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迎春人物评价(贾迎春是被谁害死的)(1)

贾迎春是贾赦之女,是贾府的第二位小姐。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对贾迎春的外貌进行了描写——"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从这些词语来看,这个贾迎春倒也是个长相上等、性格温柔内向之人,跟薛宝钗还是有些相像的。至于造成她这种性格的原因,恐怕跟她的身世、经历有着直接的联系。书中通过邢夫人之口道出了贾迎春的身世——她是贾赦的"跟前人"(即姨娘)所生,跟贾琏只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她自然不是邢夫人所生,因为贾迎春的生身母亲早已经故去了。她在贾府来讲,虽然是贵为小姐,可实际上是个没有疼、没有爱的人。应该说,她的这种既没有父爱,也没有母爱,更不会有兄妹之爱的经历是造成她性格内向的原因。 贾迎春虽然贵为贾府千金,但在《石头记》里却对她着墨不多,只是在第七十三回、七十九回、八十回才用重笔墨写了她的性格和归宿。在第七十三回以后,文中写到,贾迎春在众人的眼中是个"老实仁德"之人。她闲来无事就阅读《感应篇》,有时候还跟薛宝钗在一起阅读讨论。贾迎春的乳母的家人获罪让她去向王熙凤求情,当平儿向贾迎春讲说这件事的时候,她笑着说"问我,我也没什么法子。他们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讨情,我也不去苛责就是了。至于私自拿去的东西,送来我收下,不送来我也不要了。太太们要问,我可以隐瞒遮饰过去,是他的造化,若瞒不住,我也没法,没有个为他们反欺枉太太们的理,少不得直说。你们若说我好性儿,没个决断,竟有好主意可以八面周全,不使太太们生气,任凭你们处治,我总不知道。"众人听了以后,都不禁好笑起来。此时,黛玉笑着说,"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迎春也就笑着说"正是。多少男人尚如此,何况我哉?"。你看,这就是迎春对待此事的态度。她认为她的乳母的家人是自作自受,她不去讨情,也不去责罚,至于说拿的东西,能拿则拿回来,不拿回来也就算了,这大概就是佛家的随缘的思想,也是超脱思想的反映。你看,她对此事的态度还真是处事不惊、沉着冷静,回答的也是有条有理、有因有果。所以,在本回的总评处批者评到:"探春处处出头,人谓其能,吾谓其苦;迎春处处藏舌,谓其怯,吾谓其超。探春运符咒,因及役鬼驱神;迎春说因果,更可降狼伏虎。"在这里,对贾迎春的性格来了一个总的写照和刻画,贾迎春的"处处藏舌",她的不言不语,她的沉默寡言,不是怯懦,而是她阅读《感应篇》之后的一种彻悟,是看清人世间"因果关联"的一种超脱。事实上,也只有这种彻悟、超脱之人,在大难来临的时候,才会有一种常人少有的冷静和明理。所以,在查抄大观园的时节,当司琪跟她的姑舅兄弟情事败露要把她赶出大观园的时候,司棋打点要回去迎春听了以后,起初还眼含热泪似有不舍之意,可是当前天夜里听了别的丫鬟悄悄的说了原故,虽然她觉得数年之情难舍,但此事关风化,她也是无可奈何了。司棋在以前也曾求了迎春,指望着迎春能死保赦下她,可是她也知道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自己是不能作主的。司棋于是就知道了自己是不能免得了,就哭着说"姑娘好狠心!哄了我这两日,如今怎么连一句话也没有?"。当司琪责备贾迎春的时候,迎春也只是含泪说"我知道你干了什么大不是,我还十分说情留下,岂不连我也完了。你瞧入画也是几年的人,怎么说去就去了。自然不止你两个,想这园里凡大的都要去呢。依我说,将来终有一散,不如你各人去罢。"你看,贾迎春不是不搭救司琪,而是她看得清楚,悟得透彻,她看清楚了贾家家族的众女子的命运——那就是"将来终有一散"。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个极普通的道理,连那些冠带须眉的男子,也没有能够悟得深透,而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却悟出了,且看得是如此的深刻,这自然是她的聪慧明理之处。

红楼梦中贾迎春人物评价(贾迎春是被谁害死的)(2)

《太上感应篇》

其实,我们说,贾迎春不但身世可怜,她的命运也是非常悲惨的。第五回中贾迎春的画面是:一个凶恶的狼,正在追扑一位美女,想要啖食的样子。后面的判词是: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意思很明显,是说贾迎春嫁的丈夫是中山狼,官场上春风得意后,就猖狂起来。可怜出身侯门的花柳一样清纯的金枝玉叶,婚后一年就命赴黄泉。

红楼梦中贾迎春人物评价(贾迎春是被谁害死的)(3)

孙绍祖

《红楼梦》曲第八支说得是更加的明显——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意思是贾迎春的丈夫似中山狼一样的背信弃义、残忍凶恶,简直是个不念情意的禽兽。他得志以后,全然不顾念以前祖辈因何发达的根由。他得志后,只是一味地骄奢淫媾、贪婪无比。瞅着那侯门的娇艳的千金小姐,似脚底下蒲、路边的柳一样的轻贱;他任意践踏,把侯门公府的千金小姐认作是下流的妓女一样。可叹这侯门的芳华之女的魂魄,一年就荡荡悠悠地离开了人间。

红楼梦中贾迎春人物评价(贾迎春是被谁害死的)(4)

贾迎春误嫁孙绍祖

作者在第五回把贾迎春交代以后,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里把贾迎春的命运经过谶语的形式再次点了一下。元宵节之际,贾家把众女子制作的灯谜送进宫中,贾迎春的灯谜是: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谜面意思是说,天道的运行、人道的功德的变化的规律是不可穷尽的,空有人道的功德,如果没有天道的运行,也是很难碰到好得结果的。为何整天的纷纷乱乱,你争我斗,只是因为天道与人道的运行的方式不同(即没有机缘)而已。贾政猜解出了谜底是"算盘",即"打动乱如麻"之意,即任人拨打宰割的意思。在此灯谜的后面,批者批到:"此迎春一生遭际,惜不得其夫何!(庚辰双行夹批)"点明了这是贾迎春的一生的遭际,是叹惜她没有选择一个好的丈夫。那么,贾迎春到底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夫婿,命运到底如何呢?这在第七十九回、八十回进行了描述。

红楼梦中贾迎春人物评价(贾迎春是被谁害死的)(5)

贾赦的女儿贾迎春

原来是贾迎春的夫婿是大同府的孙绍祖。他的祖上也是军官出身,是当日宁荣府中的门生。现如今则只有孙绍祖一个在京城,任世袭指挥之职。这孙绍祖长得是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并且是弓马娴熟、善于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家资饶富。贾赦认为孙绍祖的人品家当都是非常的相称,就把贾迎春自己做主许给了孙绍祖。对于把贾迎春许给孙绍祖这件事,贾母虽然是不十分称意,也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贾政是非常地憎恶孙家,认为这孙家并非"诗礼名族",当年孙家的祖上是希图羡慕宁荣府的势力,有自己的不得了结的事情才拜在门下的,劝谏过贾赦两次,贾赦不听,也只好作罢。就这样在秋后急急忙忙地把贾迎春嫁出去了。 这孙绍祖的人品到底如何呢?八十回迎春被接回贾府后的述说道:原来这孙绍祖的品行是"甚是不端",用贾迎春的话说是"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又说老爷曾收着他五千银子,不该使了他的。如今他来要了两三次不得,他便指着我的脸说道:'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买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迎春的话语有三层意思:一是好色。把家里的媳妇丫头都淫遍了。二是豪赌酗酒。三是势利。见贾府败落了,自己得志了,就颠倒黑白,不顾念往日交情,打骂折磨起迎春来。看来,这孙绍祖的品质还真是低贱。那么,贾迎春的命运到底如何呢?贾迎春在哭诉了自己在孙家的遭遇以后,贾迎春最后说—— "乍乍的离了姊妹们,只是眠思梦想。二则还记挂着我的屋子,还得在园里旧房子里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不知下次还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 在这段文字中,贾迎春提到了住上"三五天",死也甘心了,并且说,"不知下次还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这实际上已经表明了贾迎春回去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最多是一年,也就被孙绍祖折磨死了。这就是贾迎春的归宿,一个侯门千金的悲惨结局。 那么造成贾迎春死亡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因为贾赦不具备慧眼,独断专行所造成的吗?因为贾迎春命该如此吗?是孙绍祖道德败坏所致吗?我的答案是表面上"是",而实际上"不是",恐怕是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的。

红楼梦中贾迎春人物评价(贾迎春是被谁害死的)(6)

贾迎春的父亲贾赦

第一、贾赦造成。从表现上来看,贾迎春的悲惨的命运,的确是贾赦造成的,照直说,是贾赦的择婿不当造成的。贾赦择婿的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是世交的子侄。二是人品上乘。这孙绍祖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善于应酬权变。由此看来,这孙绍祖相貌、体格、能力自然是上乘的。三是家庭饶富。四是前程无限。孙绍祖官职是指挥,现今在兵部候缺题升。也可说是有远大前程的人。基于以上四点,贾赦把贾迎春许配给孙绍祖原也没有什么过错。这可能也是当时社会择婿的标准。在八十回后批者总评说:: 此文一为择婿者说法,一为择妻者说法,择婿者必以得人物轩昂、家道丰厚、阴袭公子为快,择妻者必以得容貌艳丽、妆奁富厚、子女盈门为快,殊不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试者桂花夏家指择孙家,何等可羡可乐。卒至迎春含悲,薛蟠遗恨,可慨矣夫!(蒙回末总批) 评中说,当时社会选择夫婿的标准有三个:一是人物轩昂;二是家道丰厚;三是阴袭公子。以此而论,对比孙绍祖的条件,贾赦的择婿是没有什么过错的。因此,贾迎春的婚姻命运也似乎不应归罪于贾赦。但也正如总评里所说,当时这种择婿观念是存在有"以貌取人"弊端的,因此也必然导致"失之子羽"的,这也即是说,贾迎春的悲剧命运是社会造成的,而不应该只是归责于贾赦。 第二、贾迎春的命数使然。当初,贾赦把贾迎春许配给孙绍祖的时候,贾母明知不是好婚姻而没有加以阻拦,贾政晓得孙家人品太差,曾经规谏过,也没有能够改变这一婚姻。这可能就是命数使然吧。王夫人是把迎春的婚姻归为命数的——"已是遇见了这不晓事的人,可怎么样呢。想当日你叔叔也曾劝过大老爷,不叫作这门亲的。大老爷执意不听,一心情愿,到底作不好了。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王夫人认为这是迎春的命运。而贾迎春说自己是"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的,她把导致她悲剧命运的原因归结于两点:一是孙绍祖品质的败坏。比如,好色、好赌、酗酒等。二是贾赦曾借过五千银子导致的。照直说,迎春认为不是她的命不好,而是贾家的衰败造成的。这自是迎春的明理以及对问题的认识明了所致。 第三、孙绍祖品质败坏所致。孙绍祖的确是品质败坏,但贾府之中的贾琏、贾珍、贾蓉甚至又何尝不是品质败坏之人呢。我们说,导致贾迎春的悲惨的命运的直接原因,就是孙绍祖的品行的败坏,而如果认真思考孙绍祖对待迎春背后或者说深层次原因的话,那就是贾家的衰落、败亡。试想,如果贾府不是被抄家,不是衰败到连二两上好的人参都拿不出来,衰落到向儿女亲家借五千银子而不归还地步的话,贾府还像以前富贵的话,孙绍祖他敢对迎春如此摧残和践踏吧吗! 因此,真正导致贾迎春悲剧命运的不是孙绍祖,不是贾赦,也不是贾迎春自己的命数,而是当时的那个社会的婚娶的标准,更重要的是由于贾家的衰落、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