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当兵变纪念馆】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1)

难忘的红色之旅

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甘陕川交界的秦岭山区。1932年,由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甘肃领导发动的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两当兵变”就发生在这里。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2)

国家AAAA级景区——两当兵变纪念馆主要围绕红军长征在两当的革命历史,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党群组织瞻仰革命烈士遗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同时红色旅游成为两当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气候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季风气候,

【历史沿革】1929年起,中共陕西省委派人到杨虎城部陕西骑兵第三旅二团二营开展兵运工作。

1930年4月,经陕西省委同意,该营建立了党委,习仲勋任书记。

1932年3月,营党委准备利用该营即将从驻扎地凤县、两当县出发前往徽县换防之机发动起义。起义地点确定在两当县城,起义后部队前往旬邑县与刘志丹率领的革命武装会合。

1932年4月2日零时,在两当县城起义官兵击毙顽抗的敌对分子,解除了敌对势力的武装。

习仲勋等起义领导人在兵变旧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出战斗。

参加起义的200多名士兵在习仲勋等人的领导下,沿两当河北上,于3日到达两当的太阳寺,部队在此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

【历史意义】两当兵变如同惊天霹雳,唤醒了白色恐怖下的甘肃人民,鼓舞了革命斗志,拉开了甘肃革命斗争的帷幕,为陇南乃至甘肃地下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3)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

一转眼又是一年秋风起,中秋佳节来临。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手里提着传统的月饼,行色匆匆。

圆月时刻,不仅让人心中多了几分思念的情绪。去年冬天的两当红色洗礼之行,一直在我心中铭记。

翻看着一张张在两当红色革命旧址的纪念照片,心中由衷地感谢在两当从戎的同乡张政委,是他给我们一行四人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参观学习机会。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4)

2021年疫情缓解后,远在新疆搞工程的战友回到县城,一次小聚后机缘巧合,无意中促成了,去两当参观学习和拜访同乡张政委的行程。

这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在一个冬日暖阳高照的清晨从家里出发,途径被伟人誉为红军革命胜利之山的六盘山,或许我们的虔诚感动了革命前辈英灵,当汽车翻越六盘山主峰时,晴朗的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

在部队从军16年的德军战友,是空军某部司机训练大队教练员出身,驾驶着越野汽车稳妥地行驶,看着窗外巍巍六盘山,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之中,显得格外壮观。

激动的心里早就在期待拜谒“两当兵变”革命圣地。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5)

当汽车行驶途径陕西省宝鸡市后,距离两当越来越近。

八百多公里的路程在德军战友的辛苦下,一路平安到达目的地。

周末本来回家休假的同乡张政委,为了迎接家乡来客,放弃了休息时间,让人顿生亲切。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6)

到达后在张政委的热情接待下,简单地用过早餐,就先来到了两当郊外的红军街。这里四面环山,松柏林立,气候宜人,有陇上“小江南”之称,进入主街就看到一片红色。

几千面小红旗迎风招展,听着导游讲解“太阳石”的来历,以及革命前辈当年开展游击战时传奇故事。

聆听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走在红军当年穿梭的街道上,有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7)

结束红军街参观学习,我们又来到了干净整洁的两当老街,在路上听首长讲,两当县城居民只有8000多人,全县总人口也只有30000多,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兴起,让两当县城旧貌换新颜。

走在古色古香的老街上,看着整齐排列的商铺,由于是冬季前来旅游的人不多。

走进革命前辈的故居内,中国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尽收眼中,用崇敬之心在前辈的故居内留念,也不虚此行。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8)

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布局如此美观的民居,不得不叹服古代工匠的聪明智慧,传统的建筑风格,木格门窗上的雕花,屋檐上的砖雕,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前辈们就在这里策划指挥了著名的“两当兵变”。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9)

后来虽然兵变失败,但此次兵变如同惊天霹雳,唤醒了白色恐怖下的甘肃人民,鼓舞了革命斗志,拉开了甘肃革命斗争的帷幕,为陇南乃至甘肃地下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10)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滴水穿石。

看着一件件古老的文物,煤油灯、老步枪、石磨等等,是岁月最好的见证。

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前辈们为了老苦大众翻身得解放,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与敌人斗智斗勇,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故事,让后来人一代接着一代传诵。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11)

驻足两当兵变旧址,厚重的中国共产党艰难的奋斗历史,一幕一幕浮现在脑海中。革命前辈为了光明,伟岸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活灵活现。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谆谆教导回响在耳畔,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其实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两当兵变旧址位于陇南市两当县老南街16号,是两当兵变的指挥地。

原为一进三院,现存二进院建筑格局,据考证为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民居建筑,共有建筑面积586.31㎡,总占地面积1439.65㎡。

现有房屋7座32间,前院为1932年4月初两当兵变时二连官兵驻地,庆宁堂为革命前辈的办公用房,后院为绣花楼。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12)

热情好客的张政委全程陪同我们四位家乡的客人,儒雅的首长用他朴实的情怀,给我们传播着红色文化。

谈古论今,博览群书的他,边走边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两当兵变的细节,以及两当兵变纪念馆的规模。

为了让我们不虚此行,首长还安排馆内资深讲解员,为我们一行讲述每一个展厅内的实物和历史回顾。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13)

听着讲解员娓娓道来讲解,我了解到两当兵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领导的一次武装兵变,也是在甘肃发动较早的一次武装起义。

1932年4月,在陕西省委指挥下,刘林圃、习仲勋等人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发动兵变,起义后该部二百余人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14)

两当兵变纪念馆主体展馆建筑面积4670.5平方米,广场面积14000余平方米。

纪念馆内设序厅——两当兵变历史事件展——两当兵变精神传承展——两当兵变主要领导人习仲勋同志生平展。

以丰富的史料、详实的内容展现了两当兵变革命历程。

两当兵变旧址于2009年5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6年6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自2013年免费向公众开放以来,先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等50余家单位确定为理想信念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之旅专题实践报告(难忘两当红色之旅)(15)

红色

历时三个小时的参观学习,两当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让我们的思想接受了一次洗礼。

为了让我们真实感受到当地风土人情,张政委还把晚饭特意安排到了一家红色文化餐厅,还将在两当县工作的一位家乡人请过来陪同。

在一阵阵乡音消除了初次见面的尴尬,品尝着红军饭, 谈论着两当县这些年来蓬勃发展红色旅游。

其实首长的老家就是红西路军“大拉牌大捷”战役的地方,作为革命军人守护好前辈们用鲜血染成的江山,是每个共产党人应该尽的职责。

两当一行,开阔了眼界,也拭去了心中所有的尘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