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巡赛场上最火爆的三菱TENSEI系列杆身,到底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让美巡赛这么多选手使用?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1)

老虎伍兹用TENSEI pro 橘色系列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2)

麦克罗伊用的TENSEI pro White pro 70TX系列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3)

ROSE用的TENSEI PRO 橘色系列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4)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5)

中国选手李昊桐、张新军都是PRO橘色系列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6)

Brendon Todd使用Tensei CK 60 Blue

三菱TENSEI系列杆身科技材料音频:00:0012:43

参数对比分析音频:00:0005:28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官方公布的TENSEI系列杆身的科技和参数特点,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解该款杆身的“过人”之处:

一、TENSEI系列杆身科技总结

二、TENSEI系列杆身参数对比分析

三、如何选择,什么系列及重量硬度适合你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7)

一、TENSEI系列杆身科技

TENSEI是一个大的系列,该系列下又有三个小的系列分类,三菱现在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同一系列的杆身中也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及应用技术,并且三菱杆身现在越来越多的将使用的材料特点及应用技术更多的展示出来,而不是一直再强调其“一贯式”的制成优势。

今天我们仅以一号木杆为例,这里我们先把TENSHI系列杆身用到的所有科技用思维导图统一的归纳总结一下,因为这对了解杆身的性能非常重要。

TENSEI系列加起来一共用到了九种科技,这九个技术里涉及到材料的有七个,6种材料是三菱自己的科技(我用红色表示),1种是美国杜邦公司的材料(我用黄色表示)。还有两个科技是具体应用型的(我用绿色表示)。看下面总结的思维导图: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8)

二、TENSEI PRO系列杆身参数对比分析

PRO系列一号木杆身共有四款:橘色、白色、红色和蓝色。其中,橘色用到了最多的材料科技,下面我会详细的讲橘色这款。四款中,高折点杆身有橘色和白色,其他两款红色和蓝色均为中折点杆身。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9)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10)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11)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12)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13)

四款杆身的刚性值分布图,杆头端(TIP)橘色最硬,握把端(BUTT)蓝色最硬。三菱杆身刚性值对比图如何分析?这里总结两点经验:

1、刚性值前端(TIP)端越硬,相对的打感越硬;为什么呢?请点击链接:为什么职业选手不喜欢用低折点杆身?

2、同一系列杆身,如果材料相同的话,末端(BUTT)刚性值的大小一般是通过外径的大小来调节的,如上图,末端蓝色杆身刚性值最高,大家可以看上表中同样都是60g S硬度的杆身,蓝色杆身的BUTT端外径是最大的0.627英寸,橘色末端刚性值最小,但不是最细的,是因为橘色在末端用到了不同的材料,下面我们会详细说。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杆头端(TIP)不通过外径的大小来调节刚性值呢?因为杆身前端要匹配一号木的杆颈,太粗或者太细都会导致安装的困难,粗了,装不进去,细了,容易掉头,所以杆身前端的外径尺寸是要非常精准了,基本都是0.335英寸,但末端就可以有一定的空间。

这里我们详细讲解一下橘色系列:还好我手上有几支橘色的杆身,特意跑到店里拿出来研究了一番,请看下图

1、杆身平衡位置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14)

找到杆身的平衡也是费老劲了,因为杆身表面烤漆非常光滑,差一点都会滑落,细活啊!对我这喜欢简单粗暴的人来说真是一种挑战啊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15)

不容易,来个特写

我为什么费半天劲来找这支杆身的平衡位置呢?肯定不是吃饱了闲滴!上图有没有发现这支杆身的平衡位置处有两个特殊的圈圈圈圈圈圈图案(重要的事说三遍)。看不清的可以把手机拿的近一点,最近大家憋在家里天天看手机,眼神肯定不是特别好了,我还是来个特写吧。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16)

上图这个位置有两个环图案,这个位置就是这支杆身原始长度(46英寸)时的平衡位置所在,为什么要特意标识出平衡位置呢?这里就要提到这款杆身用的一个材料及应用上的技术,看下图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17)

材料就是上面这个黑黑的锅底灰粉末——钨粉(Tungsten Powder),这玩意用来干啥

?传说在2015年,日本丰桥实验室进行了一项重大的创新,使用了加入钨粉的树脂预浸料,这是一种非常重而致密的粉末。在杆身末端将钨粉注入树脂片中,可将重心移向杆身末端(握把端),而不会使杆身变得更僵硬。更高的平衡点意味着更大的灵活性。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同样重量的情况下(球杆长度相同、握把杆头重量相同的情况下),这款杆身装出来的挥杆重量更轻。

所以左侧“HIGH BALANCE POINT”高平衡点的科技,就是用钨粉加入杆身做的一个具体应用。

还好手上还有两款三菱其他型号的一号木杆身,我们来进行一下平衡位置的对比: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18)

四支杆身的平衡位置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19)

大家看看左侧的钢尺另外两款的平衡位置较两支TENSEI杆身差了多少英寸???

不是你眼神不好,是我这张图真没拍清楚,用我这几十英寸的电脑趴近了看,大约差了2.5英寸,也就是说这款杆身相比于其他的杆身而言,重心的平衡位置向握把端移了2.5英寸。别小瞧这2.5英寸的长度,对于轻量的杆身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到了职业巡回赛选手用到的70多克的杆身上,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20)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杆身的重心平衡位置设定在接近挥重称14英寸的转轴位置,这样重量的增加对整支球杆挥杆重量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21)

三菱还特意为此款杆身设计了一个“W”表示钨粉的logo。

钨的化学元素符号是W,原子序数是74,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4

不得不说三菱设计人员在这款杆身的外观设计上也是用心良苦啊。不容易啊,能遇到我这么研究它也不容易啊

,写到现在都是凌晨1:38分了,你说我容易么。低调,低调,接着往下看:

三、如何选择??说了半天,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三菱官方给出了一个建议表: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22)

注:1:TX代表的是TOUR X。意思就是给动作稳定且杠杠有力量,贼快速度的选手用的。

注意2:上表的CARRY是表示落点距离,不包括滚动距离。

上表实际上只给了软硬度的参考,杆身重量的选择没有参考建议,但杆身重量与硬度一样,也是选择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重量的选择主要考虑体重和杆头速度两项。这里卖个关子,就不详细讲了,等我新书里会有详细的讲解,参考表格和公式。再讲下去今晚不用睡觉了

,明天还得录制语音发布。

简单说一下硬度的选择,我们以小麦为例:他的一号木杆头速度118MPH,超出了上表建议的范围

,咋选?扎心不?看看他最终选择了哪款吧?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23)

查到的最新数据小麦体重160.94pound(约73kg),身高174cm。

•RoryMcIlroy WITB 2019•超链接:麦克罗伊夺冠装备分析

★Driver:Mitsubishi Tensei CK Pro White 70 TX

★3wood:Mitsubishi Tensei CK Pro White 80 TX

★5wood:Mitsubishi Tensei CK Pro White 90 TX

分析完感觉好像用小麦哥的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还是我自己来吧,话说年前海南公开赛,我从深圳借了一套杆去海南打鹿回头,一号木杆身是TENSEI ck pro 橘色50S,和老虎、罗斯、李昊桐、张新军同款。打完18洞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硬,三个字的话就是太**硬了,我一号木杆头速度在103mph左右(TRACKMAN测得数据),体重75kg左右(好像最近又涨了两斤)。有图为证: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24)

巧合的是配对的这位选手用的也是同款的TENSEI pro 橘色杆身,记得当时他用的是60g TX硬度。不好意思的是忘记了这位选手的名字。我这形象也差了点,激动拍照忘记整理衣服了,见谅见谅

所以对三菱给出的杆身重量硬度定制表做个总结:

1、业余选手,一号木杆头速度在不使出吃奶劲的情况下,杆头速度低于105mph的话,远离高折点杆身。除非你的挥杆特点导致出球角度和后旋量都偏高,但这也要先从杆头杆面倾角和杆头重心深度上考虑,其次才是杆身(当然这点是针对业余选手)。

2、轻量的高反弹杆头也尽量不搭配高折点杆身及较重杆身。

3、还是看下图吧!下图是用在新出版书内针对业余选手杆身硬度选择的一个建议图:

三菱tense蓝标(三菱Tensei系列杆身)(25)

业余选手用这个图选择杆身的硬度相对更合适一些。当然除了考虑硬度外,杆身的重量和折点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