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和学生开学,东莞街头又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近日,有市民反映称,最近东莞的道路感觉拥堵了不少。记者从东莞市交通联席办了解到,全市汽车保有量已经达391万辆,爆发式增长让全市拥堵情况呈常态化、加剧态势。东莞将在今年内完成不少于80处堵点综合治理,逐步实现全市交通治理提级。

“感觉堵了”,这是近期不少东莞人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热点。2月6日上午,一位网友说,在经过鸿福路、八一路时,“平时半个钟的路程走了一个半钟”。而当天,从南城西平准备到市体育馆办事的龚小姐一个小时仍没有到达目的地。

东莞哪个道路最堵(交通部门详解来了)(1)

百度地图拥堵指数显示,2月21日当天,东莞拥堵指数为1.48,较上周同期增长了5.71%,在全国“堵”城中排名20位,比上周排名上升了5位。从迁徙指数来看,东莞为20.43,较上周同期增长1.29%,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6位。

城市交通为什么更拥堵了?东莞市交通联席办介绍,这首先是由于全市机动车数量的上升。随着城市空间扩展及交通出行距离增大,机动化出行需求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东莞市汽车保有量呈爆发式增长。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汽车保有量达391万辆,位居全国第10位,省内第2位。

在早晚高峰时段,市区范围内以莞城为中心向外扩展到环城路,均有道路或节点饱和度达到 0.9 或以上,缓行范围广、拥堵程度加重。

根据统计,2月6日—19日,全市最拥堵的十大路段分别为:环城路南博学院路段、环城路莞太立交路段、环城路光明跨线桥路段、环莞快速西平立交路段、东部快速莞樟立交至丛莞高速入口路段、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东莞大道西平路口至旗峰路口、鸿福路—八一路上元路口至胜和路口、迎宾路、旗峰路旗峰公园段。其中,鸿福路—八一路上元路口至胜和路口东城往南城方向以拥堵指数3.71位居榜首。这也意味着,在最高峰时段,市民驱车通过这个路口要花上平时近4倍的时间。

东莞哪个道路最堵(交通部门详解来了)(2)

对这些路段拥堵的原因,交通部门也进行了分析。除了早晚高峰、主干道车流量大等因素,部分路段还存在偶发事故和坏车多的状况。环城路南博学院路段、环城路莞太立交路段、环城路光明跨线桥路段、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叠加了节假日学生返/放学时因素,导致拥堵进一步加剧。

此外,拥堵也与文旅和消费行业的持续回暖有关。去年这个时候,因为疫情的影响,东莞市民出行相对较少。今年春节期间,不少人返乡、出游,让东莞的街头不再那么拥挤。根据2月2日广东移动发布的大数据报告,除夕当晚,东莞、深圳、中山、佛山、广州的空城率位列全省前五,其中东莞空城率创五年以来新高,首次突破70%,超过了疫情之前即2019年春节的水平。随着“烟火气”的回归,人口流动和消费进一步提升。

东莞哪个道路最堵(交通部门详解来了)(3)

“交通需求增长渐渐达到交通环境承载能力极限。”东莞市交通联席办表示,前期,部门开展了包括交通拥堵节点治理等一系列城市交通治理工作,虽然主要道路及节点有一定缓解,但拥堵情况呈常态化、加剧态势,重要干道仍然运行不畅。全市交通拥堵问题主要体现在小汽车出行依赖仍十分严重、路网给配不合理、停车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路边违停影响交通、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低、慢行交通体系不完善等。

“提升交通运行效率”是东莞市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为此,全市将开展停车秩序严管示范路创建活动;持续推进交通堵点治理,新增完成不少于80处堵点综合治理;拓展全市停车资源,全市新增不少于10万个停车位;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接下来,东莞市交通联席办将以《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东莞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行动工作方案》为依托,牢固树立“综合交通、品质交通”发展理念,按照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实现全市交通治理提级,全力缓解全市交通拥堵。

【记者】欧雅琴 唐卓

【作者】 欧雅琴;唐卓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