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地图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大凡以“东西南北”命名的省份都有山河湖泊作为分隔的标志。

比如“河南河北”的“河”指滔滔不绝的黄河,“山东山西”的“山”则是指巍巍太行山,而“湖南湖北”的“湖”就是八百里洞庭湖。

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广东广西”的“广”究竟指哪里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百越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广东广西属于百越之地。

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始皇就有想要把这块广袤的版图纳入自己的囊中。

秦始皇派蒙恬率领五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对于征服岭南,秦始皇同样下足了功夫,派国尉屠睢、副将赵佗同样率领五十万大军,于公元前221年向百越、西瓯进发。

广西广东是一个地方吗(广东广西的广)(1)

运筹帷幄

刚开始由于山林险阻,运粮一直周转不过来,仗打得很是艰难,后来秦始皇派人修通灵渠,沟通起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这才解决了运粮问题。

突生变故,主帅屠睢却死于非命,在西江畔的三罗地域,屠睢遭到当地土著的伏击,身中毒箭而亡。

接替屠睢这个位置的便是任嚣,在与赵佗平定岭南后,任嚣被任命为南海郡尉。

秦二世暴政,各地揭竿而起,占据岭南天险的赵佗自立为帝,成立南越国,这是岭南地区历史上第一个割据政权,都城设在番禺。

汉文帝派陆贾前来谈判,赵佗正式去帝号,对汉称臣。

但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元鼎五年,即公元前111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发动叛乱,汉武帝出兵平叛,次年一举收复岭南,岭南之地第一次纳入大汉版图中。

随即汉武帝下了一道圣旨:“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在岭南的中心区域,便设置了一个治所,根据圣旨的意思,命名为广信县,大约在今天的广东封开。

广西广东是一个地方吗(广东广西的广)(2)

汉武帝圣旨大有深意

于是从公元前106年开始,广信县作为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时间跨度长达323年,被誉为“岭南古都”。

直到孙权派步骘的到来,广信县的地位才被打破。公元前217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奉命率兵抵达番禺,并把治所从广信迁到番禺。

一直到唐朝,整个岭南都属于岭南道管辖,可是到了唐朝末年,岭南地区一分为二,这是怎么回事呢?

秦始皇统一岭南时,只设置了南海、象郡、桂林等三郡,到汉武帝平定岭南时,一下子在岭南设了九个郡,囊括了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和越南部分地区,这些地方统称为交趾,东汉建安年间,交趾改称为交州。

随着人口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划越划越多,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上古时期,泱泱华夏也只不过划分为九州。

所以岭南地区的兄弟分家是必然的。

公元前861年,岭南道一分为二,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这是岭南地区分治东西的开始。

而广东广西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当时的岭南叫广南路,行政区划重新划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这时候开始,便有了广东广西的略称。

综上所述,“广东广西”的“广”指的是秦汉时期岭南的政治中心广信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