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俗称石头节。民间认为这天石头神生日。相对正月初九的天日,初十为地日,即地的生日。老百姓把天与地比作爹与娘。

农历正月初十是石头节(正月初十为石头神生日)(1)

民间新年十日歌里唱初十日:“有天还有地,比做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农历正月初十是石头节(正月初十为石头神生日)(2)

我国民俗专家吴炳安教授认为,石头节是从岩石崇拜、石器崇拜到石神崇拜的祭日。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民间认为惊动了这些石头神灵就会损伤了庄稼或粮食。这一天还忌讳开山打石和盖石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向石神供奉烙饼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十是石头节(正月初十为石头神生日)(3)

在山东郓城等地还流行抬石头神巡游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农历正月初十是石头节(正月初十为石头神生日)(4)

在我们家乡河北石家庄赵县,正月初十也称老鼠娶亲日。晚上各家各户会在门口点燃篝火,将一年内用旧的炊具等烧掉,预兆全家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难。赵县将此民俗叫烤“狮子火”。赵县农村晚饭过后,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口燃起一堆柴禾,将家中破旧的无法使用的笤帚、簸箕等统统投入火中焚烧,一些人家还会特意在火中添加一些柏树枝,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时,全家老少围着火堆,烤了前面烤后面,边火边说:“烤烤腰,腰不疼;烤烤腿,腿不疼;烤烤牙,牙不疼;烤烤屁股,屁股不疼;烤了全身,百病不生。”有的孩子手拿一根棍子,上面插一个馒头,在火堆上烤几下后就吃掉,据说吃了这样的馒头不得病。

农历正月初十是石头节(正月初十为石头神生日)(5)

为推进移风易俗,抵制民俗烤火陋习,最大限度改善空气质量,建设宜居城市,2019年赵县禁止民俗烤火。农历正月初十、十五、十六期间,赵县在县城建成区全面禁止传统烤火行为,一经发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农历正月初十是石头节(正月初十为石头神生日)(6)

在赵县,正月初十俗称“老鼠嫁女”或“老鼠娶亲”,北方多叫“耗子娶媳妇儿”。这天晚上人们届时熄灯、噤声,并提供食为鼠女“添箱”,以保证老鼠婚嫁仪式的顺利进行,唯恐惊了鼠,“人惊鼠一夜,鼠扰人一年。”家家户户还要包饺子, 饺子要捏紧,捏老鼠嘴;嗑瓜子,俗称嗑老鼠眼。

农历正月初十是石头节(正月初十为石头神生日)(7)

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还有的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有家里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鼠可以永远绝迹。

农历正月初十是石头节(正月初十为石头神生日)(8)

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别找错了自己的洞。

农历正月初十是石头节(正月初十为石头神生日)(9)

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