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静态管理以来

为了让我们少一点“担忧”和“抱怨”

为了让我们多一点踏实和温暖

有一群身影一直陪伴左右

辅导员、宿管阿姨、食堂阿姨、指导老师等

与学生之间温暖的故事

一直在发生

校园里

流淌着爱的小温暖和大感动

来自宿管阿姨妈妈般的关心

近日,住在象山苑的黄同学因打球不慎骨折,他的同班同学找到宿舍管理员阿姨询问有没有病号床,北面片区主管唐老师及时联系到东苑宿管中心,协调好了住宿。

可是同宿舍同学舍不得毕业之前最后几个月的相处时间,不愿意分开住得太远。为了既能满足同学们的愿望,又能免却骨折的孩子爬上爬下的不便,唐老师又想了一个办法,她找了一张不用的床板铺在宿舍地面,宽大的床板挡住了消防通道,她又请木工师傅帮忙把床板进行了处理。一张量身定制的木板床成了黄同学的新床铺,方便了宿舍同学们更好地照看与陪护。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1)

为了让这名同学尽快康复,管理员范汝勤时不时买些骨头炖点汤送过去给他补充营养,同学们非常感动,满屏的感谢让阿姨也倍感欣慰。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2)

在阿姨们心中,学生就是他们的孩子。

来自餐饮中心私人定制的关怀

疫情发生以来,为保障学校集中健康监测点师生的正常饮食,餐饮服务中心克服各种困难,安排员工成立了负责送餐的专人队伍,推出送餐服务。

当餐饮服务中心了解到住在江浦校区集中健康监测点的学生反映用餐品种相对单一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制订网络供餐方案,并安排专人负责与软件公司对接,连夜制作线上点餐系统。经过连续9个多小时的反复商讨、调整,次日,集中健康监测点线上点餐系统上线了。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3)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4)

送餐的队伍还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们采购一些生活上的物资,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学生如果晚上需要加餐,中心还会为他们免费提供牛奶和面包。当负责人周康观察到有些同学情绪不太好时,便想到了用便利贴的形式,给同学们送上鼓励和关爱。

住在模范马路校区科苑健康监测观察点的同学饭菜均由大厨烧制,大厨们还为先材院手术归来的同学单独熬制黑鱼汤、鸽子汤,鼓励她保养身体、早日康复。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5)

大三张同学因家境贫困,常常只吃一些蔬菜,食堂阿姨便主动和他聊天,经过几天的接触、交流,得知该同学家里经济不是很宽裕,本想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兼职,来减轻经济负担,却因校园静态管理要求,无法外出兼职,生活变得更拮据。得知情况后,食堂第一时间向中心汇报,并主动为其提供了服务岗位,请他在没有课时或学习之余到食堂,协助售卖临时盒饭或做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他减轻生活负担。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6)

此时,吃饭无小事,学生更无小事。

来自指导老师的隔河之教

校园静态管理期间,教师实行线上教学和轮班住校,校手狮队指导老师无法适时进校进行训练指导。为了不耽误五月下旬江苏省第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体育学院颜耀春、李佳静两位老师就隔着游泳馆后面的七里河大声“吼”叫着指导学生练习。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7)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8)

手狮属于表演性质的竞技项目,对动作、编排、整体度等的要求极高,教练的作用极其重要,看着同学们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加紧练习,指导老师们想尽办法加强指导和陪伴。晚上,他们还通过视频会议连线指导,电脑声音小就连接个扩音机,时间紧迫就延长训练时间。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9)

据悉,校篮球队、田径队、沙排、舞龙舞狮、都在为第20届省运会比赛做准备,静态管控的校园,他们是流动的精彩。

体育精神与抗疫精神相映成辉。

来自辅导员设身处地的关爱

4月12日住校第一天,建筑学院辅导员苗灵童就化身“夜间巡视员”,凌晨4点还在文科楼巡视。从一楼到六楼,他一一问候还在专业教室熬夜制图的同学们,同学们“惊呆了”,以为天亮了,辅导员也被通宵达旦的学习精神所感动,体会到坚守的意义。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10)

食品学院辅导员马慧子得知学生钊洋因为智齿发炎难耐后,便立刻在线询问医生买好了治疗智齿发炎的药物,第二天一早送到了学生手中,同时还带来一支消炎的牙膏。因突发感染性脓肿住院的高乔也收到了马老师的关心,每天雷打不动的问候成为他住院期间最温暖的陪护。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11)

送学生就诊、全程陪学生手术、与学生争取困难补助,做好学生的守护者,安全学院辅导员钱露、化工学院辅导员崔敏和唐为芷、数理学院辅导员杨德旭、土木学院辅导员游艺林作息全乱,凌晨4-5点起床、凌晨1-2点入睡常常发生。在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法政学院一同学应腿脚不便,无法独自参加核酸检测,辅导员王萍便化身司机,多次开车亲自接送。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12)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13)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14)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15)

自校园封闭管理升级后,江浦校区教学区和生活区被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海外教育学院日常管理也按照“一院三区”运行。了解到在亚青和学府苑走读的学生因校区管控无法去食堂吃饭后,学院招募志愿者为他们送餐,辅导员秦海燕、侯起峰还主动当起了“外卖小哥”,轮班期间,每人三天每天中午、晚上为学生送餐,为学生的“饭碗”保驾护航。

管控升级第一天,建筑学院19级研究生金同学因租住在亚青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辅导员王康冒着大雨购买了晚饭和第二天的面包送了过去。事后,王老师还多方寻求解决方案,最终通过学校内部订餐服务得以解决。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16)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17)

“亲爱的同学,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电控学院衷心祝愿您生日快乐,健康平安……”4月20日,电控学院辅导员范楚晗、杨世君走进亚青学生公寓为过生日的同学送上生日的祝福,一张张生日贺卡,一份份生日礼物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关怀与温暖。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18)

当考研复试学生、求职面试毕业生没有单独的场所可以使用时,化工学院辅导员周成、生工学院辅导员宋亲、数理学院辅导员陈庆雯等联系相关部门为学生单独开辟专门的复试、求职面试教室、会议室。同时,她们还一直坚持为毕业生修改简历,推荐工作。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19)

当下,宿舍成为毕业生待得最多的“家”,3月份以来,机械学院辅导员程晓丹5次前往学生宿舍开展就业指导和谈心谈话,每次花2个小时挨个宿舍对未就业学生进行手把手指导,同学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对我帮助很大”。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20)

为了提高学生网课学习成效,及时学懂弄通,土木学院辅导员黄乐组织党员、学生骨干在线开设了“朋辈学堂”,每周固定时间为同学们梳理、总结上一周各科学习重点和难点,朋辈讲师精心备课,分享笔记、为同伴设计课程思维导图,暖心促学、贴心伴学。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21)

爱与服务,此刻更显珍贵。

来自教职员工煞费苦心的关照

3月中旬,宁滁高速路交界线上,一场省际接力正在进行……当时,滁州市南谯区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工程训练中心暨劳动实践基地第一时间暂停学生实训教学活动。恰逢周五下午,202名学生已由学校集中接回江浦校区,但大量学习物品仍留置在滁州基地的53间宿舍内。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22)

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教务处组织基地常驻工作人员,连夜对53间宿舍物品、100个包装袋进行分拣、整理、消杀等工作,通宵整理到第二天早上9点。由于滁州市启动紧急预案,对宁滁快速路实施封闭管理,禁止人员跨区域流动,教务处又与后勤保障处、滁州高教科创管理服务中心等部门沟通协调,在宁滁快速路省界线上,“省际接力”将100个装得满满的包装袋顺利送回学校并分发至202名学生手中,保障了后续线上课程开展。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23)

屏幕前的授课老师们从未断线。土木学院李鸿晶、孙广俊老师创新性地将“雨课堂”与“腾讯会议”融合运用,开展本科生课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线上直播教学;电控学院窦迅老师带领团队开展《电机学》课程及实验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交通学院李帅英老师基于焦点小组的研究导向型在线教学好评如潮......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24)

十八般武艺,只为更好。

你身边还发生了哪些温暖的故事

欢迎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

图片 | 彭俊智、学生工作处、后勤保障处(后勤服务集团)、教务处、体育学院、建筑学院、食品学院、机械学院、安全学院、电控学院、化工学院、海外学院、法政学院、生工学院、交通学院、土木学院、数理学院等

采写 | 朱琳

值班编辑 | 刘季林

责任编辑 | 朱琳

大一遇到辅导员(凌晨4点遇见辅导员)(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