代情怀

也有人说,相声小品没什么新意,都是些老段子……的确,大家现在越来越接受不了反复抖同一个包袱,人们的笑点也越来越高了,也许是因为审美情趣提高了,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审美疲劳了。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18)

自从吃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已经不是过年才有的特权,自从吃好再也不是大问题,年夜饭就索然失味;同样,我们在微博笑够了,在朋友圈笑够了,在抖音笑够了,在各个综艺笑够了,现在人人都可以是段子手,一个段子不用一天就能传遍大江南北,笑料已经不是“泄洪”而是“流水”了,所以可以说我们身处的时代,让我们自娱自乐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曾经的一些小品中的小段子到现在也能够成为年轻人们创造欢乐的源泉。这不仅仅是因为时代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喜剧作品中包含的时代情感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马季的《一个推销员》(也被叫做《宇宙牌香烟》),这部作品有着很大的时代信息量,比如他的牌子不再是红星、建华这种属于旧时代的名字,台词中说到不抽宇宙牌香烟就考不上大学,那个时代上大学已经渐渐步入正轨……

再说赵丽蓉的《如此包装》,传统的评剧与新潮的包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身处在那个年代的人们面临的是国外文化近乎狂轰乱炸的进入,有些人痴迷着,有些人担忧着,无论哪一种都能够感受到这种对立,再如《追星族》这个小品,从道具布景到台词设计,都是慢慢的时代气息,现在回顾小品,有没有这些让那时还是青少年的人们回忆起为了某个偶像明星和父母发生的幼稚争执,感受已经长大的自己和已然改变的时代?

一时段子只能造就网红,这样的喜剧是干瘪的,而只有这些饱满的呈现一个时代的事物才会跟着这个时代生活的人步入未来,成为一代经典。

3

喜剧亦是悲剧

一件事物越是立体,就越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喜剧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喜剧往往带有悲剧的情怀,比如陈佩斯的《警察与小偷》,当那个假冒警察的小偷最终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善人而是一个贼,心境该是多么凄凉,那种刚刚发现的自己内心的良善却在一瞬间彻底的崩塌下来,人们在笑,也有叹息。

《主角与配角》那个活在主角阴影下的小配角最后发现自己那该死的习惯又把自己代入原本的叛徒角色,仔细去品味这种滑稽的剧情,现实中有多少人渴望摆脱已有的设定,觉得应该尊崇本心,到最后竟然迷茫于自己的本心到底在哪里。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19)

再比如严顺开的《张三其人》,看到不断被误解,手足无措的张三,无奈而又引人深思——我们看到的一定是真的吗?曾经因为片面的观察我们又误解过多少人。

这些在我们看小品的时候可能没有感悟,而当我们有意识的去仔细分析却发现蕴含在这种喜剧中的悲情,人们为什么怀念着卓别林,为什么喜欢周星驰?他们的搞笑是纯粹的、认真的,但内心的思考却格外的深沉。

离开春晚的春晚喜剧,在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卷土重来,借用电影《侏罗纪公园》的一句话:“生命总会找到它的出路”,喜剧也不会让我们失望。

赵丽蓉评陈佩斯,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20)

这个时代真的越来越快,时间的容量也越来越大,未来的选择再也不是一个定数,但是人们还是会挤破头皮的抢票回家,大摆一桌年夜饭,打开春晚,说着新年快乐,笑着走向下一年,没人强迫我们,这是习惯,我们从骨子里爱着过年,因为过年的味道是最熟悉,最让人安心的味道。

作者:偦瑚

文章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