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钱雁秋、张子健、梁冠华电视剧铁三角拍的《神探狄仁杰》系列的,最能记得的台词应该就是那句“元芳,你怎么看?”。其实,三人拍的《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一开始还是很受大众欢迎,第一部最为经典,也好看,第二部堪称这个系列的巅峰之作,第三部后,编剧的套路显得老套,开始走下坡路了。里面最让人感兴趣的还有另外一点,就是每部剧狄大人的官衔都有一大堆。今天,画山来和大家谈谈狄仁杰众多官吏衔级的那些事儿。

各时期拍的狄仁杰(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读狄仁杰众多官衔品级)(1)

让我们捋一捋咱们狄仁杰狄大人都有哪些官称头衔。

在第一部《神探狄仁杰之使团迷案》中,狄仁杰“同凤阁莺台平章事,加黜置使”。众所周知,唐朝官员品级分为九品三十级,但是不要以为唐朝的官员最高官阶级别是一品,只有皇族亲王和皇家亲戚才能是一,二品,在武则天时期,一品二品三品都给了皇亲国戚,比如国仗,国舅等等但是都没有实权,只有虚衔,也就是说位高而权不重。其余官阶最高就是三品,手握大权,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最高长官也就是三品。“凤阁莺台”是什么。凤阁、莺台都是武则天时期改革官吏的杰作,其实就是把中书省改成了凤阁、门下省改成了莺台。“同凤阁莺台”的意思就很明确了,官职是正三品上,宰相的职位。“平章事”意思是会同中书省和门下省三品以上的官员,平核文件和事务。"黜置使"主要是巡察全国各地官吏,根据《新唐书》中记载黜陟使在唐代要“掌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巡省天下诸州,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监察室或者中央巡回督导组。《神探狄仁杰之蓝衫记》中,狄仁杰时任江南道黜置使,这个职位职权就是江南地区对地方官员的工作进行考察。上文有讲,不再细说,那这个职位的品级是多少呢,在唐代前期,职位品级是五品以上。

各时期拍的狄仁杰(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读狄仁杰众多官衔品级)(2)

在第二部《神探狄仁杰》剧情也是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关河疑影》《蛇灵》《血色江州》。我们的狄大人的官衔又有何变化呢。一开始身为宰相,人称其为“阁老”。因此,此时咱们狄大人应该是主管中书省即“凤阁”中书令,也称之为“内史”。后被武则天封为河北道行军大元帅,崇州大都督,提崇州事,率领大军前往河北迎战。此时,我们一看“河北道行军大元帅”应该是军职,相当于今天的战区司令,至于级别,虽然这个职位不是常设,但主管军队,起码三品以上,要是有皇族担任,能到一品。至于崇州大都督是什么呢,历史上没有崇州大都督,唐朝武则天时候应该只设过五个州的大都督:洺州、荆州、并州、幽州、交州。作为地方大员,它的级别肯定不如三省主管高,应该是二品。在第二部结束时,狄仁杰辞去了实权官职,“以闲官致仕”回老家并州休养。

各时期拍的狄仁杰(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读狄仁杰众多官衔品级)(3)

各时期拍的狄仁杰(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读狄仁杰众多官衔品级)(4)

在第三部《神探狄仁杰》凉州案时,任西北道黜置大使,在扬州案中,狄仁杰被封为江南道黜置大使,兼江淮都转运使,去扬州察查邗沟覆船大案。咱们就不再详述西北道、江南道黜置大使。现在谈谈江淮都转运使,这个职位在武则天时候仍是管理江淮直至长安的全线漕运所有事物,负责盐运、粮食等国家战略物资的运输。在古代,盐铁专营,属于国家垄断的行业。这个职务,是肥缺。

各时期拍的狄仁杰(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读狄仁杰众多官衔品级)(5)

历史上,咱们的狄大人历任过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

附唐朝官职(三品以上)

正第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已上职事官。)王。(爵。《武德令》有天策上将,九年省。)

从第一品

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及特进不带职事官者,朝参禄俸并同职事,仍隶吏部也。)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职事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帝王、郡王、国公。(爵。)

正第二品

特进、(文散官。)辅国大将军、(武散官。)开国郡公、(爵。《武德令》唯有公、侯、伯、子、男,贞观十一年加开国之称也。)上柱国。(勋官。《武德令》有尚书令,龙朔二年生。自是正第二品无职事官。)

从第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扬、幽、潞、陕、灵。)大都护、(单于、安西,已上职事官。)光禄大夫、(文散官。)镇军大将军、(武散官。)开国县公、(爵。)柱国。(勋官。)

正第三品

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旧班在左相上,《开元令》移在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旧班正四品上,大历二年升。)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自左右卫已下,并为武职事官。)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武德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贞观年改以民部次礼部,兵部次之。则天初又改以户部次吏部,礼部次之,兵部次之。)太子宾客、(旧兼职无品,《开元前令》定入官品也。)太常卿、宗正卿、(天宝初升入正三品也。)太子詹事、左右散骑常侍、(旧班从三品,广德年升。)内侍监、(唐初旧制,内侍省无三品官,内侍四员,秩四品。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艺承恩遇,特置内侍监两员,秩三品,以授之。)中都督、上都护、(已上除八大将军,并为文职事官。)金紫光禄大夫、(文散官。)冠军大将军、(武散官。)怀化大将军、(显庆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领,仍隶诸卫也。)上护军。(勋官。)

从第三品

御史大夫、(旧班在秘书监九卿下,《开元令》移在上。)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监、诸卫羽林,入正三品。千牛龙武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旧雍、洛长史从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为从三品也。)五大都督府长史、(旧从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为从三品。)大都护府副都护、(旧正四品上,《开元令》加入从三品。)亲王傅、(巳上并职事官。诸卫羽林、千牛龙武将军为武,余并为文。)银青光禄大夫、(文散官。)开国侯、(爵。)云麾将军、(武散官。)归德将军、(显庆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领,仍隶诸卫也。)护军。(勋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长史、司马,九年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