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是个怎么样的皇帝呢?为什么英年早逝?曹丕在和曹植争夺王位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比较压抑的状态。要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曹操都是属于曹植,并不怎么喜欢曹丕,曹丕后来能够胜出,是因为诸多意外因素导致。 一般来说在争夺皇位这种压力下,人们往往都感觉压力山大对身体并不是很好。其次在登上皇位之后,曹丕可能有些放纵,广纳嫔妃,导致身体很快垮下来。
当然曹丕还是想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所以他登上皇位之后很快就出兵攻打东吴,而在对东吴的几次战争中都遭到了失败,他本人也感染了伤病,留下了病根,导致后来早死。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曹丕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为了筹集军费,所以挖了很多皇帝诸侯的陵墓。一般这种帝王的陵墓都会加上一些诅咒之类的东西,挖这类陵墓肯定容易遭到一些报应,有时候会应到自己后人身上。
而曹丕和曹睿两代皇帝早死,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因素。毕竟这种东西和鬼神之说产生了关系,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历史记载,曹丕死于疾病。临时前还交代了后事,应该不是因心梗、中风、中毒之类突发疾病而死。分析原因积劳成疾,身体亏空应该是根本。曹丕在曹操生前,是战战兢兢,生怕惹父亲不快,甚至是猜疑。一旦让曹操猜疑了,这世子之位就离曹丕远了。等到曹丕继承魏王之后,也已经是33岁了,这年纪在古代算是中年了,经过七年的执政,以前的病根也就凸显出来,皇帝不好做,勤政的皇帝更不好做,雍正就是个例子。
在皇位位上去世的,曹丕还算活得最久了。 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皇帝不是一个好职业,尽管风光得很,但命都不长。究其原因,多半是酒色的诱惑,宫中美女那么多,纵欲无度,皇帝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曹丕早亡的原因之一,就是长期处于神经紧张的状态,在其后期,已经出现歇斯底里的症状。 曹丕三次南征东吴,全都无功而返,对其自尊心产生极大伤害,人变得疑神疑鬼,不可捉摸。
其中一个最荒唐的事就是杀掉鲍勋。鲍勋犯的过错简直微乎其微,就是一个朋友在军营行走时,没有按照指定的路走,鲍勋没有举报这个朋友。这算什么大事呢?按照当时律法规定,鲍勋的过失,就是判个罚款。在古代,40岁就驾崩的皇帝,已经算是不错了。据统计,在中国历史上200多位皇帝里,平均年龄大约在30岁左右,而魏文帝曹丕在30岁以上,算是比较不错了。
当然了,和那些七八十岁还在世的皇帝比较,肯定是落了下风。所以不能用英年早逝来表示曹丕,虽然如此,曹丕在位的时间比较短,仅仅只有七年。这可能跟他没当上皇帝之前有关吧。中国当代人均寿命是78岁,你用现代的眼光看古代人的寿命当然觉得短。但是在三国时代,也就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医学不发达,整体社会产值低,大多数人连吃饱饭都是问题,何况是想长寿呢?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因为生病之后,确实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 三国时代的人均寿命大概在50多岁的样子,可见当时的人活得确实时间不长,曹丕四十多岁驾崩实际上活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并不是很短。
当时的人寿命都不长,连年战乱,生存环境恶劣。而曹丕身体本来就不好,他是瞒着曹操而当上接班人的。而且“九王夺嫡”,曹操儿子们争夺接班人也很厉害,反对曹家当权的势力更厉害,特别是刘备孙权两大势力,内忧外患,所以曹丕活不长。那个时代,医学近乎于巫术。皇帝除了不至于饿死外,寿命比之常人也不会太长。 三国之前的东汉,短命皇帝一个接着一个,实际上那时候预期寿命也不过40岁左右,曹丕40岁去世并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那么,相较于曹操、刘备、孙权而言,曹丕的寿命确实太短了,不惑之年崩逝,选定的接班人寿命也不长,这是为什么呢?
在曹氏内部争储一直都非常激烈,主要人选就是曹丕和曹植。在二人之间,曹操更加钟爱曹植,为什么呢?曹植才学过人,曹操觉得更像自己。所以说,曹丕能够继位很大程度有意外成分在里面。为了夺得王位,曹丕可谓是绞尽脑汁,机关算尽,身心俱疲。 其次,曹丕致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受到风寒,怀疑是近现代的流感。曹丕好美色,登基之后日御数女,纵欲过度,自然让本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因为曹丕的英年早逝,加之继承人曹叡命也非常短,从而导致当时超级寿星司马懿成功蛰伏,最终夺取曹魏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