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圣诞节前夕。

《麦克卢尔杂志》(McClure's Magazine)圣诞特刊一角,登载了一篇名为《口哨大王迪克的圣诞袜》(Whistling Dick's Christmas Stocking)的短篇小说。

故事很简单,流浪汉迪克,擅长用口哨吹奏各种妙音。

平安夜当天,迪克获得贵族小姐一声“圣诞快乐”,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友善,当晚向贵族一家通风报信,挫败了另一群流浪汉想趁火打劫的阴谋。

面对答谢,他最终选择吹着象征“自由”的口哨不辞而别。

小说立意是传统的圣诞主题“心怀善念”,结构不算特别精巧,没引起任何轰动。

但短短几年,这位写故事的朋友就迅速找到了独特的行文风格,成为闪耀世界的文坛新秀。

他就是欧·亨利,短篇小说界的巨匠。

他的作品多以出其不意的转折结束,读来让人或怅然若失或回味悠然,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欧亨利的浪漫故事(亨利的圣诞颂歌)(1)

欧·亨利(O. 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

欧·亨利本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口哨大王迪克”是他第一篇以此为笔名的作品。

有趣的是,除这篇外,他的另一千古名作也以圣诞为主题。这就是中学生都耳熟能详的《麦琪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

Magi本指耶稣降生时,前来朝拜东方三贤士。

他们给耶稣带来了3样礼物,黄金、乳香和没药,可以说是圣诞节送礼物传统的创始人。

《麦琪的礼物》完美符合“三一律”,描绘了平安夜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妻为互赠礼物,忍痛割舍了各自最珍惜的东西:德拉为了给丈夫的祖传金表配一条镂花白金表链,偷偷卖了瀑布般的褐色长发;而吉姆私下卖了那支金表,为给德拉换一套华美的梳头用品。

贫贱夫妻百事哀”是经典的文学主题,但作者并没有浪费过多笔墨在“哀”上,反而用细腻的描写酿出了最温润动人的爱情。

如果看过欧·亨利本人的经历,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写这篇小说时,作者加进了自己的爱情体验。

[玫瑰]

欧·亨利早年家贫,高中没读完就被迫出去闯荡,做过歌手、演员、药剂师、绘图员、记者和出纳员等等。

20岁左右定居德州奥斯汀

在那,他认识了一生所爱,阿索尔·埃斯蒂斯(Athol Estes)。

后者当时才17岁,还在上高中。

1887年7月1日,阿索尔高中毕业的当晚,这对相爱又鲁莽的年轻人偷偷跑到牧师家里,请求证婚。

牧师见两人心意已决,又都已成年,就顺势举行了结婚仪式。阿索尔母亲本指望她嫁个有钱人,这么一来气炸了,数月不肯上教堂也不理那位牧师。

两人结婚时,欧·亨利23岁,阿索尔19岁。

欧亨利的浪漫故事(亨利的圣诞颂歌)(2)

一家三口

《麦琪的礼物》女主德拉曾提到,“他才二十二岁,就挑起了家庭重担”;

而从照片来看,阿索尔本人也是褐发。

合理推测,正是这篇文章融入了作者本人与妻子的日常,才让这首清新的圣诞颂歌有了不朽的灵魂。

像“麦琪”一样,清贫又甜蜜的爱情,也出现在他不少作品里。

爱的牺牲》讲一对爱好艺术的夫妻,财务状况困窘,也用善意的谎言相互欺骗,以此来支持对方的梦想。语言一如既往地轻松幽默,仿佛爱与牺牲才是生活乐趣的本身,贫穷只是调剂品

​​[玫瑰]

事实上,欧·亨利的不少作品都在探讨爱情与金钱的关系。

有些作品现代来看也毫不过时,并且稍作替换,就是“北上广爱情故事”。

被剪亮的灯盏》讲爱慕虚荣的商场女郎,最终还是选择了朴实真挚的青年。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则用夸张的手法,营造了一个仿佛韩剧般的都市传奇。

整日繁忙的纽约经纪人,在一天早上突然爱上了事务所的速记员,自觉没时间恋爱,直接求婚。

故事在结尾达到高潮:

“莱斯利小姐,”他匆匆开口说,“我只有一点空闲。我利用它来说几句话。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我实在没有时间用普通的方式跟你谈情说爱,但是我确实爱你。请你快回答吧——那帮人正在抢购太平洋铁路的股票呢。”

速记员的举动非常蹊跷。起先她似乎诧异得楞住了;接着,泪水从她惊讶的眼睛里流下来;之后,她泪花晶莹地愉快地笑了,一条胳臂温柔地勾住经纪人的脖子。

 “我现在懂得啦,”她柔声说,“这种生意经使你把什么都忘了。起初我吓了一跳。

难道你不记得了吗,哈维?我们昨晚八点钟在街角的小教堂里举行过婚礼啦。”

因为过于忙碌而无心谈情说爱,甚至忘记爱人和已婚的事实,固然夸张,可换作发生在当代任何一栋写字楼里,也毫不违和。

100多年后,“抱砖就没手抱你,放下砖就无法养你”,还在深度持续地困扰着当代年轻人。

​​[玫瑰]

欧·亨利与阿索尔的爱情,开端幸福中段坎坷,结局哀伤。

婚后第二年,两人有了儿子,可惜在襁褓中夭亡。接下来女儿出生。

这时,欧·亨利一边在银行当出纳,一边进行写作事业,慢慢小有名气。

好景不长,1896年,他因挪用公款受到起诉。在传讯前一天,突然害怕地逃走了,逃到了新奥尔良,又辗转去了洪都拉斯

次年2月,阿索尔身患肺结核,命不久矣。得知这一情况的欧·亨利立刻赶回来,还没见到妻子一面就被逮捕。

同年7月,妻子去世,欧·亨利获刑入狱

为维持女儿生活,他在监狱中忍着悲痛开始写作,大量名篇都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包括开篇说的口哨大王——那是他用欧·亨利作为笔名的第一次尝试,为了掩饰囚犯身份,交给朋友转寄报社。

欧·亨利笔下的人物,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

爱情与希望是常设主题,明亮与幽默是卷中风月。他一生坎坷,丧子、丧妻、贫穷、流离、逃亡和囚狱,任何一项苦痛结合他的天才,让他走上讲述苦大仇深生活之痛的路,都完全可以理解。

但他始终尝试用柔和乐天的笔触,怀着一点心光和谐趣,编织了一个又一个超越金钱和物质的梦,为后世谱写了一曲温暖的圣诞颂歌。

无数读者在悲喜交杂中,重新相信了世界的爱与善意,这也是圣诞节跨越国别和时代的内涵。

欧亨利的浪漫故事(亨利的圣诞颂歌)(3)

英文版麦琪的礼物插画页

欧·亨利出狱后搬到纽约,几年后再婚。

他的二次婚姻并不幸福,经济状况也开始走下坡路,为维持开支他开始大量创作,但文稿质量良莠不齐,同时他染上了酗酒、赌博的恶习。

在此期间的作品《命运之路》(The Road of Destiny)中便充斥着悲观主义和宿命论。

1910年,欧·亨利在创作转型之作《》期间病倒,2天后因肝硬化病逝,年仅48岁。

“反欧·亨利式结尾”未能如愿,成为了欧·亨利一生的结尾……

临终前的那一刻,他会不会想起23岁那个夏夜。

稚气未脱的褐色长发女孩,挽着他的手敲响了牧师家的门,带着满腔的孤勇,羞涩地报以一生的承诺:

——Yes,I d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