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玉石文玩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虚竹的灵鹫宫掌门扳指”、“老佛爷赏赐李莲英翡翠扳指”等多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中,扳指独特的形象深入人心。在收藏界,“扳指”这个拥有手把件、指套件、挂件等多种玩法于一体的超高性价比物件使它成为每个爱玉人的必备收藏之一。

小编也拥多枚扳指,整理一篇心得与朋友们分享,包含以下内容:

一、扳指的发展历程;

二、扳指的类型及精品扳指欣赏;

三、指环和戒指的类型介绍及精品欣赏;

四、如何测量合适自己的扳指和指环/戒指尺寸;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1)

关于扳指

扳指,原是一种射箭用的实用器,戴于拇指,正下方有一个槽,用来扣住弓弦以便拉箭,作用是防止放箭时,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是冷兵器时代极其重要的实用工具。扳指这个名字自清代开始慢慢为人熟悉,其实它已有几千年历史。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2)

韘是与弓箭搭配使用的工具

最早他叫做韘(音射) 《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韘初见于商代,在殷墟妇好墓中就出土了一枚玉质的韘,它下端齐平,上端是弧形斜面,中间可套入拇指,正面雕刻商代特有的兽面纹,下方有两个透孔,可以穿绳固定。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3)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韘

韘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到战国晚期,从西汉开始作为弓箭手必备的实用器被广泛使用。供贵族使用的大多为玉质。玉质的韘。不仅是一种装饰物,更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4)

各类材质的扳指

在清代后期,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韘才又以扳指的形式彻底从实用器变成了象征身份的装饰品。因为扳指可在指尖旋转,也有“转运指环”的意思,所以玉扳指在玉石玩家心中的热度经久不衰,它既可以戴在拇指上体现一份“儒雅的霸气”,又可以当做手把件在掌中把玩,体验盘玉之乐,不把玩时还可以当做吊坠使用,是玉器中少见的可以一器多用的品类。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5)

带有扳指套的和田碧玉扳指

现代扳指类型主要分为上下平齐和上下凹凸的两类。佩戴上下凹凸的扳指时要注意凹面向外,凸面向内,要在拇指根部留空隙。为了节省材料,现代大多数扳指为上下平齐。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6)

左图:上下凹凸型 ,右图:上下平齐型

好的扳指并不多见,只因为它太过于耗费材料,一个扳指需要3个玉牌的材料才能完成,由于扳指有一定厚度而且是正圆形,导致切过扳指的材料基本成为了边角料,难以再利用加工成其他题材,而商家加工3个玉牌肯定能更轻易的卖出,对商家来讲制作扳指承担的风险较高。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7)

扳指对材料的损耗极大,基本3个牌子位才能制作一个扳指

下面小编把私藏的扳指美图跟大家共欣赏: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8)

翠扳指,清,径3.2厘米,高2.5厘米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9)

青白玉扳指,清,直径3.10厘米,高2.80厘米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10)

玉扳指一组,清,高2.2厘米,外径2.9厘米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11)

翠镶金里扳指,清,径3.2厘米,高2.5厘米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12)

碧玉刻诗扳指,清乾隆,直径2.90厘米,高2.20厘米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13)

碧玉雕花扳指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14)

和田玉籽料扳指

关于指环

相对于用料豪横的玉扳指,玉指环也是不错的选择,目前流行的主要是素面玉指环、玉马鞍和带有雕刻的指环,觉得扳指佩戴太重日常生活不方便的朋友选择相对小巧的玉指环也是不错的选择。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15)

翡翠戒圈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16)

翡翠雕花戒圈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17)

玉马鞍戒圈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18)

素面和田玉指环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一定想问,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扳指和指环尺寸呢?

小编经过多年实战经验总结了一套公式,欢迎大家存图收藏。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19)

首先请用皮尺或者绳子和直尺测量手指的周长或者直径

专家对扳指的评价(关于扳指和指环)(20)

根据对照表匹配自己的尺寸,欢迎收藏或存图以备用

测量小常识:

1.如果没有皮尺可以使用一条普通绳子代替,绕手指一圈,标记起始点再用直尺测量;

2.绳子请不要选择带弹性的,也不要缠绕手指过紧,保持舒服的状态即可;

3.建议在19-21点的时候测量,这个时间段人体手指的尺寸最为准确,最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扳指和指环戒指的小知识,如果您还有什么想了解的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谢谢观看!

本文为非营利性质,系作者原创。感谢关注,欢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