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着重分享了“笔记本是职场里的‘放大镜’”这一点,如果能把笔记本带进职场,相信它能够成为我们进阶的利器。本篇将着重分享几个记笔记时极有可能步入的误区,走出误区,您的笔记之路才会更加顺畅。

我们强调记录笔记有助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录方法。在寻找合适的记录方式时,有以下几个误区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误区一:记录时只追求“快准狠”,忽略笔记整洁。

我们在记笔记时常常为了快速记录,而把笔记记录的龙飞凤舞,完全忽视了笔记落在纸上的视觉效果。其实我们在记录时并不需要有多么漂亮的字迹,但是保证笔记整体的整洁性是非常重要的,至少要让自己能看清楚、看明白。笔记真正发挥优势作用恰恰是在后期回顾时,如果只顾一时的潦草记录,而自己后期都看不明白,又能指望笔记发挥什么重要作用呢?

亲测总结的3个方法太有用了(三个记录笔记事倍功半)(1)

误区二:一味追求便携式笔记本,难以承载大事件记录。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种笔记本尺寸,大到A4小到A7,各种尺寸的笔记本其实是用来满足各种不同记录要求的。有些人在使用笔记本时会一味追求便携性,经常本着“一本笔记本就搞定一切”的思想,把内容一股脑地全纪录在一个小本子上。其实这恰恰不方便我们翻页回顾。

小于A6尺寸的笔记本,更多的是用来当作每日计划笔记本存在。如果记录提案、策划这样大的事件,一本尺寸过小的笔记本是难以用一页纸来承载大量信息的。我们想调动大脑的图片式记忆,同时增强整体联想能力,做到“看到这里就联想到那里”,恰恰需要尽量把一件事记录在一张纸上,这样在翻看笔记本时,大脑会自动把内容当作一个整体来记录。如果是把整体内容分成多篇页来记录,那么复盘时大脑就自动将其分开多个部分了。因此,大尺寸的笔记本不论是记录还是阅读,效果都更好。

误区三:把记录色彩斑斓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当做工作笔记。

近些年来,兴起了“手帐式”笔记本之风。很多人都喜欢在笔记本上使用多色彩色笔并搭配各种颜色的纸胶带花边做装饰。这样的笔记本固然精致漂亮,但更适合在日记、出游本上使用。工作笔记更适合走整洁风。

同样有人在记录时喜欢填充满满当当的文字,不仅没有匹配图片、表格,而且更喜欢把每一行都塞满文字。这其实也是记录大忌。复盘笔记时,当如此多的文字知识高频率地出现在脑海中,不仅读起来感觉累,更是让人难以发挥思考。

亲测总结的3个方法太有用了(三个记录笔记事倍功半)(2)

易中天在上海图书馆开讲《我读经典》

这三个笔记本的使用误区,不仅不利于记录笔记,而且和使用者的个人能力息息相关。宁肯忍受“脏乱差”的笔记本也不愿换,很可能暴露我们积极性不太高的问题;习惯使用尺寸过小的笔记本记录信息量大的事件,很可能会暴露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问题;总是把工作笔记本记录的过于色彩斑斓,很可能暴露我们分不清重点,对工作内容了解不足以及判断力有所偏差的问题。

看了这三个记笔记的误区,您也遇到过吗?如果遇到过,就请您现在立刻换一个新的笔记本吧。千万不要觉得晚,只要动起来,永远都不晚。

赶紧走出记录笔记的误区,真的可以有助于我们提高个人能力。如果您对我们本篇的分享感兴趣,请您分享本篇文章,关注我们后续的分享,感谢您的阅读。

#泛文化写作营# #我要上今日#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