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有个号称可以抵御核打击,配有半米厚钢板门的地下室,被人们称为世上最昂贵的“地下室”。
这个位于伊朗中央银行的地下室,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伊朗珍宝博物馆,里面收藏了伊朗王室几个世纪以来最珍贵的国宝。
这样一个堆满了一盆盆宝石、王冠、权杖,目之所及全是珠光宝气的宝库,里面的镇馆之宝却是一个地球仪。
珠宝地球仪 | 伊朗珍宝博物馆馆藏
当然,这不会是个普通的地球仪。
因为伊朗珍宝馆禁止拍照,我们看到的流传图片都是从画册上翻拍的,图上看来花里胡哨,平平无奇,和个旅游纪念品似的,但如果辅以文字介绍,可能会对这张渣图有新的认识:
- 天文球直径45cm,高110cm;
- 球体使用纯金34公斤,共镶有5.1万颗宝石,所用宝石的总重量达18200克拉;
- 其中大洋、海域、湖泊用祖母绿镶嵌,所镶嵌的最大祖母绿重175ct;
- 陆地用红宝石和红色尖晶石镶嵌,所镶嵌的最大红宝石重75ct,最大的尖晶石重110ct;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和埃及用块状的蓝宝石镶嵌;
- 伊朗,英,法和南亚的部分国家用钻石镶嵌,所镶嵌的最大钻石重约15ct......
每一颗大宝石,拿出来放到拍卖会上都会让人尖叫,而这个“地球仪”,就像个球形展示架一样,把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石随随便便摊开,富贵程度令人咋舌。
实际上,下令制作这件地球仪的伊朗国王纳赛尔·丁·沙赫(1848年即位),初衷大概也就是想做个展示架——他在1869年委托珠宝匠制作了这件地球仪,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散放着的宝石。
为啥做成地球仪呢?可能一是因为球形方便展示,二是因为地球仪在当时也算是挺时髦的摆件。
约1860年 法国巴黎 铜镀金人物雕塑地球仪转盘座钟 | 图源:保利拍卖
实际上,早在1492年,德国人马丁·贝海姆就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球仪,同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世界上第一个地球仪
“世界是圆的,可以航行到任何地方。”——刻于贝海姆地球仪上
首个地球仪的出现,比麦哲伦完成环球旅行(1522年9月6日),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地球是球体的时间,还早了30年。
卡地亚「太平有象地球仪座钟」,成交价476.6万元 | 图源:香港苏富比
在欧洲,地球仪的诞生与改进,不仅是天文地理和技术上的进步,还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远洋航线调整、殖民地抢占,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如火如荼。
伊丽莎白一世用地球仪彰显权柄
几百年过去,世界地盘划分稳定,地球仪也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19世纪,地球仪摆件常常和座钟结合起来,擅长将珠宝和钟表结合的卡地亚,就推出了不少珠光宝气的地球仪摆件。
约1935年,银配白水晶地球仪,by 卡地亚,成交价39.5万元 | 图源:香港苏富比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随着西风东渐,新的地理知识成果也为习惯于“地平说”的中国人带来了冲击。
我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的地球仪出现于公元1267年,来自西域的天文学家札马鲁丁在元朝统治者的委托下,制作了天球仪和地球仪。
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穿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员之广袤,道里之远近——《元史·天文志》
可惜这个地球仪仅在浩瀚卷帙中如惊鸿一现,实物不知所踪。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明朝开始海禁,直到16世纪末,明穆宗于隆庆元年(1567年)宣布开海,古老的东方始窥见地球彼岸硕果累累的地理新发现。
明万历年间,利玛窦等传教士跨越重洋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欧洲的物产,也带来了数个世纪以来地理大发现的知识成果,其中就包括地球仪。
“万历中,西洋人利玛窦制浑仪、天球、地球等器。”——《明史·天文志》卷二十五
利玛窦
明朝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朝廷命令葡萄牙人阳玛诺和意大利人龙华民制作了一个地球仪,此地球仪用中文标注了五大洲,现在收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是现存最早在中国制作的中文地球仪。
传教士于明末中国制作的地球仪,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
清朝年间,康熙对西方传来的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亲自研习西学,还重用精通天文学的西方传教士南怀仁为钦天监。
可即便是公认对西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康乾二帝,对地球仪也是兴趣缺缺。
清康熙地球仪 | 图源:故宫博物院
对于以天朝上国自居的皇帝来说,地球仪里描绘的没有中心的世界,显然是毫无吸引力的。
虽然清廷造办处曾零星制作过若干次地球仪,但依然只是被视为异域玩物的奇技淫巧,供皇帝把玩欣赏。
清顺治铁镀金地球仪 | 图源:故宫博物院
这类物件紧锁于深宫,除了统治者本身的自大外,传统的愚民观念也是重要原因——对统治者而言,让民众接触到此类开阔视野、提高见识的东西,影响到其苦心营造的天朝上国形象,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与对地球仪的淡漠相反,皇帝们对于天球仪的热情却十分高涨。
1674年,康熙皇帝令南怀仁铸造的六件西法新式天文仪器(赤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黄道经纬仪、纪限仪)完工,被安置于北京观象台上。
北京古观象台 | 图源网络
乾隆年间,内务府造办处用黄金嵌珍珠做成一个天球仪模型。
球径29.5厘米,架高61.5厘米,并阴刻紫薇垣、天市垣和太薇垣。围绕球体装有赤道环和地平环,北极还有时辰盘。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仪 | 图源:故宫博物院
与朴素的地球仪相比,这件天球仪可以说是金堆玉砌——通体黄金制成,九龙环绕,其下海水汹涌,下置四兽足环座。龙或浮腾于海面之上,或上天盘旋,躯体健硕、造型逼真,动态十足,气势磅礴。
从外面看是一个天球仪,球壳里面实际是钟表的机芯,在天球仪顶端南部有三个孔。这三个孔放进钥匙之后经过旋拧,天球仪就可以慢慢旋转,演示出天球仪上星象活动的景观。
天球仪有3垣、28宿、300个星座,和2200多颗星,以大小不同的珍珠代表不同亮度的星星。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件小小的天球仪装下了银河系,甚至装下了当时能观测到的整个宇宙。
无独有偶,清廷造办处还曾做了若干件九龙天球仪,不过材质为铜鎏金,所镶嵌的珍珠也没有故宫藏品那件那么讲究。
清中早期铜鎏金地球仪,成交价184万元 | 图源:上海匡时拍卖
天文星象自古以来就关系到国家的历法、时令甚至王气,重工打造这些极尽华美的天球仪,体现了皇家对天文的高度重视,这也无可厚非。
清·铜鎏金海水龙纹天球仪 | 图源:中国嘉德
不过换个角度想:比起番邦国土面积比自己还大,天朝上国居然不居于世界中心的地球仪,天球仪上还可以把代表皇帝的帝星放大,这大概才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
反正远在九天外,人们也看不见,皇帝自可安坐紫薇之主的宝座,继续做着天下中心的美梦。
直到鸦片战争后,固步自封的天朝上国梦碎,经过战乱,痛苦,民智大开,百年踟蹰,我们回望这些金镶玉砌的珍玩,才从一小物,窥见一星半点历史背后的玄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