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星空摄影可谓难度最高的摄影。在复杂的创作流程中,很多星空摄影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个人都有一些小窍门,统称“星功秘籍”。

星联CSVA为此专门组建了秘籍生产队,由九位志愿者值班收集整理大家的实战技巧,每天在成员群上组织分享讨论,每周进行精华汇总,在本公号上予以发布。

今天为大家发布的就是【星功秘籍】第22期战果:

★秘籍分享者:127号 田野

★如何获得一张完美的接片星空照

一、拍摄接片时的前期准备

由于星野摄影必须在黑夜里进行,为了满足长时间曝光下画面的清晰度,一个稳固的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将三脚架原有的云台作为水平仪,在它上面加装一个带有分度的拼接云台,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利用三脚架云台保持水平,拼接云台便能够在一个水平角度随意移动进行拍摄,大大降低了拍摄时因转动相机而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产生的视差(尤其在安装了赤道仪后更重要);

第二,在“见光死”的拍摄过程中,可以根据提前设定好的刻度来实现相机的盲转,既避免了来回打光调刻度,又节约了接片拍摄中的宝贵时间。

在镜头的选择上,建议刚尝试接片的朋友们尽量选择24mm以下的超广角焦段进行拍摄,利用较少的张数来保证接片成功率,增强自信心。在找到感觉之后,再尝试使用更长的焦段接片来提高画质细节。但无论选择什么焦段,光圈都不应该小于F4。

二、拍摄时需要注意的点

(一)正式开拍时,我们应该锁定相机参数,尤其是白平衡。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进行接片拍摄,则其中部分照片很可能因受到地面人造光源的影响而产生严重的色偏,我们可以通过预设白平衡模式或自定义色温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二)慎用抗光害滤镜。接片的拍摄不同于单张或单张堆栈,它是需要一组或多组照片相互拼接在一起来完成最终构图,所以每一张照片曝光正确、色调统一就尤为重要,否则在接片时就会留下明显的拼接痕迹。然而某些抗光害滤镜会使照片产生色偏,如图: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1)

可以看出,使用了某些抗光害滤镜之后,每一张照片都出现了左青右品的奇怪色调,这是后期无法补救的,一晚上的辛劳付诸东流。

(三)给后期剪裁留下余地

在后期拼接时,出现了多余的白边,我们都会将其剪裁。为了保证构图在剪裁后完整,我们在拍摄时可以有意的多拍一部分多余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在横向转动拍摄时,请务必如上述中提到的保持相机水平,尤其是相机在经过赤道仪的修正后,极易出现倾斜的情况。建议打开相机的电子水平仪,实时观察相机的水平状态,一旦偏离水平过多,及时进行微调。

(四)注意控制拍摄时间

虽然赤道仪能保证长时间曝光下星点不脱线,但地景却无法控制,如果拍摄时间过长,地景会发生很大的位移,即使采用天地合成大法,也非常难对齐,过度修改则与移花接木无异,而且拍摄时间过长还会导致银拱的形状发生改变。所以,整组接片拍摄时间最好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否则地景的移位和银拱的高度变化会导致拍摄及后期接片的难度大大增加。

(五)照片重合度很重要

拍摄时,相邻的两张照片应有足够的重合度。一般来说焦段越长,需要的重合度越小,而超广角则需要更大的重合度。重合度至少应在33%以上,但最多不超过70%,否则过高的重合度,会使拼接软件无法识别两张照片不同处,从而导致拼接失败。

三、后期拼接软件的选择

ACR和LightRoom是最简便快捷的拼接软件,对我们这样的新手而言,非常友好。它们基本为一键操作,不仅可以在拼接完成后生成DNG格式的数字底片,让我们能进一步对照片做无损调整,而且还具备“边界填充”的功能,使我们减少裁剪范围。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拼接识别度不高,对于多层的、复杂的拼接,经常躺平了事: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2)

(上下3层共42张,ACR拼接软件无法识别)

所以相比以上的软件,我更喜欢使用PTGui Pro来完成后期拼接。这是一款专业拼图工具,它不仅识别率高,还可以手动对齐星点,提高拼接成功率。而且它提供多种模式来满足你对拼接效果不同的奇怪癖好,比如说我就对一种叫“墨卡托”的模式情有独钟: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3)

(同一组图,PTGui Pro拼接起来毫无压力)

对于PTGui Pro,有一个使用小技巧可以提高它的拼接完美度。在预览结果出来之后,按住“Ctrl B”会弹出一个名叫“控制点表”的窗口,尽量将表内过大的数值删除(如大于“1”值的控制点)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4)

然后运行优化器,直至优化结果为“极佳”或“佳”这样生成的全景图便很完美了。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5)

这个软件的缺点就是对新手不太友好,需要花点时间研究;此外就是手动对齐星点比较难掌握,在某些不明显的相邻图上,有一种赤道仪里对北极星的崩溃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软件真的很贵!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6)

(富士GFX50S II,富士龙GF45mmF2.8。天空部分赤道仪跟踪,ISO1250,45秒,共20张;地景月亮补光,ISO800,30秒,共10张, PTGui Pro拼接)

★秘籍分享者:128号 白茂霖

★星空人像拍摄心得

1、人与镜头的距离要合适,人在画框里所占大小要协调,人物占比一定不要太大。(例图1)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7)

2、对焦用手动模式,开峰值对焦,对准人物合焦,必要时可以开启弱光手电辅助对焦。(例图2)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8)

3、若人站的距离较远,镜头又是24以内的超广,则可以稍微收一点光圈,然后对星空对焦也可。

4、可以使用灯光对人物进行补光,但光线一定要弱,不影响画面的和谐。若光线太强,可以随身携带一个白色的纱布包裹住灯光,进一步降低其亮度。若这样光线还是太强,则可以使用包围曝光方法,再拍摄一张低曝光的照片,后期再还原高光细节。

5、拍摄时,选择的背景最好能够将人物从画面中分离出来,如果无法分离,则可以使用灯光进行分离,比如逆光打光,或者照亮背景等方法,这样人物不会与背景粘连在一起,人物更加分明。(例图3)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9)

6、拍摄星空加入人物要素且需要补光时,个人不喜欢露灯,除非露灯的画面非常出彩。

7、曝光要充分,参考直方图,尽量做到向右曝光,才能让照片噪点更少,且画面中不要有太多死黑部分,也不能明暗对比过大。如果地面太黑,尝试提高ISO或者延长曝光时间(前提是要尽量压暗灯光)。(例图4)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10)

8、拍摄星空人像时,若要堆栈,可以把灯放在一个固定位置(放灯架上或者直接放地上),此时多张拍摄时,灯光不能关闭,否则后期堆栈降噪,画面不一致会出问题。由于高光部分一般不会有噪点,所以此时人物略微移动后期也很好处理。(例图5)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11)

9、若需要自拍,可以配备一个遥控快门线,拍摄时快门线有“嘀嘀”提醒声,能够清楚的知道快门结束时间,不会造成人物变“糊”,非常方便。

10、画面中的线条最好不要从人物头部或者颈部穿过。(例图6)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12)

11、由于拍摄天空大概率会使用赤道仪长时间曝光。为了平衡天空和地面的信噪比,不至于地面噪点水平过高,细节太差导致画面看起来不和谐,拍摄地面人物时,曝光时间尽量和天空接近。例如,天空曝光一分钟,地景也要曝光1分钟,若较难做到人物1分钟不动,也可以单张曝光20秒,拍摄3张,堆栈降噪后,再还原天地。

秘籍分享者:132号 危丹

★巧用小星星灯串给人像补光

众所周知,拍星空人像时常因为地景欠曝使得人像不够清晰。在一次翻车拍摄无意中发现tb买的小灯串竟可以给夜景人像补光,话不多说效果如图: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13)

由于长曝光容易导致人像过曝而周围环境欠曝,如总曝光时间5秒时,可以心里默数1秒后关掉灯串,大家可以根据所在环境尝试不同的曝光时间。

还可以通过转动灯串拍出蚊香的效果,只要在拍摄时抓住灯串画圆即可。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14)

秘籍分享者:135号 谢明俊

★拍星小经验两则

1.使用赤道仪拍星野时应尽量避免单张超长曝光,防止出现过多热燥,同时可以提高拍摄效率。

2.户外拍摄时,包中常备应急保温毯,价格低廉且小巧便携,遇到低温天气时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秘籍分享者:138号范欣辰

★闽赣交界拍星区域分享

在福建、江西交界处,有几个包含山区的地级市:宁德、南平、三明、龙岩,相对沿海的福厦漳泉等,地域面积大、人口少。因此相对于华北、华东、珠三角等沿海省份,在这片区域内含有大量波特尔二级光害地区,从县城驱车一二十公里即可抵达,且被开拓的机位仍然很少。武夷山水、古桥流萤欢迎大家的到来!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15)

图1-福建省内拍星区域示例

★中等光害区域拍星心得

绝大部分人平时都待在光害条件较差的区域,这种条件下突然想过过拍星瘾,又没有UHC滤镜、赤道仪这种大杀器时,能做什么呢?

2.1前期拍摄

图2于2022年07月08日拍摄于光害6级下的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使用设备:索尼a7m2 腾龙28-200mm F2.8-5.6,拍摄参数:天空部分@28mm ISO-800,f/2.8,15秒*36张堆栈,地景参数同天空单张,三张全景横拍拼接。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16)

图2福州大学旗山校区星空

2.2后期处理

对于此类城市星野照片,笔者采用软件Sequator进行堆栈,该软件使用方法可上网搜索。图3中(a) (b)(c)分别为拍摄原图、Sequator未勾选“光害滤镜”堆栈、勾选“光害滤镜”后堆栈的效果展示。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17)

图3 Sequator堆栈前后对比——(a)原图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18)

图3 Sequator堆栈前后对比——(b)未勾选“光害滤镜”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19)

图3 Sequator堆栈前后对比——(c)勾选“光害滤镜”

在进一步简单后期处理中,图3(c)比图3(b)能提取出更多的细节,但图3(c)在地平线与天空交界处,软件也产生了较大泛白区域,而图3(b)表现尚可。为解决此问题,笔者将两图在PS中使用蒙版融合,各取优势,生成照片如图4所示。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20)

图4-经简单后期处理并用蒙版融合的天空堆栈部分

随后,将该图与调整到近似曝光的地景部分导入PTGui拼接,并整体进行调色,即可得到图2所示的成片了。

2.3总结

由于未拍摄平场,堆栈后的画面周围出现白圈,有较多不可用区域。利用全景拼接后裁切虽然可解决此图的问题,但无疑增加了前期拍摄及后期处理的工作量。

此方法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拍星瘾,如需根治建议前往光害条件好的区域进行拍摄。

秘籍分享者:140号 黎志宇

★星空摄影中的一些曝光小技巧

一、感光度的选择

不少摄影初学者在初入星空摄影坑的时候,总是会担心使用太高的感光度会给画面带来太多的噪点。在日常摄影时,如果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把感光度调高后拍摄出来的照片确实会带来大量的噪点,但这个锅其实不应该由高感来背。我们注意到,调节感光度后,实际上曝光时间也在随之变化。噪点实际上是由于曝光时间缩短后,进光量减少导致的,感光度提高实际上并不会额外增加噪点,只是让原本曝光不足的相片原有的噪点更明显的显示了出来。

而在星空摄影中,由于拍摄时身处光线严重不足的环境,即使我们使用了大光圈的镜头,整体的进光量依然很少。因此,我们就有必要使用较高的感光度来提高整体的曝光。数码摄影中还有一个向右曝光的原则,就是在直方图里高光不被裁剪的情况下,尽量使像素向右边集中。这样在后期时将曝光压回正常后,可以获得更少的噪点和更纯净的画面。笔者在前期拍摄时倾向于下图所示的曝光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21)

如图所示,笔者使用的是光圈F2.0的镜头,ISO4000的感光度,曝光后使大部分的像素都集中在了直方图中的中间偏右的位置。使用这个参数拍摄多张后拼接并做后期后的对比如下: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22)

二、地景光比太大时的拍摄技巧

我们在拍摄星野时,还常常会遇到地景有灯、村庄等光比很大的情况。如果简单的按星空的曝光参数来拍摄地景,就有可能导致地景大面积的过曝。

如果地景的灯光没影响到星空的曝光的话,我们前期拍摄时可以单独对地景拍摄多张不同曝光的相片,并在ACR中合成HDR,然后导出TIF文件后再与星空部分的相片进行拼接。这样,地景的高光部分也可以保留细节,在后期时就可以轻松的恢复出来了。

笔者在贵州黄果树大瀑布景区里拍摄星空时,就碰到了地景有几盏路灯直接射向镜头,导致地景大面积过曝的情况。于是笔者采用了ISO1600和ISO200两个不同的感光度分别拍摄两张相片,并在ACR插件中进行HDR合成。

这是用ISO1600拍摄的,可以看到地景灯光大面积过曝了。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23)

这是用ISO200拍摄的,可以看到只有灯光部分有一点过曝了。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24)

合成HDR后,虽然显示有较多的过曝部分,但实际上拉一下高光就可以恢复大部分的高光细节。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25)

将合成的HDR导出TIF文件后,与星空部分的相片进行拼接,简单后期后,星空和地景的细节都被还原出来了。

三连星挂角方法(光害区域拍星心得)(26)

怎么样?这期小窍门对你有帮助吗?如果有,就请点赞转发,让更多星友看到吧。也请动下手指,选出本期你认为最实用的秘籍:

同时欢迎更多星友分享你的“星功秘籍”,可将文图发送至专用邮箱csvatips@163.com,小编将择优编发(需要图示说明的,请一并提供配图)。秘籍包括拍摄规划、器材使用、现场事项、后期手法、户外攻略等多类内容,虽然不一定非是独门暗器,但也请不要过于大众哦。

如无节假日等特殊情况,“星功秘籍”栏目将于每周一晚上9点发布。就请赶紧关注公号,搬好小板凳,偷学“星功秘籍”吧。

策划:星联秘籍生产队

本周值班:张钊海

统筹:李佳

编辑:张楠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