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是内功还是轻功(武林绝学易筋)(1)

修炼拳术攻防之道能得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易筋之修乃外功之法;洗髓之修乃内功之法。外运行于内,而内导引者,内功也。内导引于外,而外运行者,外功也。“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而修,行功至骨节灵通,气息调匀,饮食增多,精神倍出时,先有“脱胎换骨”外功之表象,“清明虚空”内功之景象;再修至外功的“脱壳换相”之表象,内功的“清轻虚灵”之艺境。修炼至此,即达到自身“内清虚而外脱换”的大成艺境;攻防之道修炼到此,便可做到较技时“终柔软以接对手之坚刚,而使对手之坚刚化为无有矣”。当然这是拳学发展到太极拳时的认识。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自古沿传下来,不计其年,从现存文字资料来看《易筋经·洗髓经》的问世,乃是对原始拳术攻防之道的全面总结和认识,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经典著作之一。当然《易筋经·洗髓经》还有“修丹、修真”的作用,它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其所言易筋者,易之为言大矣。易者,乃阴阳之道也。易即变化之易。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弄壶中之日月,博掌上之阴阳。故二竖系之在人,无不可易。所以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静、为动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后先者易其缓急,顺逆者易其往来,危者易之安,乱者易之治,祸者易之福,亡者易之存,气数者可以易之挽回,天地者可以易之反复,何莫非易之功也。至若人身筋骨,岂不可以易之哉。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易筋经是按照易经的理法来阐述修炼拳术攻防之道的正确方法的。这一点,我引用 《太极拳经》中“健顺参半,引进精详”这句话说明。健,乾阳之 气,刚行健,乃指人身内气,即“中气”;顺,坤阴之形,柔静顺随 之德,乃指人身外形;参半,各占一半;引进精详,即内气、外形 各占一半,是言“体”;形用半,劲用对五是言“用”。可知拳法 即内气、外形的正确运用。拳术学问的精华就在此中。

易筋经是内功还是轻功(武林绝学易筋)(2)

我们再看易筋经和洗髓经之间的关系。《易筋、洗髓并行 不悖说》:

易筋、洗髓二经,见易筋中亦能洗髓,洗髓中亦能易筋。 功分精粗,不分先后,效分大小,不分浅深,专习易筋,仅能增 力则成外壮;专习洗髓,仅能养心,则成枯禅,皆偏也。行易筋 不可离却洗髓工夫,行洗髓原为收束易筋工夫。其道一而分, 其功两而合,其效一而神,其理两而化。易筋洗髓兼有并行不 悖、相与有成之妙。故十二图中所列行动次第,导引逆流,搬 运存养,规模皆合易筋洗髓。错综变易而兼行之,运中有定, 定中有运。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相摩, 八卦相荡,二经浑然一太极矣。

由此可知,易筋修法中有洗髓功法,洗髓修法中有易筋效 用,此两种功法不能截然分开,但又不能混同,这个认识是今 后练功的关键,不可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