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从一道高考题说起。

【2018全国卷I】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自然地理学重点(自然地理学概念汇总1.0)(1)

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参考答案见文末

如果广大地理教师看到这道题,肯定会马上想到这是大学自然地理中的“阶地”。为什么高考题中出现了大学中的知识,其实认真想一想这也很正常,毕竟高考题是大学教授命制的,将大学中的知识点简化,同时结合中学阶段的地理原理命制试题,可以说不仅是地理学科,在其他学科中也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从本期开始,小编将陆续推出大学《自然地理学》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的汇总,既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在讲解地理原理的时候能够渗透大学自然地理,还可以帮助高中生拓展地理思路,增加对自然地理的理解。

自然地理学重点(自然地理学概念汇总1.0)(2)

岛屿

同样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实际上,不仅海洋中有岛屿,河流、湖泊,甚至水库中都有岛屿。海洋中的岛屿可以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

(一)大陆岛

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大陆岛本来是陆地的一部分,由于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断裂或沉陷而被海水所淹没,使之与大陆分离,形成了岛屿。但其基础仍固定再大陆架或大陆坡上。例如:马达加斯加岛、斯里兰卡岛、科西嘉岛、新地岛、格陵兰岛、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许多大陆岛常成列分布在大陆外围,形成弧形列岛,亚洲大陆东岸的弧形列岛是最典型的例子。

自然地理学重点(自然地理学概念汇总1.0)(3)

(二)海洋岛

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海洋岛又可按成因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类

1、火山岛

火山岛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首先形成海底火山,多次喷发使海底火山逐渐增高,最终露出海面成为火山岛。火山岛面积不大但地势高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南部、印度洋西部和大西洋中部。夏威夷岛是最著名的火山岛,它的基础位于深达4600m的海底,而最高处又高出海平面4166m。1973年1月火山爆发形成的、位于冰岛以南大西洋中的一座火山岛,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岛屿。

自然地理学重点(自然地理学概念汇总1.0)(4)

scenics - nature

2、珊瑚岛

珊瑚岛是由珊瑚礁构成的岩岛。其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热带、亚热带浅海暖水中生长的珊瑚死亡后,残骸堆积下来,新珊瑚又在其上繁殖。这种珊瑚残体,以35~335年 1m的速度增高,最后露出海面,即成为珊瑚礁。珊瑚礁可以分为岸礁堡礁环礁三种。岸礁紧连大陆或岛屿的海岸;堡礁与陆地之间隔开一条水带;环礁呈近似圆形状,但通常由缺口与海洋相通,环礁中间是平静的礁湖。

自然地理学重点(自然地理学概念汇总1.0)(5)

Indone Wakatobi 国家公园丰富的珊瑚礁和海洋生物

澳大利亚东岸的大堡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最著名的珊瑚礁,沿海岸分布,南北长1900km,东西宽约2~150km;落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大半被淹没。

我国南沙诸岛如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都是珊瑚岛。

矿物和岩石的区别

一、矿物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绝对的纯净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纯净物是指物质化学成分相对单一的物质。

矿物只能在与其形成环境相近的条件下保持其稳定性,从形成环境转移到地表环境时发生变化,形成相应的次生矿物。

气体升华、液体或熔融体直接结晶、胶体凝固及固体再结晶作用是自然界矿物形成的四种主要方式

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既是矿物的特征,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在已知的3000余种天然矿物中,硅酸盐类和其他含氧盐类各占1/3,而质量分别占75%和17%,可见上述两类矿物是地壳的主要造盐矿物。其他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及硫酸盐、卤化物与自然元素各占矿物种类的1/3和地壳质量的8%。

自然地理学重点(自然地理学概念汇总1.0)(6)

主要的造盐矿物包括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此外,常见矿物还有石墨、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萤石、方解石、白云石、孔雀石、硬石膏、石膏、磷灰石,以及大量硅酸盐矿物、各种粘土矿物。

二、岩石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或喷出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自然地理学重点(自然地理学概念汇总1.0)(7)

所以说,矿物是组成岩石的一种主要成分,当然,还有玻璃质的岩石是不能分辨其中的矿物的,而岩石则是由多种矿物或者玻璃质组成。比如,花岗岩中包含了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等矿物。

1、岩浆岩

岩浆是来自上地幔的高温熔融状物质,温度一般为800~1200℃,具较强黏性,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挥发物。依据矿物组成的差别,岩浆岩可分为四类:

(1)超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多铁、镁而少钾、纳,主要矿物为橄榄石和辉石,代表岩石为橄榄石。

(2)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为45%~52%,主要矿物为辉石、钙斜长石,亦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代表性岩石为辉长石、玄武岩。

(3)中性岩。二氧化硅含量为52%~65%,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和长石,兼有少量石英、辉石、黑云母等,代表性岩石为闪长石、安山岩、正长岩与粗面岩。

(4)酸性岩。二氧化硅含量65%以上,多钾、纳而少铁、镁,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和云母,代表性岩石为花岗岩与流纹岩。

自然地理学重点(自然地理学概念汇总1.0)(8)

国家地质公园

2、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成岩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先成岩石风化产物、火山喷发沉降物、生物成因的各种有机物,甚至宇宙尘,都可成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故沉积物依据其成因与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①碎屑沉积物,如砾(粒径>2mm)、砂(粒径2~0.05mm)、粉砂(粒径0.05~0.005mm)、泥(粒径<0.005mm);②化学沉积物,如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卤化物等;③有机沉积物,如泥炭、珊瑚礁等。

沉积岩具有层理(层理是指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自然地理学重点(自然地理学概念汇总1.0)(9)

The Wave, Vermilion Cliffs National Monument,

沉积岩的主要类型有:

(1)碎屑岩类。主要指母岩风化碎屑经搬运再堆积后胶结而成的岩石。包括砾岩与角砾岩(具有砾状结构)、砂岩(具有砂状结构)、粉砂岩(具有粉砂状结构)。

(2)黏土岩类。具泥状结构,由黏土矿物及其他细粒物质组成,硬度低。固结好而无层理的为泥岩,固结较好并由良好层理的为页岩,固结差的则为黏土。页岩依据胶结物或附加成分又可分为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碳质页岩和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与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样属于化石燃料,是非可再生资源、一次能源。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的含可燃有机质的沉积岩,它和煤的主要区别是灰分超过40%,与碳质页岩的主要区别是含油率大于3.5%。油页岩经低温干馏可以得到页岩油,页岩油类似原油,可以制成汽油、柴油或作为燃料油。除单独成藏外,油页岩还经常与煤形成伴生矿藏,一起被开采出来)等。我们常提到的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中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

(3)生物化学岩类。多由化学和生物化学形成物组成并主要见于海相或湖相沉积物,成分单一而种类繁多,且常为单矿岩,如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硅质岩、岩盐等。应特别提及的是硅酸盐、石灰岩和白云岩。

①硅酸盐。其矿物主要为SiO2,质坚性脆,常含有有机质,色灰黑,大部具非碎屑结构。主要物质来源一是由硅质生物骨骼堆积而成,如硅藻土和放射虫硅质岩,二是由海底火山或热泉分泌SiO2凝聚而成。含Fe2O3者为碧玉,具同心圆构造者为玛瑙,质轻多孔者为硅华。

石灰岩。色灰、灰白或灰黑,由方解石(CaCO3)组成,性脆,遇稀盐酸有泡沫反应。具碎屑结构者,其碎屑来自海底碳酸盐沉积、动物贝壳、骨骼或海水中的CaCO3凝聚质点;具非碎屑结构者,其方解石颗粒多由生物化学作用、化学作用、CaCO3重结晶作用或生物骨架作用形成。石灰岩极易被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

自然地理学重点(自然地理学概念汇总1.0)(10)

③白云岩。其组成物质为白云石(Ca Mg[CO3]2),由化学沉积或CaCO3被白云石交代而成,前者具细粒或微粒晶质结构,后者保持石灰岩结构特征。色浅灰或灰白,少数为深灰。粒状断口,遇稀盐酸无泡沫反应。白云岩与石灰岩间存在两种过度性岩石,即以白云石为主含方解石的钙质白云岩和以方解石为主含白云石的白云质石灰岩。

3、变质岩

【答案】6.A 7.A 8.D

【解析】6. 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且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可判断只有T0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平坦面面积仍在扩大。其它平坦面河水不会淹没,因此面积不会扩大。故选A。

7. 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沉积颗粒越大说明流速越大,因此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故选A。

8.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T3、T2、T1、T0,说明T2和T1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径流了间歇性抬升。故选D。

【点睛】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

参考资料: 伍光和、王乃昂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然地理学(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