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讲到甑士隐家世,而甑士隐到底和《红楼梦》中石头记是什么关系?且看下面一段话。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

红楼梦神瑛侍者的由来(红楼梦神瑛侍者)(1)

也就是说一直在此处才和《红楼梦》开篇中讲到的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上节也讨论了甑士隐可能是“真事隐”的谐音。而这番梦幻也就引出了神石被两位道人带下界的情景和自己进入梦幻之境的开始。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

红楼梦神瑛侍者的由来(红楼梦神瑛侍者)(2)

也就是接住了前面讲的神石询问二位道人要将自己带到哪里的话题,而道人当时就说无需多问,只用听从你我安排即可。原来二位道人是将神石带到了姑苏城内甑士隐这里。

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

原来是要带着神石到下界投胎,那么既然是投胎,为何要说是一段风流公案和这一干风流冤家呢?

红楼梦神瑛侍者的由来(红楼梦神瑛侍者)(3)

其实这一段话中便透出两个信息,一风流之事,定和男女有关。二这一干风流冤家,绝对不是一对一的那女之事,而是一群。这场戏就有看头了,风流男女,群群相交,定是一番大戏。你说会不会吸引读者读下去呢?

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道人说到此蠢物,其实也见解说明了我们此前对“神石”的判断,即该石头并非真的是因为女娲娘娘补天刚好剩下的一块石头,而是压根就不打算用这块石头,因为它补天不行。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原因这里不再多讲。

红楼梦神瑛侍者的由来(红楼梦神瑛侍者)(4)

”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

这是无巧不成书,好事成双,坏事连连,即便是稀奇古怪的是也是一件接一件的,先是神石无才被遗弃大荒山,后的女娲暗示,二位道人有心点化,再就是千古奇闻罕见的另一番孽缘。那么这孽缘是什么呢?且看:

红楼梦神瑛侍者的由来(红楼梦神瑛侍者)(5)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红楼梦神瑛侍者的由来(红楼梦神瑛侍者)(6)

这里重点讲一个人物,就是警幻仙子。这仙子其实就是我们虽说的“爱神”太虚境幻司主,掌管人们爱情的神仙人物。当然既然《红楼梦》主要以幻梦为主线推动故事发展,后面还是会讲到警幻仙子的,这里引出境幻仙子其实就是说明这场梦幻是众位神仙合力所为的,而且主要人物的命运也都在这些道人仙子的掌握和推动之中。

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这里就有人问了这个神瑛侍者和神石是什么关系?而且这个绛珠草为何会对神瑛侍者投以报答之恩?

红楼梦神瑛侍者的由来(红楼梦神瑛侍者)(7)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三生石是怎么回事。上面有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也就是说三生石来源于西方灵河,大家知道三生源于佛教因果论。及前生,今生,来生。那么也有传说三生石本来是来源于女娲补天,将其收服后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人世间所以的三世姻缘。当然三生石就在今天的杭州衍生出许多的典故,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欢迎大家交流,欢迎评论。共同聊红楼梦,品石头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