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直很喜欢黑胶的声音,它的缺点其实很突出,不要说玩家了,知乎上从来不听黑胶的人都知道。参数指标比起数码音频来说,差了不是一点点,说是数量级的差别也不为过。不管是在动态、频率响应、解析上,都是差异明显。而如果说信噪比,那,都不知道是多少个数量级了。

那,为什么我们要听黑胶呢?

黑胶小知识(谈一谈黑胶的好)(1)

其实黑胶的缺点每个玩黑胶的人都知道,大家耳朵又不是聋的,人也不傻。但为什么一堆人还是会沉迷于此呢?我大致归纳出来的原因有四点。

首先是B格特别高,拿到一张黑胶唱片,盘面大不说,它还设计精美,拿到手就是有种沉甸甸的感觉,让人感觉特别好。数码音频CD和SACD还好,有实体唱片,而无损,完全没有实体唱片。这种感觉总是不对的。如果说价格一样,你要哪个呢?很多人为什么玩无损,其实只是想白嫖罢了,跟音质啥并没关系。但看穿不说穿,你要真要他买网上的正版无损音频,那……分分钟放弃。我查过,正版无损音频尤其是高规格的音频并不便宜,至少比正版CD要贵一些。当然,比黑胶还是要便宜一些,但跟二手没法比。但它就是一个电子文件而已,哪有黑胶拿到手里的感觉好,就为这感觉,很多人就连数码录音后出的唱片也要黑胶,就不要CD,更别提无损了。拿着大大的黑胶盘,抚摸着封面,看着里面详尽的说明(虽然基本上不看),再打开拿出唱片出来,又大又沉,感觉就是爽。我没黑胶机,每次拿着自己仅有的十来张黑胶,都感觉特好。没法,人就是一个感性的动物。纯理性,咱就别发烧得了(当然,这里自己是替玩家说的,自己最终还是回归了理性)。

黑胶小知识(谈一谈黑胶的好)(2)

其次,听乐的乐趣和仪式感很重要。拿出一张唱片,放在转盘上,再放上唱臂,看着唱针慢慢落到转动的唱盘上,那种感觉,没有玩过黑胶的人绝对体验不了。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同时上头,停不下来的。而且由于黑胶不能快进的特点,这使得唱片一听就要听完。这种被强迫的感觉虽然不好,但久了,却能感觉到其中的乐趣。有数码尤其是听无损的人,很少有能听完整张唱片的,能听完一首乐曲/歌就已经很不错了。每天换来换去,结果其实却啥都没听。几年下来,唱片听得不少,但一首完整的曲目都没听过,回想起来是很空虚的。放音乐时,快进和换唱片的冲动还是会战胜自己听下去的欲望。但听黑胶则会逼你慢下来,仔细地品味一张唱片中的全部乐趣,最终体验远远比听不完一首就换下一张的感觉好。

第三,好吧,我们谈音质。很多人拿数码音频的超高素质说话,并认为黑胶不行。但却忘记了,高素质对大部分音乐其实没什么用。黑胶之所以吸引力,并非是因为它的高素质,恰好是因为它的素质虽然不高,但声音柔顺细腻。这种柔顺细腻并不是说数码做不到,但是很困难,原因很复杂也很简单。数码声音百般好,但在细腻上天生是弱项,柔顺细腻的声音有其迷人之处,而这种声音特质黑胶天生有,模拟音频没有数模转换的过程,很容易做出相当顺耳的声音出来。偏偏人耳对此非常敏感!这也是为什么数码音频高端产品常常把模拟味做为卖点的原因,而这,哪怕低端的黑胶系统也能轻松做到。数码产品并非做不到,但困难得多。柔和顺滑细腻的声音,放什么都好听,虽然它的素质上常常欠缺,但绝大部分日常欣赏的音乐,并不需要多高素质,但任何音乐,都需要柔美。尤其是在人声、弦乐这类音乐,黑胶能发出让人难忘的声音。再说一遍,数码音频发展至今,也能调出来非常细腻的声音的,但常常代价极为高昂而已。为什么电子管这么老掉牙的产品至今仍然有市场,其中的关键之一是电子管的机器比晶体管的声音普遍更柔顺细腻。

黑胶小知识(谈一谈黑胶的好)(3)

第四个原因是唱片。民用立体声录音一出现就达到了高潮,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各大唱片公司“新”录音技术层出不穷,那个年代的录音师水平也高,拿着现在看来简陋无比的设备就录出来了至今仍然堪称顶级的录音。很多人很难理解那个时候的技术有多好,在这里不妨拿一个事举例:美帝在1969年就载人登月成功了,但今天大家都没有能再次登月。虽然今天的技术先进太多了,但没有就是没有。要说资金,现在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比那个时候有钱多了(其实经济发展比技术进步更大,一个韦伯望远镜就花了一百个亿美金。而中国差点上的那个对撞机,造价是数千亿计)。没钱,不存在的。

更重要的是,那个年代的有一堆堪称传奇的演奏家、指挥家很多都在世,而且都在状态。而这个,是不可复制的。这就造成了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名录音层出不穷,各种公司也争先恐后地出版各种高质量的录音唱片,而且都是黑胶,那个时代娱乐方式不如今天,发行量也因此惊人。

黑胶小知识(谈一谈黑胶的好)(4)

数码技术刚出来时,效果那是……相当的差劲。除了数码技术当时不完善外,也有录音师水平问题,这种情况直到2000年后才算改善,但那些指挥家和演奏家早已经过世许久了。这种情况不仅是古典音乐中才有,JAZZ乐的高峰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而很多唱片至今仍然没有数码化,就算数码化了,由于母带的损失和混音的问题,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最典型的就是索尼,在收购哥伦比亚后发行的一系列的CD,效果那是……相当的糟!要想欣赏这些录音,最佳的方式是用黑胶唱片。而且由于音乐市场的萎缩,很多黑胶就是CD化了,发行量也大幅度的减少。这也导致很多唱片二手黑胶不贵,品相好的不少。但CD嘛,要抢的,炒上天,原因只有一个,稀少!因此,要想欣赏那个年代的录音,最佳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就是黑胶唱片。

聊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黑胶这个落后的玩意儿,今天还有这么多爱好者了吧。除了彰显13格,黑胶也有它独有的魅力和长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