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发展迅速的区(成都千亿级区总数增至9个)(1)

近日结束的成都市“两会”上

政府工作报告晒出了

2021年成都经济基本盘

↓↓↓

2021年

成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万亿元

同比增长8.6%

超2021年初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的预期目标1.1个百分点

两年平均增长6.3%

逼近两万亿的经济总量背后

哪些区(市)县舞好龙头?

哪些产业起到“四梁八柱”的支撑作用?

成都经济运行呈现哪些新特点?

日前,小布采访成都市发改委

“复盘”2021年成都经济的质与量

1

经济总量逼近两万亿

千亿级区总数增至9个

在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的大盘中,23个区(市)县争先进位、刷新排名,部分区(市)县取得阶梯性突破,站上新的位势。

成都的千亿级区总数增至9个

成都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800亿元、增长11.1%,新增上市公司11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10家,高新综保区进出口额连续第4年全国排名第一。

龙泉驿区首次迈上1500亿元台阶,全年整车产量104.3万辆、连续6年超百万,获评“2021最具投资吸引力产业园区”。

成华区经济增速达9.9%、居中心城区首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3亿元,全国百强区排位提升4位。

双流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0.6亿元、增长8.7%,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3%。

新都区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依托关键“链主”成飞、中车等引进“链属”企业100余家,带动民间投资占比提升至73.3%。

百亿级区(市)县竞相站上新台阶

郫都区突破700亿元,青白江区、彭州市迈上600亿元台阶,金堂县突破500亿元。

其中,彭州市实现5年跨上3个百亿台阶,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602.0亿元、增长11.2%,增速居全市第一,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39.4亿元、增长35%。

成都市发展迅速的区(成都千亿级区总数增至9个)(2)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区(市)县数据时表示,从各区(市)县经济总量、经济增速和排名可以看出,成都的经济靠中心城区发挥“稳定器”作用、城市新区起到“发动机”作用、郊区新城起到“加速器”作用。不同层次的经济地理支撑全市规模能级提升、功能结构优化。

2

建圈强链

诞生首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

从产业结构来看,成都的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数据显示,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8.2%和9.0%。

工业经济稳中提质

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都的工业互联网取得发展,获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现代服务业稳步恢复

新引进总部经济重大项目35个,规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8%,获批全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获批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全年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1.7%、19.0%。

都市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建成32.8万亩高标准农田,粮油再获丰收、产量达到230.6万吨,生猪产能全面恢复,出栏417万头、存栏279万头。

成都市发展迅速的区(成都千亿级区总数增至9个)(3)

2021年8月20日,交子大道正式开街,交子公园商圈一大波消费新场景亮相

2021年成都聚焦提升产业生态“建圈”、做强重点产业“强链”,全面推行“链长制”,整合构建12个产业生态圈、20个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行动在做强实体经济支撑、带动企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的30强制造业企业保持30.7%的快速增长,四川领吉、巴莫科技、中电熊猫、神龙汽车产值增长超1倍。新增4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2家、总数达到107家。此外,新希望成为全省首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

成都市发展迅速的区(成都千亿级区总数增至9个)(4)

工人正在神龙汽车成都工厂总装车间工作 资料图

“成都的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更加关注企业的获得感。”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来看,市场主体培育壮大,企业盈利不断增强,市场预期持续向好。2021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62.7万户,新登记企业占53.4%,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32万户、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规上工业、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1.3%、24.4%。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额分别增长13.6%、7.9%、22.1%。

3

融入双循环

市场需求持续回升

成都经济如何一手抓基本盘之“稳”,一手谋新动能之“进”,让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在识变应变求变中激发动能?

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0%、14.0%、14.8%,两年平均增长9.9%、5.5%、18.5%。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引进重大项目356个、重点项目开工245个、竣工148个、完成投资4882.8亿元。重点领域、重点地区投资支撑有力,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投资分别增长16.3%、20.0%、13.7%。

从投资领域来看,成都将发展和改善民生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公共服务投资增长43.8%,其中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分别增长18.2%、89.0%、73.1%。

去年,成都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进重大项目352个、投资1904亿元,着力推动民生实事落实3601项,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位居全国第一,连续13年稳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费市场加快恢复

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新场景供给,推出8大示范消费场景和10大特色消费新场景,培育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优化提升交子公园等42个重点商圈、165条特色商业街区,引进品牌首店超700家,落地西南首家市内免税店,建成天府国际机场进境口岸免税商店,离境退税商店达155家,消费能级与品质实现双提升。

外资外贸稳健增长

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20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57.2%,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货值增长3.4倍,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7.2%。国际(地区)航线增至131条, 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4447.2万人次和64.9万吨,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2位。开行国际班列4250列,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新增连接境外城市10个、总数达68个。

成都市发展迅速的区(成都千亿级区总数增至9个)(5)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正式对外发布,成都正加紧项目谋划、实施和开工,以项目建设推动国家战略的落地见效。”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成都将抓住当前国家宏观政策的重要窗口期,聚焦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公共服务三大方向,以900个市重点项目为核心,全面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大会战,形成项目滚动接续、压茬推进的良好态势,将政策的优势转化为经济稳中有进的态势。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钟茜妮

成都发布编辑|孟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