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几千年来许多超凡脱俗的大人物,经过易经这部睿智经典的润泽,成就经天纬地之功业。

如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扶刘邦开创汉代基业的张良;神机妙算,鞠躬尽瘁,助刘备三分天下的孔明;明代开国功臣刘伯温;清代重臣曾国藩;以及开“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拓“康乾盛世”的清代皇帝康熙……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易经各爻辞的逻辑关系(易经中爻)(1)

古谚有“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经商不利”。孔子五十多岁才得到易经,如获至宝,韦编三绝而著“十翼”。

到了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幸得酷爱易经的秦国宰相李斯把此书归于“医药卜术”之列,易经这部奇书才免遭焚灭之灾。

《易经》作为中华文明的灵魂和密码,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直到今天,无论仕途,还是商界,有大成者依然以《易经》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知来藏往”预见成败得失。

然而,真正了解阴阳之道的人毕竟是少数,古今亦然。所以孔子在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读智音)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那么,这部被视为旷世奇书的易经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呢?

在后边的课程里,我们就接着前边几期的内容继续一一道来。

要了解易经,必须先懂得八卦。那么,“八卦”是怎么形成的呢?

前边课程里说到,在没有文字的上古,伏羲氏用最简单的两个符号分别来代表阳和阴,即:阳用“—”代表;阴用“一一”代表。

这两个符号,起名叫“爻”。相传是由结绳记事分段打结演变而来,“爻”与“要”谐音。

易经各爻辞的逻辑关系(易经中爻)(2)

世间万事万物,无处不阴阳。阴和阳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阴阳互根,互为体用,同时存在。只要一个事物一出现,阴阳两极同时就出现。比如,一片树叶,正面为阳,那么背面就是阴,是同时出现与存在的。

古人把这一阴和一阳称为“两仪”。

仪,即仪态,仪表,是阴阳的显现。

战国时,苏秦巧用阴阳捭阖之精妙,由一介平民而佩六国相印。

“捭阖”:“捭”阳,“阖”阴,即用阴阳不同的方式来游说对方,以“阳”的长生、富贵、安乐、显达等与“阴”的消亡、贫贱、忧患、苦难等方面的利害,或开而布公——阳,或闭而不语——阴,或柔或刚,或虚或实的灵活手段让对方趋之所需,弃之所恶。

易经各爻辞的逻辑关系(易经中爻)(3)

太极生两仪

大家看这个“爻”字:

易经各爻辞的逻辑关系(易经中爻)(4)

爻,阴阳相交, 是两个互相交织的符号,互相交织,互相作用,各自一体但又相互吸引,相互依存,有上下,有尊卑,各有分工,又统成一体不能分割。

易经中的爻(阴六阳九),是指的变爻。阴阳互变。

阴阳是同时存在的,即使是两仪之中,各自还存在着阴阳。

这就是两仪生四象。

什么是象?

《系辞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就是说大智慧的人看到天下的玄妙,对其描述和形容,形象于具体的事物,所以称做“象”。

象,有象征之意。我们永远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全部,我们仅能凭表象、特征来了解事物,以感官和意识来感知、体会世间万物。

由两仪的阴、阳,各自再复加一阴一阳,就分出四象。

如图:

易经各爻辞的逻辑关系(易经中爻)(5)

两仪生四象

阴爻,上边再加一个阴爻,这便是“老阴”也称“太阴”。阴代表冷,代表下,老阴则更冷,在下方。

这里的图与现在通用的地图不一样。阴为冷,为下,冷气是向下降的,为冬天,为北方,就是要画在下边才符合道理。

下方代表太阳到了地球我们所占的位置的下边的时候,就是黑暗,阴冷,也代表水,水是向下流的。

易经各爻辞的逻辑关系(易经中爻)(6)

因为我们占在地球的北半球,南方是太阳的方向,象征上,热,热气是向上升的,火是向上升腾的,阳,代表光明,积极向上,要画在上边。

四象,象征四方,四季,金木水火等

在四季

阴爻分出老阴和少阳,老阴象征冬天,是极寒之时;少阳象征春天,上爻为外,下爻为内。少阳外阳而内阴,内在的力量大于外在力量,所以春天是外阳而内阴,外暖而内冷,暖虚而阴实,冷重而暖薄。

在春季的时候,尤其是立春后正月和二月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还是寒冷多于温暖,也只有到了阳春三月的季春(这里指的阴历),才真正感觉春暖花开。

阳爻分出老阳(也称“太阳”)和少阴。老阳象征夏天,极热之时,万木盛发,赤日炎炎。

少阴象征秋天,外阴而内阳,虽有一些凉意,但署热依存。“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晒死牛”。听,晒死牛就不必说其热了,即便是“凉飕飕”也是闷热之中有丝凉爽的快意表达。可知“秋老虎”的炎热。

在四方

老阴象征北方,后方,玄武之位;

少阳象征东方,左侧,青龙之位;

老阳象征南方,前方,朱雀之位;

少阴象征西方,右侧,白虎之位。

易经各爻辞的逻辑关系(易经中爻)(7)

南朱雀北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易经中,没太明显提到五行。

《阴符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行乃窥窃天机之贼。木火土金水,东西南北中,仁义礼智信,喜怒悲思恐,“命物时功神”尽藏五行之中。

如,四象代表金木水火,春夏秋冬,东西南北,前后左右……远不仅于此。《系辞·上》:“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那么“卦”是什么?各又代表着什么?八卦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是八个卦?八卦何以“神以知来,知以藏往”以知过去和未来?以及“五贼”又窥窃哪些奥秘与天机?下期讲解。

易经各爻辞的逻辑关系(易经中爻)(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