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款imac(人生第一台iMac全款拿下)(1)

回想起第一次使用iMac,是2013年刚毕业那会儿,在杭漂的日子。

第一份工作是web前端开发工程师。

因为公司不少UI同事都在用sketch,所以我们公司电脑配的都是清一色的iMac。

第一次使用梦想中的电脑,内心的窃喜根本藏不住。

天天自主加班到9点,就是为了可以多用一会儿她。

为了提高效率,还会把便利贴贴在她那下巴上。

就像是恋人,她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在那时候她却是最适合我的,后来就逐渐习惯了。

再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购买了MacBook Pro,这是我人生中第一台Mac,吃饭睡觉都把它带上,轻拿轻放,这是我对它的尊重。

但,其实我一直都有一个iMac的梦。

可惜,她真的好贵,我不配拥有。

再后来提升专业技能,换工作自学拍摄跟剪辑,公众号写作副业搞起,收入逐渐多了起来,没有刚毕业时的窘境了。

苹果的产品有一种魔力,驱使着我向前走,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进入这行,或是去别的公司,也许我就不会喜欢上iMac。

或许,我也就更不会有勇气来做一个自由博主。

北京时间2021年4月21日凌晨,在2021苹果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库克为我们带来了搭载M1芯片的新款iMac。

看完发布会的我,心潮澎湃。

这不就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的Dream Computer么?!

当我从北京回来之后,果断入手,全款拿下。

20款imac(人生第一台iMac全款拿下)(2)

在官网看了下乞丐版的配置后,我摇了摇头,转身选择了最高配,16GB内存,512GB固态硬盘。

20款imac(人生第一台iMac全款拿下)(3)

我想这台iMac会陪伴我很多年,所以一步到位,来延长她的服役时间和使用寿命,毕竟是作为自己的一台生产力工具,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别犹豫。

目前已经使用1个多月了,我时常在想,24英寸iMac为什么吸引我?

我认真想了一下主要有三点:外观、屏幕、一体(更完整的Mac体验,更省心)

先来聊聊外观,所谓颜值即正义,没想到我竟然还是个颜控。

20款imac(人生第一台iMac全款拿下)(4)

当我把这台 iMac 摆在我的工作桌上时,我只想用「好看」两个字来形容。我这款 iMac 是蓝色的。背面有点像 iPhone 12 的「克莱因蓝」。

正面是那种很浅的蓝。看起来像玻璃,摸起来像陶瓷。有点温润的精致感。

相比我之前桌面偏「理工男」的黑白灰风格,新 iMac 的浅色风格让我的桌面看起来更干净、更清新。

当然除了主机本身,它的妙控键盘、妙控鼠标、甚至平时看不到的电源线都是采用蓝色系配色。

看着新款iMac,感觉我手里的MBP瞬间不香了。

不得不说,iMac就是一台更好看的电脑。「好看」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当你把它放在自己家里的时候。

接着聊聊苹果的传统节目,买显示器送Mac。

iMac 24 英寸的 4.5K 分辨率比我之前那台 4K 显示屏更加细腻多了。

P3 色域,颜色调教也是一贯熟悉的苹果味。支持原彩显示、亮度自动调节和夜览模式这些我们已经在 MacBook Pro 习惯了的特征。

如果你很喜欢 MacBook Pro 的屏幕效果,那 iMac 的显示屏幕效果只会让你更喜欢。

所以,「买 iMac 是买显示器送 Mac」在 24英寸 iMac 身上依然奏效。

20款imac(人生第一台iMac全款拿下)(5)

最重要的一点,完整的Mac体验。

可能很多朋友都用过Mac mini,它从定位上决定了只适合一部分人群,比如自身对 Mac 的需求非常明确、喜欢 DIY、或者单纯是看中了它的价格(虽然组完一套价格未必比 iMac 便宜)。

换句话说,我一定不会建议初次尝试 Mac 的人第一台 Mac 就选 Mac mini,因为它无法给你最完整的 Mac 体验。

我会更推荐 MacBook Pro 和 iMac。简单纯粹、开箱即用。让你一开始就体验到 P3 色域和原彩显示的屏幕效果、非常好用的触控板、不错的机身音响、最适合 macOS 的键盘布局、触控 ID ......

这才是一台完整的 Mac。

以上,就是我跟iMac之间的故事。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我希望用她来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写出更精彩的故事。

这是对一台生产力工具最大的敬意。

我更希望,在我每一个奋斗的夜晚,她就默默陪伴着我。

见证着我的蜕变。


原文链接:

人生第一台iMac,全款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