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几百年前(元朝的百年统治)(1)

来源|喜马拉雅FM赵冬梅老师的精品课《北大赵冬梅讲中国史》

编辑|核桃精

很多中国人,对蒙元为中华文化和历史做出的贡献知之甚少,可能就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时候,或者从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了解到蒙元。元朝的统治从1271年-1368年,短短百年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进步并不明显,但是给政治上带来的倒退,却十分显著。

对国家性质认识的巨差

蒙古人信奉的是更为原始的家产制国家观,他们相信蒙古国家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私有财产。而华夏是主张“天下国家观念”,皇帝、朝廷国家与天下苍生构成了江山社稷。两个民族在国家性质的认识上截然相反,元朝政治出现了大幅倒退。

比如,对待王朝统一过程中的新占领区,按照华夏传统,新疆与旧土之间可能会存在政策差异,但是这种政策差异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在理论上,华夏的政治原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新疆与旧土之间是平等的,应当受到同等对待。

元朝是几百年前(元朝的百年统治)(2)

在蒙古人眼里,新占领区的土地和人民都是蒙古人的战利品。初入中原之时,曾经有蒙古贵族向窝阔台汗建议:“留着这些汉人也没什么用,不如都杀了,让大地草木畅茂,用来放牧牛羊!”

汉化了的契丹人耶律楚材,阻止了这场大杀戮。他给窝阔台汗算了一笔账,告诉他留着汉人收税,每年可以收到“五十万两银子、八万匹绢和四十万石的小米。”这笔账算下来,果然就打动了窝阔台。

元朝是几百年前(元朝的百年统治)(3)

君臣关系的退化

蒙元时期政治文化的另一项大幅倒退发生在君臣关系上,从前是君臣,从此变主奴。

君臣之间在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当然是不平等的,但是在人格上,君臣之间存在着某种抽象的平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间,以礼遇换忠诚;“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卷而怀之”,臣子有不合作的权力。这种抽象的平等到蒙古人这里宣告终结。

元朝是几百年前(元朝的百年统治)(4)

蒙古人更看重的是做皇帝的奴仆。草原旧俗,大汗最信任的人是他的世袭奴隶(斡脱古·孛沃勒)。对于蒙古贵族来说,没有什么比作为奴婢服侍大汗或者皇帝更光荣的事业了。

家国不分,在每一朝的政权发育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比如从晚唐五代到宋初,也曾经出现过皇帝用家臣来伸张皇权、加强中央控制的情况。但是,华夏政治文明的成熟度足以让当时的皇帝认识到这是不正常的,一旦国家进入长治久安,不管是宦官还是其他,都应当退出政治舞台。

而这种意识,蒙古人显然缺乏。他们走了相反的路,在统治中原之后,草原上的世袭奴隶制度扩大化到一般的君臣关系当中。而当臣子的地位下降到奴隶的地步,哪还有批评纠错的余地呢?

元朝是几百年前(元朝的百年统治)(5)

我们虽然接纳蒙元帝国在华夏版图上的开拓之功,但是也绝不应该忘记蒙元统治给华夏政治文化带来的倒退。两种文化若不能融合,最后还是分道扬镳,最后蒙古族,还不是又退回到他们的主场——草原。

关于主播:

赵冬梅老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修宋史,讲授中国古代史、《资治通鉴》选读、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专题,兴趣在官僚制度、官僚生态、社会生活等。关注晚唐至北宋事、政治、社会生活。

赵冬梅老师从制度、文化、社会生活三个方向讲解塑造传统中国并影响至今的隐形逻辑,从细节处还原真实历史。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中国知名音频平台,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不用看,听喜马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