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同奋进】

亲历民法典诞生,我感到无比自豪

讲述人: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

光明日报记者靳昊整理

作为一名法律学人和全国人大代表,能够亲历民法典的诞生,我感到无比自豪。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里程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民法典以系统编撰的方式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事法治经验进行凝练总结,大大推进了法治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法治保障,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

向大家介绍民法典的内容(亲历民法典诞生)(1)

安徽合肥民法典主题园一景。新华社发

民法典的编纂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从草案的结构调整、内容增删到条文修改,我始终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比如,2019年暑期,我专门走访了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有关专家学者,听取了大家关于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的修改建议,同时结合我自己的调研,形成了对该编的修改建议稿。2019年10月,我列席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就草案修改发表了建议。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我多次在社区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业主大会权限、公共维修基金使用规则、侵犯人格权的责任形式等问题,大家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接到民法典草案一稿后,我依托辽宁大学法学院的学术力量,组织起一个民法典草案修改建议小组,由专人分别负责总则、合同、债权、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物权、人格权等条文的修改和建议归纳,并多次组织研讨会。在2020年5月参加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之前,我们就形成了近200条修改建议。

2020年5月28日,是一个让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有幸在人民大会堂通过亲手按键,见证了民法典的高票通过!

两会结束回到学校后,我立即组织了一个教学团队,采用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的方式,积极投入民法典宣讲中。从机关、企业、协会到社区、学校、部队等,宣讲民法典达百余场。我们还积极利用融媒体方式讲解民法典的知识。

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也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能亲身参与民法典的编纂和宣传,是时代给予法律学人的宝贵机遇,也是人大代表的崇高使命。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选项,有幸参与其中,我一生无憾。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3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