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做好功课误将岱仙瀑布当石牛山景区匆匆一走,粗略一算,失之交臂的遗憾也有几年了,这几年间虽也行走了一些大小山川,却始终没有拒绝石牛山的召唤,这种召唤似乎有点悠远,又有点神秘,不去做某些层面上的玩味尚还具体清晰,一旦略加思考便抽象到模糊。如此难以捉摸的感觉来自于儿时的记忆,很小的时候曾听邻居一位老人讲,仙游原本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不幸惨遭一位无道风水师的嫉妒,心怀鬼胎的风水师登临石牛山之巅,识得仙游龙脉便一路探寻,竟然在仙游境内寻得一百个绝佳风水穴位,这还了得,邪恶之念顿生,当他毁了九十九个穴后来到菜溪岩欲毁去最后一穴,突生贪念,居然留下意欲己用,却终未如愿反遭报应(后续传说待日后再叙)。时至今日,这个离奇至极的传说还一直在脑海里沉淀,沉淀出一些关乎人文地理的猜想,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沉淀又溢出传说故事本身累积成一些十分老旧温暖的回忆。我想,石牛山应该是负载着我儿时浑沌斑驳的情思晃晃悠悠地跟随过来,一刻也没有停止,这么说,我必须抓紧上石牛山看看。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1)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2)

此次上山适逢景区升级关闭,期初不知道此事,在进山的路口看到了告示后略有点沮丧,但稍稍犹豫了片刻还是径直上山去。在山脚下仰望,眼前的大山似乎直插云霄,这就要登临绝顶,想象着脚下的盘山公路将如何延伸至山巅,竟多了几分激动与期待。前一段路还行,虽也蜿蜒而上,习惯了山路行走也就没多大惊喜,过了个小山村后,山势骤然直立拔起,心想着即将由此盘旋而上,挂壁行走的恐惧感油然而起,等及行至此处往车窗外一瞥,积翠堆绿的山谷已远远地抛在脚下,先前的恐惧感早已转化成难以言喻的凌驾感,暗自里自我满足了一番。观望叫人恐惧,那就别看,大胆地行走吧!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3)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4)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5)

游客爆满令人烦躁,可一旦没了游客也怪别扭的,没有了那些看惯了的车流人流旅途也多了几分寂寞,这样一路走着就担心起景区关闭还让不让人进,思忖着万一不让进该如何说情便突生起了懊恼。好不容易遇上一对步行下山上了年纪的夫妇,一打听居然是离家几十年的老乡,老人说,只要说是上山烧香的就让进。老人当然不会骗人,交了门票自然顺利通过,想想也觉得颇幸运,要是没遇上老人,说不定就被拒之门外,但是我们都没这么想过。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6)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7)

每一次仰望着孤傲地高高凸起的山尖,心想着要是能登临此峰一定是成雄踞之势,孤冷冷的,可以一眼的傲气,脚下群山连绵,皆呈臣服之状,可一呼百应,万籁俱响。可每每登临,近的,远的,大的,小的,群山皆以不屈的姿态争先昂首矗立,没有脚下的群山,只有一座高过一座的山峰直逼而来,所谓山外有山,以一种不可预知的震撼力牵引着登临者的眼睛,停下来是不可能了,于是一次又一次的跋涉让自己走得很远很远。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8)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9)

进了景区山路虽曲折则平坦,在山脚下看似尖尖的山峰已经呈温柔起伏的山疙瘩,雄踞之势淡然无存,而远处的山则巍峨连绵,气势逼人,同行的朋友说那就是闽中最高峰石谷解。这一听,愣了,绕了一大圈路程仙游居然就在眼前,似乎玩一个三级跳可达,走过了山山水水竟然在路的尽头观看起点的模样,如果将视线作为路程,这是一个多么漂亮的圆。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大自然似乎故意折腾出一段又一段空间距离来延伸有限的视力,站在“圆”的断崖处,心想如果将这段优美的弧线抻直,那么此时的视线应该安放在何处?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10)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11)

山上草木低矮,没有高大乔木的点缀掩映,石牛山显得有点萧疏,阳光热辣地照射着裸露的泥土,泛着刺眼的白光,山风时起时伏,冷不防一阵呼啸而过,似哀鸣,如怒吼,便有情节性的幻觉一闪而过。石壶寺香客寥寥,有点冷清,倒是寺前的放生池水草青青,鱼儿闲游,颇有几分意味。说到石壶寺有点纳闷,按理说寺是佛教场所,怎么就供奉着三位道士呢?是书写上的疏忽还是另有其深刻的缘由?也许对于受尽苦难折磨的大众来讲管你什么三教九流,能降妖除魔庇佑四方的都是神仙佛主,至于是观还是寺又有什么关系?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12)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13)

通往主峰过道有几位老人在把守,假装在附近观望,乘其不备就溜了上去,老人则不依不饶追着喊,落后的同行朋友一阵好说总算放行,而我先前一步则装作没听见独自一人逃命似的一路小跑,想着尽早甩开老人,头都不敢回,喉咙渐感冒烟,滚烫的热血冲击着头皮一阵紧过一阵胀跳。回望时正要炫耀“逃命”成功,却发现落后的朋友都已紧随着上山,便后悔起没跟老人好好沟通。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14)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15)

主峰上阳光似乎更加火辣,草木一样低矮稀疏,似乎特意衬托这些巨石的存在,这些随意堆叠在一起的巨石自然就十分显眼,显眼当然也在于巨石之大,大到占据整个山头。在岩石下转了个圈,抬头仰望,漂浮的云丝似乎与岩面擦肩而过,颇有几分玄幻的感觉。凭借架设好的铁梯可以轻松爬上巨石堆,石堆上立有“八闽观日第一峰”石碑,记录了“2001年1月1日6点47分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照耀在石牛山主峰”,给人极其神圣的感觉,在石碑前驻足凝视了良久,我想石碑承接着这个时间点的过去与将来,是对过去的坦然,对将来的期许,以庄严的形式物化了立碑者的美好愿望,而对于游客来说,立于高山之巅引风长啸振臂高呼之时应该早就对石碑暗许了心愿。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16)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17)

从巨石上下来,突然想起为什么叫“石牛山”,“石牛”何在?热心的施工师傅把我们带到巨石堆前的空地,指指点点比划着巨石堆哪里像牛头,哪里像牛眼,十分生动地描述着“石牛”的神态,而我横看竖看都没看出石牛的样儿,却为如此突兀的满山巨石所迷茫,是怎样一种自然力在此摆布如此奇趣的石头阵,应该用怎样的思维去关照这些巨石的前世来生呢?若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未免太过遥远冗长,且极其无趣;若顺着民间传说的人文化角度去思考,有趣是有趣了点,却十分缥缈虚无。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18)

这座山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一座山竟像一头卯足劲的牛)(19)

半山腰的石洞里供奉着一尊黑脸神像,这一定就是“黑脸张公”了,这位出生在永泰嵩口月洲的道教闾山派道士,一生行走闽中大地为百姓驱妖斩魔,惩恶扬善,在莆仙流传大量脍炙人口的传说佳话,也成了连接仙游、德化、永泰等地民众感情的纽带。在洞前广场极目远眺,我似乎看到了张公在仙游行走的脚印,看到了张公在眼前大山中行走的背影,看到了崇山峻岭中汗流浃背川流不息的身影。

这一刻,我想,我应该顺着民间传说的角度去思考,因为我听说过“石牛”是可恶的山妖被张公点化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