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为何这么经典 浅析琅琊榜(1)

作为电子媒介传播的电视艺术,不像广播剧一样仅仅以声音为载体,听众只能凭借声音这一单一形式对故事情节或所表述内容进行大幅度的自我联想,广播艺术有形无声,不能给人明确的空间感,而电视艺术则是由视频和音频相结合而成来进行传播的,其传播信息的符号包括图像,声音,文字,它对于空间的展示是非常逼真的, 能够把现实中的事物在再现于荧幕之上,给观众明晰的空间感。电视将视觉与听觉这两方面兼顾,而想要为观众带来视听享受,不止要拥有逼真的画面,它所呈现的是连续的活动画面,无论是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纪录片还是电视电影等众多电视类型都是如此,电视镜头的组接,画面的流动,声画并重,极大开拓了观众视听的广度和深度,让电视艺术具有着自身的独特艺术性。毫无疑问,电视艺术的种类多种多样,电视兼容吸收着各种艺术形式,文学作品被改编之后作为电视剧呈现在电视荧幕上,我认为电视剧是极富电视特征的电视艺术样式,电视剧情节通常在现实生活之上进行加工创造,既具有文学性,又运用艺术手法戏剧性的反映着客观世界的精彩,加之演员表演所能带动起的观众情绪,电视剧将多种艺术性兼收并蓄,全方位,多层次的试图让观众获得极具艺术性的审美享受。

《琅琊榜》当时在北京卫视热播时,其精良的制作就多次被专业相关人士整理总结,在画面上,《琅琊榜》中最常出现的一幕就是对称式构图,不仅仅是画面两边对称,其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及画面人物身份关系延伸为V字形状,三分法则,对角线构图,黄金分割等,甚至通常的正反打镜头中也会运用到三分法则,从宏观远景到极其微小之处,极力提升着画面质量。那么最直观呈现于观众面前的电视剧画面首先就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当今电视剧的确在数量上作出了发展,但其制作精良程度及本身艺术性良莠不齐,观众在长期优质劣质电视剧的切换熏陶下,哪怕没有一套系统完整调理清晰的审美系统,也有着对一部电视剧直觉性的判断其为“良心剧”还是粗糙滥制。一部剧的基调影响着其档次,对于古装正剧《琅琊榜》来说,看多了色彩艳丽饱和度较高的古装剧,其清冷平淡,饱和度较低的画风的确让观众在视觉层面上赏心悦目,《琅琊榜》以水墨画画风为主的片头淡雅大气,符合整剧基调。再说视觉层面上的内容就是演员形象塑造以及片中建筑物造型的搭建,要提升电视剧艺术性,剧中的服饰造型是加分项,梅长苏淡漠虚弱而隐忍深沉,剧中的他通常是一身发灰白的布艺,发髻以玉冠束起,天气寒冷时加上一件同样是冷色系的绒袍,既与人物形象相契合,也符合他一介布衣的身份,梅长苏的服饰全部为冷色系,饱和度较低,但作为故事主人公其服装的纹路是极为细致繁复的,最大化的让“梅长苏”的形象贴切到每一件可以用以人物塑造的物品;而靖王这一人物形象也是由开始的流放边境款式简单的盔甲,而后逐步随着地位上升服装也变得华丽繁杂。

作为电视剧,在情节方面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而且在拍摄时力求体现真实感,但是从本质来说,电视剧艺术的叙事是虚构叙事,电视剧只是在讲述人为设定的故事。讲述人的故事,可以说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创作目的之一,然而对于电视剧创作来说,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故事是预先设定的,包括故事描绘的时空环境、故事中活动的人物、故事的发生与推进,所有这些预设内容,都是饱含着创作者主观意图的,《琅琊榜》该剧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同时它作为连续叙事的作品,电视剧在情节叙事上有着不同于电影故事片的特殊规律。不同之处主要存在于剧作方面,在情节推进、人物塑造、剧作结构等方面,电视剧的创作都有着不同于电视故事片的特性。电视连续剧在创作上则更接近于长篇小说。电视连续剧,除了遵循戏剧文学“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普遍的情节结构模式之外,还更多的借鉴的长篇小说,尤其是章回小说的篇章结构方法。《琅琊榜》以梅长苏重回朝廷为林家沉冤昭雪为线索,在开端与结局之间又由多件子事件连接而起,基本保持为三至四集一个子事件的开始到结束,同时对下一事件进行略微的铺垫以吸引观众的兴趣,如 例如剧中梅长苏相继对朝廷户部,刑部等六部的整治,电视连续剧的每一剧集,也往往都有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小情节,在本集中进行完整的演绎。剧集往往会在新的变化、新的矛盾出现时结尾,制造一定的悬念,挑起观众的观赏期待,以此保证观众对该剧的持续收视。

琅琊榜为何这么经典 浅析琅琊榜(2)

一部影视剧在荧幕上的播出必然伴随着影视传播,《琅琊榜》是由孔笙,李雪合力执导,侯鸿亮团队一手打造,作为《琅琊榜》的传播主体,他们影视方面的成就是不容小觑的,业内合称孔笙,李雪,侯鸿亮为“铁三角”,该团队还曾创作出《闯关东》《温州一家人》等好评如潮的作品,其大气的艺术风格,对于精神气质和情怀传递的把握精准,对于影视剧创作秉持着做“正剧”的态度和理念,在《琅琊榜》的创作中,除了电影级别的拍摄手法,教科书级的构图,花样对称,黄金螺旋到黄金分割等,剧本还将青春元素,通俗元素和正剧元素相结合,诚邀原著作者海宴亲自执笔改编剧本,在尊重原著的同时更好的阐释原著,传播主体的专业让《琅琊榜》本身制作精良,更易于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在《琅琊榜》中担任主演的各位演员几乎没有一个人是流量小生,因此该剧播出在即之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热度与关注,只是靠着有着广泛路人好感以及自己稳定粉丝群体的主演胡歌吸取着一部分观众。我获取一部新电视剧播出的来源主要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琅琊榜》除去必要的官博宣传之外,传播最为广泛,也是引起我兴趣的一点即是它在还未完结的时候放出了几乎剧透了结尾的长片花,占据了运用人数众多的微博首页及热搜排行榜,在大V用户的带头转发之下,一时间高呼并没看过前情,仅仅是片花就足够吸引人的人数不胜数,为《琅琊榜》的宣传提供了极有利的口碑趋势,之后《琅琊榜》热度经久不息啊,长期占据电视剧排行榜的前十位,是其把传播渠道的效用最大化的有力证明。

过去影视剧传播的主题比较单一,对于主角之外的人物塑造也相对扁平,当今影视剧不再拘泥于单一的主题表达,一般都会有一条主线贯穿全剧,在适当的情节下展开副线来更好的衬托主线,是剧情更加生动完整易于观众理解与接受。《琅琊榜》惊心动魄的宫廷内斗,权贵的欲望之争,巧妙的悬疑推理,江湖儿女的情感纠葛等等,制作人说过本剧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忠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其在所叙述的内容中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用梅长苏与霓凰的爱情,梅长苏与萧景琰的友情,蒙挚对梅长苏父亲的忠义,皇室之间虚无缥缈的亲情等所延伸出的副线内容来衬托主线,让一部剧的内容更加有血有肉,更加牵动着观众的心意,使内容的传递更易于受众接受,令受众几乎感同身受的融入该剧。

影视剧的传播在传统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认为成是单向的,传播者传播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及精神内涵,受众无法按照自己的喜恶进行左右,只能被动的接受,其实不然,在当代影视传播中,受众早已不是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状态,观众已经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对一部剧进行选择取舍,甚至聚集为团体左右一部电视剧的主演,剧情走向,如今各种网络平台广泛遍布于人们生活,让观众在电视剧的传播中可以尽情参与,与主创团队互动,参与剧情讨论,表达自己看法,《琅琊榜》通过公众平台宣布了开拍消息,被网友了解到,之后网友开始参与话题讨论,对于角色的扮演者的甄选与剧情的发展表达出各自的意愿,这样的信息被主创团队了解到,那么主创团队在制作过程中也会适当参考受众的意见,例如剧中霓凰郡主虽为女儿身但英气潇洒,对林殊情深不渝,饰演这一角色的女演员刘涛最初正是由于网友举荐才被主创团队所注意到。

制作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不仅要把握当前时代的潮流,还要准确定位受众,坚持人文精神与创新精神,坚持用心创作并着眼于细节,本着对受众负责的心态以专业的素养传递积极向上的内容,让电视剧市场越走越好,作为电视艺术高质量的一部分存在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