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及,我就是两个月上岸,别慌好好准备

介绍一下我自己:

19年准备公考,全职在家备考准备了两个月,行测77.5,申论75.5进面,面试第二,成功上岸,现已入职半年有余。

为什么要考公:

对当前的工作不满意呗,谁都想过上喝茶看报的生活...这个我没什么好难以启齿的。

以下是成绩:

40天准备省考来得及吗(两个月准备省考来得及吗)(1)

先说下必考过程中的感想:

备考公考是一条很艰险的路,之前我也有考虑过在职,但是不行工作充斥了我的生活,压力很大,学习效率并不高,很容易被懒惰击垮,索性辞职全职在家备考。

对于考公还要啰嗦一句,一定要报课!自己学和跟着老师学差别可大了去了!考公不是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尤其是全职备考的,考上了还好,考不上就要想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走这条路。如果你是在职党或者备考时间少,在准备公考前就要注意找到正确的备考方法,给自己做好正确的定位,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好啦!不说废话进入正题。

40天准备省考来得及吗(两个月准备省考来得及吗)(2)

公务员备考,学习计划必不可少,尤其是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更是要合理安排好每一分每一秒,我的复习基本分为4个阶段:

预热阶段3.15-3.17

这个阶段就是查资料,大概了解公务员考试,各种渠道的去打听,我关注了一些公众号,比如华图、中公这些,他们都会发一些公告和考试信息,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什么的。

接下来就是上知乎,度娘、微博搜关键词,了解一下公考大概的情况,比如考试范围、内容。类型什么的,顺便看看人家的备考经验什么的,也像你现在一样,发一些问题,公考怎么学之类的。顺便再看看有什么值得入手的课程和教材这些。

当你决定要买某本书或者某个课时,不要犹豫直接买!

好不好只有自己用了才知道,市面上的书多了,我们不可能每本都买回来,一是没时间看,二是没有那么多试错的机会。看多了眼花,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最后就是上网下载了两三套真题,掐着表模拟考试,也算是对自己进行一次摸底吧。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零基础做题!

正是因为自己啥也不懂,在做题的时候才更清晰的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能了解熟悉一下考试的流程、大致的题型,还有就是心理上的适应。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不要太不当回事!(PS:做真题的时候记得用铅笔,因为很有可能药重复刷题什么的...)

第一次刷真题大家肯定会受打击,但是不用太在意结果,而是要学会去总结反思,如果啥也没学就考的很好,还学习干嘛,直接上任啊!讲真,“总结 反思”是我在公考道路上最大的收获了,这两样在其它知识的学习上也同样适用。

基础阶段3.18-3.31

经过前面的预热阶段,基本上就能对公考的考试流程、题型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就要开始进入正式学习阶段了!

尤其行测的言语、判断和资料这三个板块尤其需要重视,这是必拿分板块,如果这三个模块的分数拿不到,进面都没指望更别说上岸了。

行测

教材是我当时报班送的《行测的思维》《申论的规矩》,我大概翻了翻,里面的内容还不错,挺详细的,后面还有专项练习题,但是时间有限我也没仔细看,主要就是上课看讲义来着,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买本看看。

基础阶段我看的粉笔系统班的课,还挺喜欢这个课的,我报的那期课老师都挺负责任的,业务能力也不错。像我这种小白听这些课毫不费劲。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郭熙老师,上课的语速稍微有点快,但是讲课过程中没有那么多废话,知识点讲的很清楚,课后还会总结一遍,提醒我们多记笔记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还会很细心的把题型和考试概况都会给介绍清楚,这个题型考几道,难度怎么样,要用几分钟完成之类的,这点我很喜欢。

一节课下来能记不少笔记,了解很多行测考试需要注意的东西,上课认真听了,课下不用怎么刻意的背练几道题就能把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住了。老师带着一起复习效率就是高!所以人家才都说把握课上的分分秒秒啊!

40天准备省考来得及吗(两个月准备省考来得及吗)(3)

我行测学习的思路:我是在每天上完课之后,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项练习,就是做课后练习题,如果觉得课后习题不够,可以做5000题,检验自己有没有掌握基础的东西。做完以后背背里面的所涉及到知识点,言语的话就把长出现词语积累下来,资料分析就背计算公式。反正该背就背不要犯懒。

第二天早上先把前天学过的东西再过一遍,然后第三天就把前两天的过一遍,第四天把前三天学的过一遍...就这么以此类推。一定要过一遍,不然睡一觉起来昨天学的啥真的啥也想不起来。

申论

申论上的是李梦圆的课,她上课也蛮有趣的,动不动就唱歌,重点讲的很清楚,深入浅出,算是我的申论入门吧,并且听说她是半月谈入驻作家。

另外我之前看过一个李梦圆的方法精炼笔记,就是她上课内容的文字版,也就是粉笔有蓝字的那个讲义,里面详细记录着李老师是怎么分析每一段怎么提炼答案的,这本笔记真的超级牛,我就是看了这个之后再看文章也跟着练习提炼文章内容,对申论的帮助贼大!

我申论学习的思路:感觉申论在基础阶段没什么好说的,听课记笔记,主要就是积累素材,每天看看人民日报时评,看看热搜的新闻热点,默默的把这些东西都记下来。然后练真题小题,就是一些归纳总结题什么的,大作为我都放在后期练习,因为初期还没有一个系统的逻辑思维,盲目去写作文效果很不好,并且学习申论真的很费时间。申论粉笔也有什么100题,我觉得可买可不买,能把真题研究透彻就已经很不错了,两个月的备考时间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别的题上面。有那个时间不如好好研究一下李梦圆的笔记。

基础阶段主要以听课为主,做题为辅,行测题就是练得粉笔5000题,我只买了言语、判断和资料这三本的,常识和数量关系我都是在粉笔APP上刷的。

突然想安利一下粉笔APP,里面可利用的免费资源有很多的,题库,每天小模考,每周大模考,往年题库,往届模考题目,即便不买课也可以把这部分资源利用起来。不要白不要啊!

基础课学完,行测基本能考五六十分,就是做题速度有点慢。

进阶提升阶段4.1-5.1

行测

通过基础阶段的训练,我们基本上掌握了行测的考点类型,以及了解更个最基础的做题办法,但是公考的特殊性不得不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提升自己,这个阶段我主要上江鸣百技斩,进一步提升做题速度提高准确率。

和学基础的是不一样,每次上课前我都先做一套专项练习题,大概有二三十道吧,然后把里面的错题挑出来,上课的时候着重去听老师的解题思路,下课后尝试用老师的方法去练题,转变一下自己的思维逻辑。

我感觉帮助还是很大的,尤其是速度方面最明显了,资料分析有那么多计算,并且数据还都很大,考试时候可不会给你那么多时间让你去计算,所以这些拆分法、速算和估算的方法能节省不少时间,我之前做资料分析吭哧四五十分钟都不一定能算出来,知道有这些简便的计算方法后,这个模块我都控制在30分钟内完成。

准确率最高的模块是判断推理,这个原本是我最头疼的部分,尤其图推,因为我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规律,上课的时候老师说图推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变化,并且常考的也就是翻转、求同存异等等这类的,并且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江鸣都提到了,我就全部记了下来,课下一个一个把图形贴到对应的解题方法下面,不停练这图推题,最后这部分的正确率在90%。所以我才说你下功夫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嘛!

40天准备省考来得及吗(两个月准备省考来得及吗)(4)

行测技巧学习思路:每天上完课除了专项练习外,每两天做一次模拟考试,习题就是网上下载的真题卷。准备了一个计时器,给自己掐时间,记录开始时间,每个模块做完的时间以及最后全部完成的时间。

我个人在练习的时候,是根据实际考试顺序进行练习的,也就是常识、言语、数量这些,但是后期我会适当的调整,因为数量关系真的很耗时间!

做完以后就是对答案,然后对答案的过程中把不确定的题目重新进行精做,也就是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分析,写上考的知识点,写上用到的方法。比如言语题,关键词怎么找,选项词性这些都会在旁边一一标注出来,真题可研究的东西太多了,除了做题方法,还能研究每种题型的出题规律,以及所在的坑,然后后期练题的时候更好的规避,总而言之就是把真题充分利用。

申论

这个阶段就主要攻克大作文了,利用人民日报的素材学习。

第一:拆分它的文章结构,然后就是去仿写,刚开始不会写大作文没关系,第一遍先自己写,写完后去找一些相关话题的范文,去学着抄、学着转化这些好的句子,把主题词替换就能变成你文章中的句子,修改你的文章,多改几次,你的大作文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第二:提炼语言框架,会仿写句子还不够,最终我们的目的是自己能独立成出整篇文章,所以,最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结合范文,来组织出专属我们自己的语言结构。其实我一直觉得申论大作文去背范文、背热点,没有太大用处,在考场上很难用上背过的范文。但是好词好句可以用啊,用在开头,标题,过渡,结尾等等。

第三:多练习写作,其实我个人在练习的时候完整的写完一篇文章屈指可数,每次主要练习的方向就是拟文章整体结构,然后把需要填充的部分大致填充一下,比如文章标题、总论点、分论点、以及适合的素材等等。这部分最重要的是分论点,分论点其实就是文章主题的阐述说理段。

申论作文学习思路:我之前在看人民日报的时候觉得非常好的,比较容易去模仿的段落,我都有摘抄下来,太长的就截图打印出来,每天翻翻看看,有好的文章结构,就把文章并进行拆解、模仿、修改,也会搜相关话题的文章去积累不同角度的看法。

最后整理阶段5.2-5.18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要熬到最后了!!最后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模拟考试 整理回顾之前的笔记。

模拟就是最后的冲刺环节,前面虽然也会每天坚持做题,但是对时间和对分数的要求没有非常的高,目的是为了把技巧练熟、是为了掌握答题和写作的方法,但是到最后半个月的时候就不能这样了,要非常有目的性的去做模拟测试。

我准备的还是挺齐全的,草稿纸,答题卡那些我都有,真正的全真模拟,营造考试氛围,没办法就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人,主要是这样效果好,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对时间的准确认知。

对各模块的时间进行一个分配,我个人是这么安排的:常识6分钟、言语30分钟、逻辑27分钟、资料30分钟、数量21分钟、涂卡6分钟。这个就因人而异了,如果能力允许的话,还可以把时间再压缩一下,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有把握的部分。

另外不要放弃数量关系,如果你想拿高分,数量关系是关键的拉分项。我当时就是按照这套时间把握的,获得了77.5分,前提是言语、逻辑、资料的准确率要能保证,这点我前面就强调了!

模拟考试之余就剩翻翻以前的笔记啦,把所有积累的素材和分析过一遍,看看自己的努力,大致就差不多可以上考场了~~~只要一步步地稳扎稳打,肯定能收获胜利的果实。

洋洋洒洒4000多字,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吧,最后祝你早日上岸,也不要忘了点赞!!!

40天准备省考来得及吗(两个月准备省考来得及吗)(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