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挖金和金矿的那些事》系列文之十九那篇文中,说到跟老七买了探测仪后,那黑人娶了好几个老婆,这个真没毛病,在津巴布韦,是一夫多妻制国家,几个老婆的很常见,曾经遇见过一位六十多岁的农场主,就娶了38个老婆,按他说的,也许106个孩子,还是107个孩子,孩子多到他都不敢肯定,这么大的群体,分三处农场居住。以前还有个合作的矿主,娶了11个老婆,53个孩子,也挺热闹的。按说,这国家只要有钱,娶多几个还说得过去,可是以前雇请的矿工,那时才一百多美金一个月工资,也能娶四个老婆,十五个孩子,这也算真爱了吧,其他矿工说这四个老婆的,是找了巫师做法,才能娶这么多,老七可是一直想找这位巫师,无果。本地黑人的名字很长,都有三五十公分长的,老记不住,于是,老七一直叫他“四个老婆”,前几天又见到“四个老婆”,一叫他四个老婆,被他纠正了,说现在只有两个老婆,只能叫他“两个老婆”了,旁人解释是驾鹤西游了两个。

古代人怎样找金矿(杂谈挖金和金矿)(1)

老规矩,先来坨金子吸引眼球。

古代人怎样找金矿(杂谈挖金和金矿)(2)

找不到多老婆的家庭照片,就发张非洲姑娘来应应题吧。

说起娶老婆,以前家乡就有位金矿老板,为了不范没必要的麻烦,在这叫他小明吧。小明以前家里挺穷的,为了生活,什么都敢干,甚至连卖棺材,为了能卖出去,还亲自躺进去,振振有词的说,他那身材都能躺,死人还没他身材高大,怎么就不能用…… 于是,在家乡那一带,也算是有名气的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三十多岁的小明一咬牙,把家产都变卖了大部分,拿着钱跑去海南,参股了家乡人的好几个矿,时来运转,小明发了大财,立业成家,于是准备娶老婆,经媒人的一番运作,在隔壁镇找了个年轻姑娘,那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婚事,姑娘父母开口要一万彩礼钱,家乡在八十年代末,一万彩礼钱可是高价彩礼呀。年纪大的小明认为可行,就一万吧,可是又不满女方家人的狮子大开口,于是,小明把一万块钱全换成一毛,二毛,五毛一块的小票,甚至还有分币的,整整装了两蛇皮袋子,挑去女方家送彩礼,据说女方家里人好几个,点了一天,都还点不清多少钱呢…… 就这样,小明因这件事,而在家乡更加出名了。

古代人怎样找金矿(杂谈挖金和金矿)(3)

老七家乡美景。

老七家乡淘金人比较多,在改革开放时已经入行,那时候,去到哪里淘金,经常会有小伙子在当地找老婆,所以老七家乡的外来媳妇很多,有海南的,有云南的,广西的,贵州的东北西北等等,甚至还有越南的,好在客家话好学,这些外来媳妇经过一两年的生活,都能学会讲客家话,倒不难交流。很多的娘家就是矿区,倒也有很多家乡人在媳妇娘家开起了金矿,发家致富的也不少,特别后来家乡很多淘金人改为种三华李后,很多外来媳妇,也把三华李这水果推荐回娘家作为致富之路,也算是家乡淘金人,摆脱了依靠矿山收入这么的单一化。

古代人怎样找金矿(杂谈挖金和金矿)(4)

迎春花。

古代人怎样找金矿(杂谈挖金和金矿)(5)

家乡的三华李花,春赏花,夏品果,是老七家乡一大特色。

曾经有位家乡人阿东,在年轻时,去到了贵州家乡人开的矿打工,后来,矿山因故停了,其他家乡人都回去了,阿东却没跟着大队伍回家乡,留在当地,娶了当地老婆。阿东据说没事干就去当年矿山附近,打了个平巷,有钱就雇请人,没钱就自己干,每当农闲时,就去开龙口,农忙就干农活,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好像说过去了十多年,阿东终于挖到了矿脉。直到国家出台禁止私人开采矿文件时,阿东已经赚了几千万,带着老婆孩子回家乡建高楼大厦享福了,阿东这毅力也挺励志的,故事情节不太清楚,毕竟是听家乡人闲聊说起,老七也不认识阿东,不过故事倒是真的,纯属讲述过程。

古代人怎样找金矿(杂谈挖金和金矿)(6)

矿龙,也叫平巷。

好了,今天这篇淘金人的爱情故事就分享到此,各位看官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留言老七,老七要是有相关的故事和想法,再和大家分享。

“杂谈挖金和金矿的那些事”系列之二十二内容保密,敬请留意。

只要有酒和花生米,天天有故事,没有推荐时,或者想回看旧文,可以直接进来老七主页查阅。直接点击@就是洪七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