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自己多寄了一件衣服,但因为买家没有及时返还,就反手给买家寄了一个花圈……近日,一起奇葩的网购纠纷引发了不少关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了解到,因为商家操作失误引发的纠纷并不少见,而有的商家会直接把商品送给消费者。律师提示,多收到的商品属于“不当得利”,需要退回;但消费者同时有权要求商家进行一定的误工赔偿。

网购快递丢失与损毁适用法律条文(网购时商家多寄的东西可以留下吗)(1)

市民在网购收货过程中,偶尔会碰到商家多寄/错寄商品的情况。

商家寄错商品,买家费时费心寄回

网购平台商家每日仓库发货量大,寄出去的商品出现多寄、错寄的情况时有发生。南宁市民许女士此前在网上购买了一箱水果,结果收到了两箱。当她联系商家说明情况后,商家则说送给她了。

因为下单后修改地址等原因,电商平台曾多寄了一件售价接近400元的猫粮给市民李女士。她马上联系商家表示可以把多寄的猫粮还回去,但是猫粮重达10公斤,希望商家自己联系快递揽收。

没想到,商家要求李女士把猫粮送到快递点,这让她很生气:“我好心好意想把猫粮寄回去,凭什么还要自己花力气、花时间?”最终,李女士拒绝了商家的要求,商家也没有再提让她把猫粮寄回的事情。

网购快递丢失与损毁适用法律条文(网购时商家多寄的东西可以留下吗)(2)

市民在网购收货过程中,偶尔会碰到商家多寄/错寄商品的情况。

市民周先生也遇到过几次类似的情况:“在网上买衣服,有的商家要么是寄了两次,要么就是买一件给我寄了两件。”最终商家也没来联系,他便不再理会了。

“明明是商家寄东西时出错,我再寄回去也要花费时间精力,却没有任何补偿,得不偿失。”在采访中,有不少市民吐槽,虽然一般出现这样的失误时,商家都会承担运费,但寄回商品或多或少给买家增加了麻烦。

律师:如不寄回多寄/错寄商品,属“不当得利”

商家自己多寄/错寄了商品,消费者收到后可以怎么处理,有权不寄回吗?广西锐嘉弘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剑表示,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多收到的商品属于“不当得利”。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如果商家要求消费者寄回商品,消费者应当返还。与此同时,商品寄回的运费应由商家承担。

林剑介绍,若商家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向消费者提出返还商品的要求,可以视为商家自动放弃追回的权利,商品就相当于无偿赠予消费者了。

无论商家多寄/错寄的商品是大是小,是否承担运费,消费者寄回商品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林剑认为:“因商家失误造成消费者额外花费时间成本的,消费者可以向商家提出合理的误工费赔偿。”

若被不良商家骚扰,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消费者选择把商家多寄/错寄的商品寄回去,是因为商家掌握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住址等个人信息,害怕一旦产生纠纷,会被骚扰。

享受网购便利的同时,消费者该怎么保护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目前已经正式施行,明确规定了个人在信息处理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为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使消费者有更多手段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林剑表示,消费者若发现自己个人信息泄露,遭遇不良商家的骚扰时,可以收集好证据,向网购平台或是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情节严重还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赔偿一定的精神损失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网购快递丢失与损毁适用法律条文(网购时商家多寄的东西可以留下吗)(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