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公的保镖,其主要职责就是全面负责主公的人身安全,对于主公的命令绝对服从,那怕是主公的决策是错误的。在三国时期,有两个保镖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一个是帅哥赵云,一个是虎侯许褚。但是各位经常忽略一个细节,而这个细节却让赵云和许褚立马有了高下之分,而且也一下就揭露出了一个历史之谜:那就是我们总是觉得赵云很厉害,甚至说文武兼备,但是刘备似乎对赵云的喜欢并没有我们强烈,而且似乎总有一种距离感;但是虎侯许褚却不同,他虽然看起来憨厚、没什么太多想法,但他是曹操、乃至曹操儿子、孙子们最信赖的人,甚至比亲人更亲,那么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凡事我们都尽量用史实说话,我们来看两处史载记录。
首先,我们先看赵云的。话说公元219年到220年,关羽荆州失陷,关羽也被东吴方面斩杀。因此,吴蜀联盟彻底破裂。刘备名义上为关羽报仇,实际上是借机攻打东吴。此事对于刘备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刘备一生以仁义立身,仁对百姓,而义对跟随他的兄弟们,若关羽被杀,刘备都无动于衷的话,必然凉了那些兄弟们的心,首先张飞都不答应。所以说刘备出兵攻打东吴,是在维护他的仁义立身之本。当然另一方面,也有政治目的,关羽失荆州之后,蜀汉国内震动,士气受到打击,刘备出兵东吴,也是在振奋军心,同时既然吴蜀联盟破裂,而此时曹魏刚受重创,也正是出兵东吴的好时机。
赵云若是刘备心腹,就该理解刘备的无奈和苦心。但是在群臣劝谏之际,作为刘备的首席护卫的赵云竟然也来上书教育刘备,我们来看史载的赵云是怎么说的,赵云上谏说:“国贼乃曹,并非孙权,灭曹之后,孙吴自然臣服。如今,虽曹操去世,但其子曹丕篡夺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我们不该放置曹魏,反先打东吴,伐吴实在不是上策。”
赵云此谏言有一定道理,但是也凸显了赵云的幼稚。尤其第一句,说“灭曹之后,孙吴自然臣服”,这大话赵云说的时候可能忘了赤壁之战的时候,东吴方面是怎么做的了。东吴若是会自然臣服,早已臣服曹操了,哪能挨得着蜀汉呢?另外曹魏是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尤其关中地区,都是曹操旧部,守护多年,其臣民忠诚无二,怎么可能那么好打,还带着干粮来迎接你?
赵云上此谏言,虽出于好心,但是实在不是他该说的话。第一,他的身份问题,作为刘备的亲随,首先要知道刘备内心所想,并且比其他人更理解。第二,站队问题,在刘备的意见与大臣不同的时候,就算刘备是错的,也要和刘备站在一个战壕里。第三,无条件支持,在刘备决定要攻打东吴的时候,赵云应该做的是无条件支持,跟随上前线,而不是惹刘备生气,被刘备一生气,让其留守江州。
说完了赵云,我们再来看许褚,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关于许褚的详细资料就不多做介绍了,许褚应该是三国猛将中的名将,各位多少都有所了解。我们今天只说许褚一件事,以与赵云上面的这件事进行对比。
话说荆州的前线总司令曹仁回来拜见曹操,曹操当时在自己的寝殿还没出来。曹仁在门外看见许褚,就叫许褚来旁边的偏室说会话。但许褚竟然只回了曹仁一句话:“魏王快出来了。”说完便转身返回殿内。这让曹仁非常没面子,那曹仁是谁,可是曹操的宗族子弟,那关系多硬,而且曹仁个人战功卓著,在曹营中多少人都是巴结还来不及呢,但是许褚却如此行为。
后来有人不解,问许褚:“征南将军曹仁可是宗室重臣,都屈尊找你聊天了,你为何还要推辞呢?”但许褚说:“他虽是宗室重臣,但却是镇守外藩的将帅,而我许褚是负责内部守备的,我们有什么话在公共场所说就可以了,为何要到私下说呢?”因为曹操当时有规定,不准外将与内臣有来往,所以许褚是在执行曹操的命令。后来曹操知道此事,更加爱护许褚,而曹操和许褚的关系也更为坚固,史载曹操去世,许褚痛哭到吐血。他们之间的感情看似君臣,却超越君臣。与刘备和赵云相比,是不是不一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