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一本在当时算得上是“惊天巨作”的书籍,直接掀开了西方世界的宗教势力,长久以来编造建立在世人乃至科学家们头上的“穹顶”,以燎原之势轰动了学术和宗教两个领域,而这本书的名字就是——《物种起源》。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1)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不同于《圣经》中所说的——上帝创造了世界,并从创世之初就制造出了万物的形态,还用泥土捏了个人类之祖,也就是亚当——《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他根据长期的地质研究,再加上对大量各种生物物种的采集和分析,认为世界上的生物物种在一开始的时候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祖先,只是在长时间的进化后才形成了现在多种多样的物种形态。

他还打破了世人根深蒂固的所谓“神创”言论影响下误以为与动物截然不同的自傲心,发现原来人类与黑猩猩可能在很久以前是近亲关系。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2)

人类的演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被发掘出来,完整地展现出了人类在远古时期从古猿进化到如今的现代人形态的大致过程,“古猿起源说”也得到了大众普遍的认可。

科学家们经过对化石的研究和分析以后得出结论,早在1200万年到1500万年以前,常年攀行在树林之中的古猿被划分成了两个类群,一个是非洲猿,另外一个是亚洲猿。前者就是人类、黑猩猩与大猩猩的古老祖先,而后者则是猩猩和长臂猿的祖先。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3)

灵长类动物的分界时间点

为了更好地研究出人类演化形成的时间点,科学家们将蛋白质和DNA之间的差异数据建立出了一个每天的误差还不到1/10000秒的分子钟,在对其进行了研究以后,他们发现人类与黑猩猩等动物的分界时间点大概在500万年到800万年前。

我国的古人类学家针对早期的人类演化过程,将它们分成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也就是猿人和智人,并给这两个大阶段又细化了早期和晚期的两个小分类,从而形成了我国的古人类发展演化过程的大体框架。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4)

事实上,生物本身在繁衍的过程中,并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基因都统统遗传给后代,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两个生物的原因。

特别是通过有性生殖来繁衍后代的生物,子代的染色体分别是由父母占了一半,甚至有些子代还会因为基因复制出错,产生出了基因突变,更是离上一辈的基因相差更大。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5)

基因突变的类型

这也就是为什么黑猩猩和人类虽然是近亲,但是看起来却相差巨大的原因了。

更有趣的是,黑猩猩与人类之间较大的差别之一就是,黑猩猩居然存在着“丁丁骨”,学名为“阴茎骨”,这种“丁丁骨”是一种异型的骨骼,不像一般的骨骼会跟其他的骨头相接,而是独立存在于一些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中。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6)

各种动物的“丁丁骨”

大部分哺乳动物动物都有着“丁丁骨”,比如豪猪等全部的食虫动物,又比如蝙蝠、须鲸、食肉的猛兽等等动物,以及除了智人和头体长大概为35厘米到66厘米的蜘蛛猴以外的所有灵长目动物,这些几乎都是有“丁丁骨”的。

为什么人类会没有“丁丁骨”这个东西呢,这是一种物种进化,还是退化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7)

第一点是人类没有发情期

在大自然中,相当大一部分的动物都有发情期,提起“春天”这个词语,我们的脑海里想到的除了百花齐放的绚烂多彩,必然还有动物们的躁动不安。

如果家里养了小动物,譬如小猫小狗,作为“铲屎官”的我们就要开始担心,自家的“小宝贝”是不是被外面哪个野猫野狗勾搭走了。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8)

动物们的发情期

而在动物界中,由于它们没有人类社会的文化、道德观念等等东西的限制,动物们几乎是毫无“节操”可言,只要到了发情期,为了在短短的时间内繁衍后代,雄性和雌性动物们都会与更多的不同“对象”进行交配。

对于这些多夫多妻的模式,显然需要“抓紧时间”,雄性必须要快速让自己进入交配的状态,以便在发情期的时间内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出自己的后代。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9)

同时,科学家们发现在有“丁丁骨”的物种内,除了体型的大小影响外,雄性繁衍竞争越激烈,其“丁丁骨”也就越长,这也是这些雄性自身进化出来提高雌性受孕概率、防止其他雄性争抢。

比如在猴子的世界里,发情期的雌性会与很多的雄性进行交配,自然也就只有最强的雄性,才能成功使得雌性怀下幼崽。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10)

人类不存在发情期,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的男性不需要争分夺秒地抢夺女性受孕的机会,反而是能够在任意彼此愿意的时间里,进行“生命大和谐”。

这样下来,人类不需要保持随时随地的最佳状态,“丁丁骨”也就显得并不是非常必要的了。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11)

第二点是人类雄性竞争压力小

“丁丁骨”除了能够快速“恢复”状态的功能,还能够延长雄性的交配时间,有利于雄性在此期间防止雌性与其他雄性交配,并且增加雌性受孕几率。

比如狐猴,雄性狐猴与雌性狐猴的一次交配甚至能持续大概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且为了增加繁衍的效率,雄性狐猴的生殖器官也很长,可谓是想尽办法传下自己的基因了。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12)

人类不同于动物这种的多夫多妻制度,并且在进化成为直立人以后,也就是大概190万年左右就出现了一夫一妻的制度,并在后来逐渐得到了普及,没有大批的男性来争夺女性的繁衍权,人类男性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小。

在拥有了文明以后,人类更是有了对于婚姻的“忠贞观念”。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13)

只是到了封建社会,由于社会制度、劳动模式等等方面的发展,人类转为了男权统治的社会。

为了繁衍,男性又发展出来了一夫多妻制度,只要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就能够“三妻四妾”,但这也是相对来说较为固定的交配模式,还是与动物世界那样“任性”的交配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别。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14)

同时比起其他雄性动物,人类男性的睾丸相对来说比较小,这也是因为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人类男性没有同时争夺其他多位女性交配权的必要,自然也就不似部分动物那样存储了大量的遗传物质等着繁衍后代。

值得一提的是,雄性的黑猩猩睾丸十分硕大,甚至比得上它们的大脑,这也是它们的巨大的竞争压力导致的,一只雄性黑猩猩若是受到了较大的欢迎程度,那么它就将会与群族的许多雌性黑猩猩进行交配,因此才需要更多的遗传物质。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15)

第三点是人类女性的选择

事实上,除了封建制度下男权社会产生了对女性的压迫,在早期女性的地位都算是比较高的,女性往往拥有较为关键的选择配偶的权利。

而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在原始社会,没有“丁丁骨”的男性的生殖器官往往要比拥有“丁丁骨”的人要更加吸引女性。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16)

这是因为“丁丁骨”的缺失会使得男性的生殖器官增大,形状也会发生改变。

比如根据生殖器官勃起以后的平均长度来看,虽然从上面我们得知,雄性黑猩猩一天可能要和很多的雌性黑猩猩发生交配,但其实雄性黑猩猩的生殖器官平均长度只有7.62厘米。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17)

除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

再看其他的灵长类动物,雄性红毛猩猩的生殖器官平均长度是3.81厘米,大猩猩就更小了,只有3.18厘米。

比起它们而言,人类男性平均长度为12.7厘米,这也显然说明了,没有“丁丁骨”的人类男性反而比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生殖器官更加长一些。

同时,科学家们认为,原始时期的男性生殖器官从某种程度上也能表现出装饰的作用,毕竟当时人类还没有产生羞耻观念,不懂得穿衣服,不知道遮挡自己的隐私部位。

一位叫做Brian Mautz的学者就曾经在2013年表示,在原始时期人类还未学会穿衣服之前,男性外表的生殖器官便是女性用来判断其吸引力的主要方式之一。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18)

而人类的生殖器官不仅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更大更长,还因为没有“丁丁骨”,在平时的时候也不会消失不见,而是悬摆在身前,并且这种悬摆还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成为了一种炫耀的特征。

可想而知,女性的审美偏好决定了她们挑选配偶时,会更喜欢选择没有“丁丁骨”,从而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男性。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19)

基因的遗传

或许也就是因为没有“丁丁骨”的男性更受青睐,男性“丁丁骨”的基因无法被传承下来,逐渐被淘汰,使得人类男性如今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丁丁骨”了。

当然,科学家们认为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丁丁骨”的失去是为了给人类带来更加发达的大脑等等,如此看来,人类没有“丁丁骨”反而是一种进化的趋势。

人类进化为什么有骨头(人类没有丁丁骨)(20)

虽然人类因此丧失了更加具有强大繁衍能力的“丁丁骨”,可这正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更加合理,符合人类本身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