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浩浩荡荡的几千年历史中出现了不少历史名人,文人更是数不胜数,但是纵观上下五千年,我们知道的诗人大多数都是男子,因为古代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很多女性都没有学习的资格,也就没有成为才女的机会,但是有这么一位才女,她不仅打破了这个观念,成为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词人,在当时还颇负盛名,这个人就是李清照,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么一位千古才女,她又是怎么在古代众多才子中占据一席之位。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坎坷人生(被称为千古才女的李清照)(1)

第一个原因就是家庭教育,对于现代人来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那个时候,对于女子更多是采取"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方式,在那样的环境下,并没有太多女子意识到读书识字的重要性,而且她们的父母也不认为她们需要知识文化,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观念下,李清照的父亲却采取了和当时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李清照的父亲是一个文人雅士,据说是苏轼的学生,而李清照的母亲则是宰相的孙女,是个大家闺秀,两夫妻都富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李清照的父母都是妥妥的知识分子,李清照的父母很支持李清照去学习知识,还时不时地去指点一下,在这样一个浓厚的文学氛围中,加上父母亲的支持,李清照的性格和想法都和别人不一样,作出来的词都具有自己的看法,而且耳濡目染下,她的文学水平也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坎坷人生(被称为千古才女的李清照)(2)

另外根据李清照作的词也可以看出她的生活环境,李清照有一首词叫《如梦令》,相信大家都听闻过,在教材课本上也出现过这首词,里面大概的意思就是讲李清照喝醉酒,迷了路,偶然发现了一处迷人的景色,并为此高兴不已的内容,这首词每一个字都表达李清照的愉悦之情,没有看出她担忧晚回家会遭到父母的责骂,相反整个作品都充满着少女的天真烂漫,对于自然景色的热情与好奇,不说在当时那个朝代,就说是现在,喝醉了酒又晚回家,几乎没有哪个女孩子会不担心被父母责怪的。然而在那首词里,丝毫没有看见这样的悲伤字眼,从这里可以侧面反映当时李清照生活在一个很自由的环境里,父母对她的要求不会太严格,在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能让人自信开朗,就如同李清照一般,有表达自己的资本,也有表达自己的想法。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坎坷人生(被称为千古才女的李清照)(3)

还有最让人疑惑的一点,就是当时李清照的名气是怎么传出去的?当时年纪很小的李清照就已经颇负盛名了,大家也很钦佩她的词,但是古代的女子并不能长久出门,并且很忌讳私下与人交往,那么李清照的名气是怎么传出去的?在这里姑且做一个假设,当时的文人雅士都有聚在一起吟诗作对的习惯,彼此切磋,然后增进自己的文学水平,也许当时李清照的父亲也曾经叫她出来和朋友一起对对子,写词,写诗,李清照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作出来的词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才子,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李清照的名气自然就这样被传播出去了。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坎坷人生(被称为千古才女的李清照)(4)

第二个原因就是词的特征,唐朝的诗和宋朝的词,虽然这两者有相同之处,但是差别还是挺大的,一般来说,诗比词更难懂,而且诗的取材比较官方,大部分都是文人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或者是去描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当时上流的诗都是写这一题材居多,偏向描述感情的诗比较少,但是词和诗正好相反,词比较通俗易懂,而且表达情感的居多,我们都说女人是感性的动物,对于描述情感一类的女性往往表达得更加细腻,根据史料记载,在那个朝代也出现了不少跟李清照一样的女词人,从这里可以看出词的确比诗更适合女子。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坎坷人生(被称为千古才女的李清照)(5)

当时李清照的确才华横溢,再加上相对自由的家庭环境,写出来的词都具有高品质的观赏性,长辈也都高度赞扬她的词,这其中有一个例子,当时李清照的叔叔写了一首诗,需要和诗,李清照在阅读过后,当场写出了一篇让人惊艳的和诗,而那时候李清照才十几岁,小小年纪便已经如此才思敏捷,这也难怪最后被别人称为千古才女,至今李清照的事迹仍被不少人讨论,大家对她的评价都不一样,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李清照留下来的作品的确非常高品质,不愧于才女这个称号。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坎坷人生(被称为千古才女的李清照)(6)

在学校的课本中,我们都学过李清照的词,她的词的格式错落有致,每一个用词都很讲究,背诵起来也不会显得很困难,而且因为是婉约派,抒发的是一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容易让人共情,品味起来更有自己的体会。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坎坷人生(被称为千古才女的李清照)(7)

最后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在下方进行留言或者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