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息传疯了。

大意如下:目前由女导演执导的票房最高作是《神奇女侠》,8.21亿美元。而贾玲有望凭借《你好,李焕英》击败它,拿下世界第一。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1)

其实,在此之前,几乎所有人都笃定了《唐探3》会是今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买下的股票和基金骗不了人。

但从大年初二开始,大众口碑截然相反,网友几乎一边倒地唱衰《唐探3》,支持《你好,李焕英》。于是,排片上去了,单日票房反超了。

贾玲到底赢在了哪?

说起来简单,但这或许是很多创作者们都丢掉了的品质:真情实感。

坦白讲,《你好,李焕英》在笑料的组织上还是小品式的,有粗糙感和堆砌感,最明显的例子是那个“秃头女孩”的设计。

但没有人会苛责贾玲,因为从整个故事看,她对得起那句话:“我把我的心掏出来了给你们看”。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2)

你看到了什么?

绿皮衣

电影里有个关键道具:绿皮衣。出自真实生活中李焕英的一句话——

要是那件皮衣再绿一些就好了。

因为家里太穷,为了照顾孩子,妈妈很久不换新衣服。

到了影片中,这件衣服也有用意。穿着它的是王琴,因为嫁给了厂长儿子,她生活优渥,主要精力就放在炫耀上。李焕英和她本是同事,却半生被她瞧不上。

贾晓玲穿越到了1981年后,她心心念念的事情只有一个:让妈妈高兴一点,再高兴一点。

她费尽心思让李焕英成为厂里第一个买到电视机的人,想让她赢得排球比赛,是为了让李焕英拥有美好的、光彩的人生。

妈妈也可以穿上一件发着光亮的绿皮衣,她也可以享受众人艳羡的目光。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3)

在《依兰爱情故事》MV中,贾玲帮妈妈完成了心愿

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情感的力量,即便笑料有勉强的时候,我们也从心里放过了。

谁舍得苛责一颗真心?

真诚

和很多跨界的人不同,贾玲不是为了当导演而去拍一部电影,而是为了要将妈妈李焕英的故事拍成电影才去当导演。她是真的有表达的欲望。这种欲望,源自无法弥补的遗憾。

贾玲刚考上中央戏剧学院不久,妈妈因意外去世了。

在节目中,贾玲袒露——

我觉得妈妈走了,我这辈子都不会快乐,我这辈子的快乐都缺一角。人生不完整了。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4)

贾玲满怀真心来拍这部电影。

常看贾玲小品的人或许知道,有些时候,她的作品并没有那么爆笑,取胜之道就是“真诚”二字。

在小品《喜剧啊,喜剧》,她现场吃辣椒、喝啤酒、演绎3秒吃瓜的“绝技”,这一连串的操作让台下的马丽心疼不已,暗暗劝她别吃了。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5)

这当然是一种喜剧技巧,演员在舞台上出乖卖丑,观众获得了一种俯瞰的视角,或笑,或悲悯。

但这也是她在喜剧上打拼的真实血泪。

而当舞台上的真诚与人生命运相连时,就获得了一种扎心的力量。

《你好,李焕英》最初也是小品。当贾玲隔空看着妈妈李焕英苦中作乐的样子,贾玲哭到泪流满面,怀念、遗憾、不忍,都在眼神之中。

观众的心也都跟着碎了。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6)

而将小品改成电影,贾玲是为了弥补人生空缺的那一角。

生活里,李焕英去世时,贾玲赶到了殡仪馆仍不愿相信这是事实;电影里,她让妈妈重新活了一回,以花季少女的样子。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7)

生活里,李焕英没有看过贾玲演出;电影里,她让妈妈好好地欣赏了一回,她看到了人群中,妈妈在肆意地欢笑。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8)

戏假,情真。

女性力量

任何一个爆款,必然是一个社会现象,也反映了大众心理。

《战狼》火,是观众对阴柔文化的反击;《流浪地球》火,是它激发了观众对国产大片的热望。而《你好李焕英》能逆袭,是因为,久久缺席的女性群体、女性情感,又站立在了银幕中央。

想想看,这个春节档,大多数作品还是男性主导。《刺杀小说家》,动作、中二漫之魂;《唐探3》,陈思诚以产品经理的姿态拼贴各种元素。一些桥段还引发了争议,比如以殴打小护士作为笑料。

《你好,李焕英》的打法很特殊,就凭借一颗真心。

因为真,作品才真正有了人情,有了后劲,有了回味。

没有人能抵抗贾玲在演戏时的崩溃痛哭。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9)

更重要的是,女性视角还自带柔情。

影片里有不少屎尿屁的段子设计,但贾玲很克制,像沈腾跑肚、脱裤这些段落,不会让人感到不适。

《你好,李焕英》的设定并不新鲜,近的有韩寒的《乘风破浪》(借鉴陈可辛的《新难兄难弟》),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更接近于故事原型的是好莱坞经典《回到未来》。

区别在哪?

《夏洛特烦恼》和《乘风破浪》里,主角借着信息差,最渴望的是获得世俗的成功,以慰藉现实中那个窘迫的自我。其中不乏油腻想象。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10)

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徐太郎知道妈妈因产后抑郁而死,回到过去后,他竟没有试图改变过。

女性角色,被忽视了。

《你好,李焕英》就无比纯粹,贾晓玲目的只有一个,想给妈妈长一回脸,让妈妈高兴。

《回到未来》的核心事件,主角竭力撮合父母成婚,为的是不让自己消失。《乘风破浪》也见样学样,伦理梗只是为了制造笑料。

但《你好,李焕英》却做了一件超越之举:贾晓玲看到李焕英和厂长儿子沈光林情投意合,她觉得促成两人的恋情就可以让妈妈免遭生活之苦。即便数次看到电闪雷鸣,她依然倾心倾力撮合。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11)

贾晓玲冒着的,是牺牲自我的风险。

这种超越,是叙事上的,更是情感上的。

很难有人能从感性上拒绝这种戏,而这种戏,想必只有女性才能写得出。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12)

如今,大众选择支持《你好,李焕英》,选择支持贾玲,这是对大数据算法做出来的视听产品的有力回击,同时也隐藏着对女性情感的呼唤。

要知道,技术可以提升,但真情实感,才真正无敌。

导演评价贾玲李焕英 李焕英逆袭唐探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