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普洱茶发烧友应该知道,2007年,是普洱茶历史上永远抹不去的伤,对于当时绝大多数与普洱茶扯上关系的人来讲,说那是一场恶梦、灾难并不为过。

从2000年开始,普洱茶在南方一些城市悄然成为部分生意人追捧的对象,市场行情也在小幅逐年上涨。不过在2006年5月份之前,市场秩序也都还是正常的,价格上涨也都算是理性的。然而,从2006年的5月份开始,一股神奇的力量将普洱茶的价格缓缓推高,从开始的几个月上涨50%,到1个月上涨50%,而过了2007年春节,普洱茶的价格已经从一天一价变成了一时一价,价格不停的升!升!升!两年前仅售十几块钱一公斤的茶卖到了几百元、上千元,神奇的东方叶子已经变成了疯狂的叶子!

现在普洱茶现状 普洱茶之殇--揭秘2007年疯狂炒作背后的故事(1)

进入5月后,随着2007年春茶的上市以及周边地区大量的茶叶涌入,整个市场已经无力再承接这么多的茶叶了,断崖式的暴跌正在孕育之中。以广东芳村茶叶市场为代表的南方茶市的普洱茶价格开始大幅跳水,成交量迅速萎缩,从而带动了北方市场普洱茶价格下滑,并迅速波及全国,普洱茶市场风雨飘摇,茶价一直降!降!降!降到后面,茶叶已经无人问津了。

最终这次普洱茶的大事件造成两大恶果:一是那些盲目跟风入市,最后接货,接了货又卖不出去的大中小茶商和盲目大量收购、生产的茶企有的欠下巨额债务,有的到了倾家荡产地步;二是各大普洱茶交易市场堆积了巨量的品质参差不齐的普洱茶。

现在普洱茶现状 普洱茶之殇--揭秘2007年疯狂炒作背后的故事(2)

峰哥当年还在东南沿海的偏远小岛上工作,当时信息还远远达不到今天这种快速传播的程度,还没有养成喝茶习惯且对家乡茶叶并不感兴趣的我还是很快知道云南发生了一些很不寻常的事,那就是关于普洱茶的事,可见当时此事的影响在全国那是非常广泛。

这次普洱茶大灾难为什么会发生?究竟有多疯狂和离谱?请看峰哥为您带来的资料整理和解读,这些内容有的来自于媒体零星记载、有的来自亲历人士痛苦回忆,虽然有些道听途说的嫌疑,但决不影响我们还原历史事件、引发更多行业思考的初衷!

马帮行 ——重走茶马古道,掀起“普洱热”

这场疯狂的普洱茶大炒作,还得从2005年的一次普洱茶营销开始说起。2005年4月下旬,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在云南思茅(今普洱市)举办,这次普洱茶节组织了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即“马帮茶道·瑞贡京城”,这是普洱茶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营销活动。据相关资料记载,这次活动耗时5个月14天,动用120匹骡马,配备8辆汽车用于运送粮草、住宿、探路,43位穿着传统服饰的赶马人组成的云南马帮及厨师、保卫等保障人员,共计68人之多!

现在普洱茶现状 普洱茶之殇--揭秘2007年疯狂炒作背后的故事(3)

从5月1日那天开始,马帮由云南思茅市出发,穿越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六省(市)的近百个县市,于10月中旬到达北京。策划者还设计了沿途义卖、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盛世福坛马帮普洱”新闻发布会和拍卖会等9个活动。特别是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的云南普洱茶慈善专场拍卖会上,由国内某著名演员捐赠的一款普洱茶拍出160万元天价。这样一个精心策划的活动,成功地掀起了“普洱热”,普洱茶的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疯涨!

现在普洱茶现状 普洱茶之殇--揭秘2007年疯狂炒作背后的故事(4)

现在普洱茶现状 普洱茶之殇--揭秘2007年疯狂炒作背后的故事(5)

现在普洱茶现状 普洱茶之殇--揭秘2007年疯狂炒作背后的故事(6)

类似这样的营销活动,05年到07年还出现了不少次,但由于各种因素,都未能产生像“马帮茶道·瑞贡京城”这样的效应。比如,2007年由中国外运总公司和国风古韵轩等机构策划了一个更新颖的促销活动——普洱茶环球航海旅行,活动又名“2007环球海仓普洱”,计划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夕回到中国。主办方计划将在海洋环境下保存的茶直接定义为普洱生茶和熟茶之外的一个新品种——海仓茶,后来可能因07年普洱茶产业跌入低谷而夭折,因为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仅有策划,没有活动过程的介绍。本人看来,当年策划活动未能实施应该算是普洱茶的幸事!

证券化普洱——云南思茅“普洱茶收藏拍卖行”开业

还是在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上,在云南思茅创立了全国首家“普洱茶收藏拍卖(银)行”,帮助个人和企业收藏、保管、回收、买卖、封存、寄存茶叶。该“茶银行”引入现代银行管理与发展理念,有采集精品、收藏保管、科学存储、公开挂牌上市、公开拍卖等10个环节。普洱茶投资者,可以把私家珍藏的普洱茶由全国权威机构鉴定后以付费形式存入“茶银行”,由普洱茶专家负责打理收藏。

第八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活动并非是败笔

在第八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上,评选揭晓了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特别是组织了“百年贡茶回归普洱”活动,代表着普洱茶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回归现代社会。虽然本届活动对当时普洱茶价格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就在之后,普洱茶产业就遭到了痛击,但其组织的各类活动在普洱茶发展历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注:2007年3月份开始,“百年贡茶回归普洱“活动举行,由60多人和6辆车组成的盛迎队伍,跨越9个省市,行程近万里,将“百年贡茶——万寿龙团贡茶”护送回云南普洱市)

现在普洱茶现状 普洱茶之殇--揭秘2007年疯狂炒作背后的故事(7)

现在普洱茶现状 普洱茶之殇--揭秘2007年疯狂炒作背后的故事(8)

生意人的头脑 ——外地茶大量涌入云南茶区

2007年,普洱茶的火热程度,让云南本地的原料已难于满足市场需求。嗅到了发财商机的不少生意人,把外地茶叶(广西、福建、越南、缅甸)运到云南,打着本地料的名号,等待狂热的收购者,轻松赚了很大一桶金。据说有一个客商,把80多吨的越南茶,分三车日夜兼程的运到云南散毛茶批发市场,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以80块钱每公斤全部成交,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赚了400多万,满载而归 。此外,还有客商把原本储存在广州的茶(说不清是哪里的茶)拉到云南换个标签,再运回广东,来回倒腾一下不亏反赚的更多。

怪事不怪 ——袋装茶拆散能卖更高价,批发比零售价格高

茶叶市场的火爆,供远跟不上求,一些经销商买不到晒青毛茶,就低价大批量购入云南本地袋装烘青、蒸青绿茶,折开后,打堆掺入晒青毛茶,以高价转手卖出,赚钱的方式简直可称离奇!

当时普洱茶市场的还有一个奇怪现象,批发价格竟然可以比零售价格高出数倍。通常,为了运输方便,普洱茶每30公斤为一件。以中茶公司为代表的一些茶厂的产品,顾客只能买整件,不能拆开验货,一拆封就不能卖了。其实并非不能卖,只是单饼买卖成交价格反而要低很多,当时的情况就是哪怕竹篓里装上砖头,也一样能卖出好价钱。

现在普洱茶现状 普洱茶之殇--揭秘2007年疯狂炒作背后的故事(9)

掺 假——收购者主动要求

其实以小叶种充大叶种、以外地茶充云南茶、以绿茶充晒青茶,这些方式的以假乱真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未完全突破道德底线,而有少数不法商人可就是昧着良心赚钱了,他们收不到大量的晒青毛茶就指使小商贩、茶农用其他树叶掺入茶叶一起收购,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假茶也就流入了市场。这些茶数量可能不多,因为市场刚走到这一步,茶价就立即开始下滑,也就没有人来得及去大量制假,但到底有多少量、流通到哪里,是没法统计的,也没有人愿意去统计了。

现在普洱茶现状 普洱茶之殇--揭秘2007年疯狂炒作背后的故事(10)

自己卖自己买——哄抬价格的常见手法

为了把茶价不断提高,不少商家都会使用自己卖自己买这种“哄抬物价”的方法,茶叶市场上的交易显得异常活跃。有媒体记载,当年,曾有一名记者在广东芳村市场采访,一茶商跟他开玩笑说,现在芳村茶叶市场“开茶铺不如当搬运工赚钱。”因为这些货被炒家倒来倒去,搬运工的生意是最红火的。

疯狂、离谱是2007年普洱茶的标签,据说其疯狂程度远远大过2005年股票市场的疯牛行情。市场的这波炒作,参与的人不少,真正赚了钱的却是少数人,除了幕后推手及部分收手快的茶商外,大部分跟风炒作的小商户,充其量是买了一堆茶而已。

对这起普洱茶大事件, 本人有四点看法:

第一,普洱茶能热起来,离不开其优异品质,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

第二,普洱茶价跳水,与之前的过度营销不无关系,但主要还是幕后有庄家炒作,台前有商人盲目跟风和违背价值规律、市场规律所致。

第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这一事件,需要警醒普洱茶的行业人勿忘历史、“居安思危”,坚守底线、遵循市场规律,克服短视行为、杜绝投机主义,确保普洱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第四, 作为茶友而言,通过了解普洱茶的历史,应该明白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不以品饮为根本,再多的花样、概念最终都是自 欺欺人。

十年过去了,普洱茶行业逐渐进入了理性、稳步发展的阶段,今天看来,这次普洱茶大事件也是普洱茶的一次大洗牌,直接致使政府、茶企重新思考行业发展大计,规范行业标准,所以说长远角度看利大于弊! 最后,峰哥呼吁参与没参与这场炒作的人千万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都来吸取2007年普洱茶行业的惨痛教训,共同祝福普洱茶明天更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