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香港回归20周年啦,撒花~~~~

遥想20年前,香港回归,小编还是坐着板凳呆在电视机前的小学生(暴露年纪的时刻)

想想已经过去20年了,想想这些年发生了点点滴滴,简直是各种回忆杀。

楼下的大树长高了

曾经的小孩子也当了爸妈

有很多人离开了

但也迎接了很多新的变化。

在香港回归的20年里,有很多人说香港退步了,人民日报也马上放上图啪啪打脸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1)

香港越来越强,

其实香港综合着中西文化,有多颇为有趣的文化现象,例如粤语中的英文舶来词,不仅仅是香港人,现在很多人都在用。

周迅演过一部电影叫做《香港有个荷里活》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2)

很多吃瓜群众看到这个荷里活都很迷茫,这是个啥

其实荷里活就是Hollywood的粤语音译版。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3)

真是万万没想到

其实有意思的还有很多哦

现在我们都经常说巴士,其实也是香港那边先这么说的,音译的bus

一些英语词汇的发音被直接粤语化以后,念出来和粤语无异。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4)

粤语土话发音的November,“怒温把”(《秋天的童话》截图)

在人们长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很多英文词就这样慢慢本地化,成为了粤语词汇,甚至也被普通话所引用。

比如让吃货们流口水的各种水果班戟……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5)

是的,这也是粤语来的词。

而它对应的英文其实是……pancake(薄烤饼)!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6)

再比如我们常见的香港明星的拉阔音乐会……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7)

用普通话很难理解“拉阔”是什么,如果用粤语一念,就发现“拉阔”的发音其实和“live”一样。所以“拉阔音乐会”就是“现场音乐会”的意思啦。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8)

再如士多啤梨,如果你以为这是一种梨,那你就输了……

其实,人家是“Strawberry”呀……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9)

还有一些词也还是很常见啊,小编一提,保证你会说:啊,原来是这样呀

菲林—film:胶卷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10)

踢死兔—tuxedo:男士礼服、无尾礼服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11)

茶煲—trouble:麻烦、伤脑筋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12)

西冷—sirloin:牛的上腰部肉,牛排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13)

曲奇—cookie:小甜饼干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14)

还有一些是比较特殊哒

比如,“蛋挞”这个词来源于英语的egg tart,前面的“蛋”对应英语里的egg,属于字面意思翻译,而后面的“挞”则是对tart这个词的音译。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15)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你们知道下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16)

所谓的“笨猪跳”,其实就是英语bungee jumping的对应说法。“笨猪”是对bungee的音译,“跳”就是jumping在中文里的对应说法。普通话里直接把bungee jumping直接音译为“蹦极”。

你猜对了吗?

还有一个有趣的词,“蛇果”……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17)

其实,蛇果和蛇没有半毛钱关系,是原产于加州的红苹果“red delicious apple”粤语化后变成“红地厘蛇果”,再简称为“蛇果”,这么来的。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18)

最后再讲一个特别点的

咸湿,在粤语里是“好色”之意,《羊城晚报》的《晚会》版曾刊考证文章,称“咸湿”源于英语中的hamshop一词。

Hamshop,字面意思是“火腿店”,但是,在历史上,这个词还有别的意思。据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上海开埠,英、美、法诸国陆续在上海设立租界,西方色情业接踵涌入。有一类专以大腿舞作招徕的酒吧,暗地里也接客,租界里的洋人将这类酒吧戏称为hamshop,其实就是“妓院”。这个词到了广东人口中,就成了被音译之后的“咸湿”,并逐渐演变为“好色”之意。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19)

最后,小多再次祝贺香港回归20周年~祖国繁荣富强

香港拜山准备什么水果(香港回归20年班戟)(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