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汶川地震那些活下来的孩子(汶川抗震期间出生的十三位)(1)

摄影/张磊 合成/方汉

应急医疗防疫救援队重走8年前抗震救灾路,有了惊喜发现

十三位“方舱宝宝”长大啦

■马凤宝 杜明杰 本报记者 赖瑜鸿

这是全军重点应急机动卫勤保障力量之一。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期间,他们出生入死,连续在废墟中奋战,为灾区群众送上精心的医疗救护、暖心的卫勤保障。其中,四川省绵竹市13名婴儿相继在野战方舱医院中诞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方舱宝宝”。8年来,解放军255医院官兵接续保障他们健康成长。10月中旬,应急医疗防疫救援队选派5名代表,寻访13位“方舱宝宝”,有了更多惊喜和意外收获。

情真意切的异地寻访

是牵挂更是送暖

“小震奥该上三年级了吧?学习成绩怎么样?”得知医院派人远赴四川绵竹,探望当年的“方舱宝宝”,许多医护人员急切地询问领队、医务处助理员张磊。

2008年5月26日上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15天,一阵婴儿啼哭声让许多人流着泪笑了。这是全军首例在野战医疗方舱实施的剖腹产手术,清脆的啼哭声给灾区带来了战胜灾害的信心,也带来了重建家园的力量。

绵竹市是地震重灾区之一。当时,全市所有医院和乡镇医疗机构严重损毁,处于瘫痪状态。“母子平安,全托解放军的福!”抗震之年迎奥运,战胜天灾办盛会,孩子的外公感慨之余,给新生儿取名“王震奥”。此后一个月里,野战方舱医院又迎来12个小生命。

13位“方舱宝宝”像天使,点亮心灯,给灾区送来温馨、祥和与光明。

今年10月10日至18日,报请上级批准,救援队5名代表回访灾区。他们一路艰辛寻访,一路收获感动。

8年前,一边是废墟,一边是新生。8年来,一边是成长,一边是牵挂。

寻访队走进王震奥家中,小震奥拉着妇产科主任杨晓燕、护士长秦伟的手,兴奋地指向墙上贴着的“三好学生”奖状,向解放军阿姨报喜。在绵竹市绵远镇吉兆村,“方舱宝宝”周思琴头一天晚上特意画了一幅画,画中一位小姑娘正向解放军叔叔敬礼,右边工整地书写着:“2008年6月6日早晨,你们让我平安健康地降临到这个世界上。”

让13位“方舱宝宝”和家人倍感温暖的是,寻访队给每个孩子送来了书包、文具,每人还有1000元助学金。

有备而来的异地寻访

是扶贫更是融合

13位“方舱宝宝”像种子,给人们带来吉祥与希望。13位“方舱宝宝”又像一根红线,连接起地处河北与四川两地的军民双方。

2008年5月底,绵竹市抗震救灾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全市51万人正常医疗保障急需外援,大多数应急医疗救援队只是携带简单设备,开设帐篷式医疗点。具备全科手术功能的255医院野战医疗方舱,及时接纳了重症伤病员。一座占地2万平方米、可容纳200张床位、同时展开4台手术的野战方舱医院,被灾区群众誉为“生命之舟”。

此次重走抗震救灾路,寻访队有备而来。他们带着上级领导嘱托,分类走访当地医疗机构,探索建立领导层级、疫病信息、技术力量、救治救援、医疗保障和科研创新“六项联动”机制。现场与两家援建医院确定帮带关系,一改过去送医、送药、送设备的粗放帮带方式,充分利用多年来的卫勤建设成果,把精准扶贫与军民融合两大战略结合推进,根据地方实际需要进行教学研一体化帮带。

一路寻访一路思考。从精准扶贫看军民融合,成为寻访队与大后方一起热议的重点话题。烧伤科主任王永岭说,实施扶贫攻坚与军民融合两大战略,军队和军人责无旁贷,只要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两件大事都能做得更好。

催人奋进的异地寻访

是回答更是追问

由13位长大的“方舱宝宝”照片组成的一面笑脸墙,通过微信传回医院,医护人员看了都觉得欣慰和自豪。

时隔8年,寻访13位“方舱宝宝”并非易事。绵远镇一个孩子,此前多次寻访无果。这次寻访队不抛弃、不放弃,先找到了孩子的爷爷,再加微信、找图片,终于联系上现居德阳的孩子父亲。

“这是你刚出生的小脚印,还有当时的体重!”当年的接生员与长大的孩子面对面,让现场每个人热泪盈眶。

“看!给‘方舱宝宝’接生的那支医疗队!”四川绵竹、青海玉树两地的灾区群众一直没忘救助的援手,时刻关注着恩人。绵竹干部群众注意到,2011年4月河北抚宁森林灭火,恩人们又一次担负应急医疗保障任务。玉树乡亲们看到,2015年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也有恩人们的身影。

“这次寻访催人奋进!”医院政委高晓杰说,子弟兵在表达爱民之情的同时经受洗礼,也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人民军队宗旨,走好新的长征路,提供了生动教材和精神动力。

老百姓喜欢什么样的兵?应急救援的路子应该怎样走好?思考越深入,行动越自觉。在一系列追问中,医院党委围绕野战医疗所建设、提高参与地方应急医疗防疫救援任务能力,加快了拿对策、定计划、调方案的步伐。

(《解放军报》2016年10月29日06版)

汶川地震那些活下来的孩子(汶川抗震期间出生的十三位)(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