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女性独立的剧(大女主剧泛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1)

大女主剧,是以女性角色为中心,描绘女性角色成长的电视剧。

新时代的女性在社会地位方面有显著提升,在社会经济领域也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迎合“她经济”的大女主剧应运而生。

大女主剧是国产影视剧的香饽饽,仅2018年就有《知否》《如懿传》《凤囚凰》《延禧攻略》等13部剧,呈井喷之势。

女性独立的剧(大女主剧泛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2)

但是国产大女主剧都有一个通病,事业放在爱情后一位,格局局限在谈情说爱,搞事业都是副线,女性形象构建脸谱化,剧情不外乎是女主凭借主角光环大开金手指,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最后走上人生巅峰,怀抱美男归。

大女主剧披“女性励志成长”的外皮,内里还是有男权倾向。

孙俪的《那年花开正圆》,按剧情简介介绍,应该写的是女主周滢重振夫家事业,搞定大买卖的故事,拍出来却是“风流俏寡妇和她的五个男人”。

女性独立的剧(大女主剧泛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3)

一个优秀女性受到他人喜爱无可厚非,而大女主剧似乎常狭隘地以受到多少男性爱慕作为女性是否优秀的衡量标准。

《梦华录》里,男主顾千帆温柔地称呼女主赵盼儿为“顾赵氏”,然后把自己送上了热搜,两拨人马为“顾赵氏”吵得天昏地暗。

一方认为“冠父姓”这个桥段有违独立女性的立意,一方认为“顾赵氏”只是两人间的浓情蜜意。

虽然《梦华录》的故事背景是宋朝,“顾赵氏”在封建社会合理,但在大女主剧中不合情,文艺作品应该反思批判这种现象,而不是固化这种思想。

女性独立的剧(大女主剧泛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4)

文学是生活的窗口,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里,都可以找到描写女性的篇章,窥见其中的女性意识。

《诗经》中的《氓》是一首先秦时期的叙事抒情诗,诗中叙述了女主人公恋爱、成婚、婚变、决绝的过程。

女性独立的剧(大女主剧泛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5)

《氓》中女主人公的爱情婚姻观不似受严格封建礼教束缚的封建女性,更接近于追求恋爱、婚姻自由的现代女性。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她在那个蒙昧的时代敢爱敢恨,没有委曲求全,没有自暴自弃,保持婚姻中的尊严,看透枕边人后一刀两断,果断决绝。

弃妇与渣男的故事从古至今未断过,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也很少有人能在失败的爱情中果断抽身,两千多年前的诗歌对于当代女性,仍有积极意义。

女性独立的剧(大女主剧泛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6)

陈寅恪大师评价《再生缘》:“实弹词体中空前之作,而陈端生亦当日无数女性中思想最超越之人也。”

陈端生笔下的孟丽君在遭遇逼婚时,不愿屈从于命运,以逃婚进行抗议,后女扮男装,连中三元,登阁拜相,与父兄同朝为官,让未婚夫成为自己的门生。

“我是鸿鹄振翅云霄冲,不是金丝燕雀困樊笼”

孟丽君不畏男权,独立自主,在朝堂上施展理想抱负,甚至比大多数男子做得都要好。

她的女性意识是超前的,纵然岁月变迁,对现代女性仍有启迪。

女性独立的剧(大女主剧泛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7)

“一个要赐我万千爱宠,一个要许我半世华容。无形枷锁从始终,宠爱得失了于胸”

后孟丽君伪装被识破,父母逼她她换回女装,未婚夫要娶她,皇帝要纳她为妃,在父权、夫权、君权的三重压迫下,孟丽君气苦交加,吐血如潮。

许是在那个困囿女性的时代,陈端生实在找不到孟丽君的出路,就此辍笔。

孟丽君将会怎样,后世会给予解答。

女性独立的剧(大女主剧泛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8)

上个世纪,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进入我国,引起了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的狂潮,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女性主义作家。

“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

女性独立的剧(大女主剧泛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9)

秋瑾在《勉女权歌》中铿锵有力的发声,鼓舞中国女性同封建家庭制度决裂,争取自身的解放,吹响女性意识的号角。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滥觞于“五四时期”,张爱玲和苏青是其中的两颗明珠。

二人从自身的女性体验出发,审视和批判女性自身的缺陷和丑恶,以笔为刀,触直女性意识深处,剜割女奴心态,唤醒女性自我价值的思考。

女性主义作家的作品都表达出鲜明而独特的女性体悟,展现我国女性意识的觉醒,在中国文学中树立起醒目的女性文学旗帜。

女性独立的剧(大女主剧泛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10)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其主要目的在于打破男权文化思想对妇女的统治,解放妇女的权利和地位,实现男女平等,这也正是女性主义文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茁壮发展,打破长久的历史中男性话语的遮蔽,展现社会中女性独特的能力与价值。

女性独立的剧(大女主剧泛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