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驯龙高手3》中对“龙”的塑造和想象引来了很多观众的赞叹,中外动画电影中不同的神话元素的运用,体现出了迥异的艺术审美风格,也代表着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动画电影中的龙(中西动画电影中神话元素的运用差异)(1)

《驯龙高手3》

神话元素因古老的文明而出现,常常实现与远古时期人民的认知和愿望的理想化,是人民借助于天马行空的幻想而征服自然的愿景。

这样的愿景和文明进一步表现在现代动画电影的创作中。无论是影片背后所反映的核心价值观,还是影片中的画风以及人物形象,甚至是色彩搭配,中外动画电影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动画电影中的龙(中西动画电影中神话元素的运用差异)(2)

《驯龙高手3》

一,中外动画影片中神话元素的发展

神话元素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成为我们文学,宗教和艺术的灵感来源。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说,动画和神话因共同的浪漫主义特征而成为了彼此契合,相得益彰的融合元素。

在电影动画诞生之初,制片方就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各种类型的神话元素来体现动画中所表达的思想,在最早期的动画影片中,大多强调神对人类的拯救和神灵的自我救赎能力。

他们品德高尚,负重前行,为了拯救苍生而勇往直前,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比如女娲类型的多个动画作品,这样崇高的神是正常人遥不可及和需要仰视的。

随着电影艺术的迭代发展,人们的审美和需求也进一步的发生着变化。在《阿拉丁》、《九色鹿》等作品中,以其奇特的人物造型和恢弘庞大的特效场景、唯美浓重的色彩变幻来体现古代神话故事。

随着科技进步,急速的工业增长也为人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自然和环境的代价,近几年来的动画作品中,《大鱼海棠》、《驯龙高手》、《海洋之歌》等作品都颠覆性的突破了以往动画中的思想。从动画中体现了传统信仰的传承和人与自然的终极和谐,发人深思的诠释了人类的终极命运,娴熟的运用了神话元素,来获得口碑和票房双赢的局面。

动画电影中的龙(中西动画电影中神话元素的运用差异)(3)

《大鱼海棠》

二,中西方神话元素的差异和对比

1,角色对比:以神秘的东方龙和邪恶的西方龙为例

动画电影的神话元素的运用中,角色是最具有代表性,也最能够体现动画电影的要素。得益于神话原始元素的滋养,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被抽象的表达成为了具有独立思想的角色形象,在中外电影中,“龙”作为人类几千年的神话代表,在中西电影的表达中却是截然不同的。

东方的龙具有神秘,力量,庞大,神圣等多重魅力,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全世界公认的民族图腾,这些都可以直接体现在中国的动画电影中:

比如《大闹天宫》中玉皇大帝的真龙现身,飘逸的龙须,矫健有力的身姿以及腾云驾雾穿梭在云海中的神秘感,都呈现出了东方的威严;

比如《哪吒传奇》中的倔强威风的老龙王;《中华小子》中的神龙聚会的庞大场面......

动画电影中的龙(中西动画电影中神话元素的运用差异)(4)

相比东方,西方的龙主要展示的是西方的思维,他们多以考古研究和进化史为基础,在还原角色的同时还加入了基督教和古希腊神话的元素,从而完成了他们对于“龙”的理解和角色定义。

西方的龙大多数都是杀戮,邪恶、阴谋的代表,也是来自地域的使者和撒旦的化身。它们长期潜伏在某阴暗处,或首位宝物,或寻衅挑事,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大翅膀喷火或者是某些有毒的气味,让人望而生畏,在塑造中,完全没有东方龙的神韵和正义。

在成人为主的动画电影中,龙的形象更加的阴郁和黑暗,它们黑色的身影,尖锐的爪牙,魑魅魍魉般的掠过人们的心头;而在以孩童为主的动画中,龙的形象要兼顾儿童的感受,所以塑造的相对明快和可爱,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负面人物,比如《睡美人》中喷火的飞龙,比如《霍比特人2》中的大反派龙史矛戈。

动画电影中的龙(中西动画电影中神话元素的运用差异)(5)

《睡美人》

2,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符号,在对动画电影的呈现中,更多的关注的是人本主义。

比如《宝莲灯》中表现沉香的忍辱负重,百折不挠,最终精诚所至,救出自己的母亲,影片中以“孝”的形式来展现和强化中国人团聚和以家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和不变的伦理思想;

动画电影中的龙(中西动画电影中神话元素的运用差异)(6)

《宝莲灯》

比如《大圣归来》,大家熟悉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纵然是一身傲骨,桀骜不驯,但是在天地间的这种叛逆精神也是违背传统文化的。所以,吴承恩作者在安排人物命运方面,给予他一个压制性的文弱师傅“唐僧”,从这一方面来看,不管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中,孙悟空都作为一个侍奉正义的行者出现。所以说,中国的动画神话元素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明和内敛文化的呈现。

动画电影中的龙(中西动画电影中神话元素的运用差异)(7)

而西方更多的是对于宣扬自由和解放思想的肯定,在他们的作品中,多体现民族的自由和包容性,主题更多是关于爱和宽恕。

比如《驯龙高手》中,主角和敌人最终还是以和解的方式来结束矛盾,随着法力的消失,女巫回归了人性,战胜敌人更多的不是对于他们肉体上的征服和奴役,而是对于精神上的俘获和升华。而这种情节设计,在中国的动画中,似乎也是和伦理相冲突的。

动画电影中的龙(中西动画电影中神话元素的运用差异)(8)

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和《圣经》中的“出埃及记”的故事《埃及王子》更好的诠释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一个人的家庭出身和背景并不重要,真正的成功是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敢于冒险探索的精神实现的,这些文化内涵也体现在美国的动画电影中。

神话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却留给了我们更多的神话文明厚土,可以让更多的艺术作品在这里生根发芽。因此,神话给予文艺创作的宝藏还需要后人去不断挖掘和提炼,才能创造出既能承袭民族特色和文化沉淀,又能够符合当代人审美的优秀作品。

动画电影中的龙(中西动画电影中神话元素的运用差异)(9)

参考文献:

1,【匈牙利】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

2,牛春舟 《神话题材动画角色的表达范式研究》201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