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降温了,冷得手脚发抖,连手机都不想玩。楼下的大爷大妈坐在一起念叨,关节又开始疼了,穿再多衣服都不管用。晚上睡不好,感觉全身都不得劲。

现在已经来到今年最后一个月份,寒气和湿气夹道而来,给人成倍的“魔法攻击”,怎么样保持身体温度,不被寒冷打倒,这是个难题。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怎么样防寒护阳气,让身体不怕冷。

为什么人体要保持温度?温度过低会怎么样?

以前的生物书上说过,人是恒温动物,当体内的细胞释放能量产热时,就会通过毛孔和汗液等方式散热,以此来保证温度稳定,不至于过高或过低,这是一种自适应机制,已经跟随人体进化了千万年,在正常环境下都能发挥调节作用。

七月室外温度多少合适(进入天寒地冻的12月)(1)

体温保持在36.5-36.7℃之间是为啥?

因为这个温度对人体最有利,既能减少微生物病原体的侵犯,又不会损耗太多的能量,可以说是一种“最经济模式”。但是《eLIFE》上的研究也指出,近百年来人类体温正在下降,已经达不到37度,以后说不定还会更低。这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只能说人体正在适应生态环境并发生改变,一切改变都是有道理的。

温度降低或过低,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温度降低,关节出现炎症的风险会上升

入冬以后,到骨科门诊咨询的患者明显增多,多数是55岁以上人群。当温度降低时,局部循环受阻,“不通则痛”,关节就会感觉疼、活动不便。腿脚四肢本来就容易受血液循环影响,如果平时不注意保暖,就会感觉身体发凉、长冻疮,所以一定要尽快让四肢的血管疏通。

七月室外温度多少合适(进入天寒地冻的12月)(2)

脾胃受寒,出现腹泻、腹痛的现象增多

脾胃受寒体现在身体内部,当你发现自己上厕所次数变多了,大便变稀了,它也是温度降低的一种表现,有的患者还会感觉食欲变差了,不想吃饭,嘴巴里没有味,喜欢吃热乎的东西。

温度降低,心脑血管风险上升

降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危险度上升,如果关键部位血液不通,很有可能出现心梗或脑梗,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大脑和肢体,多穿衣服,给身体“加热”。

温度过低,容易失温,后果很严重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地质人员哀牢山遇难,这两起事故都和失温有关,当低温低于35度时,产热和保暖的能力过低,而散热的速度较快,很难完成日常活动,若是温度进一步下降,将会有生命危险。

七月室外温度多少合适(进入天寒地冻的12月)(3)

防寒护阳气,温暖过冬,你可以这么做

老年人:关注心血管疾病和骨关节炎两件事,尽量待在温暖的室内,需要外出时坐出租车或公交,注意躲避风寒。冬季“温暖三件套”必不可少,它们是防寒的必备物品。起居方面要记得早睡晚起,10点之前进被窝,如果怕冷,可提前打开空调、电热毯、暖气片等取暖设备。

年轻人:天冷时不要偷懒,适当运动有助于提升阳气,若是户外下雪,应改为室内运动,骑动感单车、拳击、举杠铃、瑜伽都是可以的。当感觉身体开始出汗时停下,切勿大量流汗,不利于阳气潜藏。

女性朋友:穿上高腰内裤和外裤,注意保护腹部,帮助子宫防寒,减少痛经现象。用热水洗漱,可以多泡一会儿,促进四肢血管扩张。学会利用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扇等取暖设备,放在怀里、贴在肚子上,都能让你感觉暖和。

七月室外温度多少合适(进入天寒地冻的12月)(4)

儿童青少年:孩子们性格活泼,喜欢把手放在外面玩雪,家长要注意防止生冻疮,晚上写作业时注意调节房间温度,感觉手脚寒冷时起来活动活动、搓一搓。周末无风有太阳时,可以带孩子适当户外锻炼,促使阳气生发,改善阴盛阳衰的情况。

防寒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衣服要保暖,饮食要温补,同时还要驱寒、祛湿、提升阳气,用艾灸、拔火罐、热敷等方式综合改善。冬季容易感冒咳嗽,在防寒的同时还要防风、运动、骑车过程中戴好口罩,保护好口鼻,小心风邪入侵。

在防寒保暖的时候要根据地域差异适当调整,比如说北方外面冷,但室内很干燥,要注意加湿,而南方室内外都冷,就要经常把床上用品晒一晒、洗一洗,否则睡在上面会更冷。

进入12月了,真的一天比一天冷,如果到了冬天你的体感不是很舒服,要留个心眼,可能是秋季没有把体内的阳气收敛好,到了春天就要多加重视,努力提升体内的阳气,这样到了冬天就不怕冷了。

参考资料:

[1]【节气养生】小雪养生宜“闭藏”,防寒、保暖、护阳气!.北京老年医院.2021-11-22

[2]什么是失温?为什么夏季也会出现失温死亡现象?一文为你解答.央视网体育.2021-05-23

[3]为什么人体要保持36摄氏度的体温?听听西媒怎么说.参考消息.2019-12-13

[4]寒冬腊月 请收下这份这份“御寒宝典”.中国天气网.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