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居普宁揭阳饶平潮安等地;全国列第98位大姓,人口约250万

潮汕地区在广东穷还是富有(潮汕赖姓人口超十二万人)(1)

姓源久远多变

赖姓渊源久远。(1)源出姜姓。炎帝后裔有一支是烈山氏,商代在山西介休建立厉国。周武王灭商,厉国南迁河南鹿邑东的赖乡,古时烈、厉、赖相通,厉国亦称赖国,受周武王封赐,为赖子国。春秋时被楚灭,裔孙以原国名称赖氏。(2)系出姬姓。周武王灭商,论功行赏,大封诸侯,其弟姬叔颖封于赖国(今湖北随县),至西周景王7年(前538)被楚灵王所灭,国人被迫迁往鄢陵(今湖北宜城),子孙遂姓赖,奉姬叔颖为得姓始祖。郡望颍川、南康、河南。明代列为第112位大姓,当今排在第98位,约占全国总人口0.18%,约250万人。

潮汕地区在广东穷还是富有(潮汕赖姓人口超十二万人)(2)

历史上由于赖国被楚所灭,赖姓人在逃亡中曾改姓罗、姓傅,所以国内有些地方罗、赖、傅三姓联宗。到了汉代,由于战乱,赖姓大批南迁,从河南迁徙到浙江松阳。东晋隆安2年(398)赖庄之子赖遇任江东太守时,奏请朝廷准许他以松阳为府第,皇帝恩准并御笔题写“松阳世家”匾赐赖遇,赖氏便成为当地的望族。其后裔迁江西宁都、福建汀州、清流、上杭、永定、宁化、永春、漳州及广东之程乡(今梅州)、镇平、平

潮汕地区在广东穷还是富有(潮汕赖姓人口超十二万人)(3)

明代先后入潮

赖氏子孙赖朝英任福建汀州宁化知县,定居宁化县石壁乡城田心为开基祖,其裔孙于明初迁入广东海阳县上饶上坪村(今饶平上饶镇)置业创基;另一支在海阳县新丰葵坑、蔡子角(今饶平)等处另立村寨,繁衍生息。

赖洪和,福建诏安县人,于明朝中叶迁徙入潮,在潮阳县贵山都官田赖厝乡(今谷饶镇)开基创族,至清末同治10年(1871)裔孙赖明初移居黄陇都司马浦下乡(今司马浦镇)定居创业。

赖龙渠,先祖于明代由福建迁入揭阳县坡洋开基,至明朝末年赖龙渠由揭阳县坡洋迁往潮阳县黄陇都埔尾(今两英镇)另创基业。

潮汕地区在广东穷还是富有(潮汕赖姓人口超十二万人)(4)

樟林造船如鱼得水

赖氏入潮还有一支,赖英强兄弟4人于清初由福建莆田分别迁徙入南澳云盖寺(今云澳)、海阳县金石村(今潮安金石镇)、澄海县港口村(今澄城镇)、澄海县东陇村(今东里镇)建村立寨。当时东陇、樟林已是对外通商口岸,红头船频繁来往于南洋群岛及国内北方各港口,造船业盛极一时。赖奕强、赖奕明原在莆田时就是有名的造船工匠,来到此处恰似如鱼得水。虽是辛勤劳作,滨海之地利于安居立业,生齿繁衍,兄弟俩便成为两地赖氏开基祖。

潮汕地区在广东穷还是富有(潮汕赖姓人口超十二万人)(5)

潮汕人 口12万多

潮汕 赖姓人口约12万多人。其中金平、龙湖、濠江区约6500人;潮阳区约2000人,分布谷饶、河溪、贵屿、海门及城南、棉北街道;潮南区3800多人,其中两英约3500人,余下分布司马浦、陈店、仙城等镇;澄海区约800多人,分布澄城、东里等镇;南澳约1300人,遍布全岛;揭阳榕城区约1200人;揭东约1500人,分布龙尾、新亭等镇;揭西约1800人,分布河婆、棉湖、东园等镇;普宁约6万多人,聚居流沙、梅林、梅塘、麒麟,遍布各镇;惠来约5000人,分布仙庵、葵潭、惠城等镇;潮州湘桥区约2000人;潮安约1万人,分布归湖、金石、凤塘等镇;饶平约2.5万多人,分布黄冈、钱东、上饶、联绕、饶洋、新丰、柘林等镇。

潮汕 赖姓人物有首任中共潮梅特委(汕头地委)书记赖先声,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大师赖少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