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诗”这个词,是我生造出来的,意思是一首诗一共四句,前面三句稀松平常,但第四句却成功反转,令人耳目一新,第四句不但自身熠熠生辉,而且连带着前三句也生动起来(或者俏皮起来)。

  话不多说,直接看第一首诗: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飞入草丛都不见。

  前面三句,只是数数而已,一片二片三片四片,往下数,然而最后一句,却化腐朽为神奇了。

四首哲理诗(三首反转诗)(1)

  这是某电视剧中,发生在乾隆和刘罗锅之间的故事,当然电视剧编剧其实没有那么高的文采,他们是从郑板桥的诗作中“借鉴”来的: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再来看第二首诗,是王士祯先生写的: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前面二句又在数数,一件东西、一件东西来数,数了五件东西,到第三句的时候感觉要起势,果然最后一句一出,忍不住击节,赞一声:“好!”

  全诗好象拍一部中国水墨画的短片,前二句是拍近景,一件一件,慢慢扫过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无人机载着摄像机镜头,快速往高空飞去,于是一下子成了远景,镜头进入上帝视角,俯瞰整个秋天的江河。整条江上只有孤零零的一艘船,船上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于是孤独感、苍凉感,扑面而来。

  再来看第三首诗,据说是朱元璋写的,我持怀疑态度:

  燕子矶兮一秤砣,

  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钩挂,

  称我江山有几多!

  前面三句很平常,一一列数了哪个是虚拟的秤砣,哪个是虚拟的秤杆,哪个是虚拟的秤钩。读者不禁要问,这杆虚拟的秤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第四句给了答案:用来称我的江山!豪气干云,傲视群雄,睥睨一切,志得意满的神态栩栩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