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水浒传》,就会发现梁山好汉很会花花轿子人抬人。“林将军”、“花将军”、“董将军”,这些名号在吴用宋江口中频频出现,林冲花荣董平也都居之不疑。当然,这也会令熟悉宋史的人哂笑: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宋徽宗宣和年间有将军吗?
这种哂笑是有道理的,可笑的是宋江吴用真会抬轿子吹喇叭,值得一哂的是梁山好汉生不逢时。他们生在偃武修文强干弱枝的宋朝,就是建立再多的功勋,也难以封侯拜将。连岳飞韩世忠那样的盖世名将,一辈子也没当过名号将军。
如果岳飞韩世忠生在盛唐,受封上柱国、国公,得到数以千万计的金银布帛赏赐,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宋朝,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这时候我们就禁不住要问了:如果梁山好汉生在隋唐交替之际,为大唐肇基立下汗马功劳,会不会像李靖秦琼那样受封国公、上柱国?答案可能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及时雨宋江这个卑微小吏,也是可以受封国公、上柱国的。
在宋朝当一个将军有多难?
想在北宋当将军,那得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姓赵:“诸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并为环卫官,无定员,皆命宗室为之。(《宋史·职官志》,下同)”像林冲花荣董平那样的好汉,在当时顶多能被称呼为“林教头”、“花知寨”、“董都监”。
北宋虽然有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的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等七十个将军职位,但是不姓赵就当不上。
无论林冲花荣董平在南征北战中立功多少,都当不上名号将军——宋江卢俊义吴用关胜征方腊幸存,最后也没有一个被封为将军。
直到北宋即将崩盘,才有外姓人开始兼任有名无实的将军之职:“靖康元年,诏以武安军节度使钱景臻等为左金吾卫上将军,保信军节度使刘敷等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其禁兵分隶殿前及侍卫两司,所称十二卫将军,皆空官无实,中兴多不除授。”
这些左右金吾卫上将军,手下一个禁卫军也没有,因为那些兵都在高俅那样的“殿帅”手里。所谓“殿前及侍卫两司”,指的是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每一司有三个管事儿的,分别叫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
将军都是空头将军,真正管军的都不叫将军,这就是奇葩的北宋制度。
如果如果梁山好汉早生几百年或晚生几十年,是可以混个将军当的。宋孝宗赵眘继位,皇位回到赵匡胤一脉,情况就有了好转:“隆兴中……节度使则领左、右金吾卫上将军,承宣使则领左、右卫上将军,在内则兼带,在外则不带;正任为上将军,遥郡为大将军。”
这就是说,像吴用那样的武胜军承宣使,到了宋孝宗隆兴年间,必然会兼任左右卫大将军。
唐朝与宋朝军功制度有何不同?
唐朝与宋朝军功制度有何不同?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宋朝就没有一套严格的军功制度——在宋朝皇帝看来,仗是能不打就不打,武人不立功才是社稷之福。
不打战倒是省钱了,不用给武人封爵,也不用给武人食邑,但是却不得不给西夏辽金岁币,最后连半壁江山都送出去了,金人还是不依不饶,曾经一度把宋高宗赵构撵到了海上。
盛唐富宋,宋之所以富而不强,就是宋朝的制度鼓励所有人皓首穷经,而禁止研习兵法(宋朝多次以诏书形式重申“天文兵法,私习有刑,著在律文,用妨奸伪”),所以对武人的功勋,基本是视而不见的:“收取燕云十六州,不如东华门外唱出者(指金榜题名)。”
与宋朝截然不同,在唐朝是你有多能打,就有多大官爵,公侯伯子男乃至上柱国、郡王,上不封顶。
在古代历史上,军功制度丁是丁卯是卯的,也就是秦汉唐三朝做得最好,尤其是在唐朝,规定详细得像游标卡尺一样一目了然:“凡勋十有二等:十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十转为上护军,比正三品;九转为护军,比从三品;八转为上轻车都尉,比正四品;七转为轻车都尉,比从四品:六转为上骑都尉,比正五品;五转为骑都尉,比从五品;四转为骁骑尉,比正六品;三转为飞骑尉,比从六品;二转为云骑尉,比正七品;一转为武骑尉,比从七品。凡有功效之人合授勋官者,皆委之覆定,然后奏拟。《唐六典》”
唐朝的“十二转而为正二品上柱国,一转而为从七品武骑尉”,是延续了秦朝的“斩甲士一人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一处、仆一人”。也就是说,秦汉隋唐时期,大家都官爵和食邑官俸,都是拿敌人的首级换来的。
在公开透明的军功制度下,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的勇士纷纷为大唐建功立业,我们熟悉的尉迟恭、史大奈、高仙芝、李光弼,分别来自鲜卑、突厥、高丽、契丹,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的托孤寄命重臣金日磾,原本也是匈奴休屠王太子。
在唐朝,是真正做到了“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有忠心、能打仗,那就回要啥有啥,唐高祖太武皇帝李渊甚至恨不能把自己的肉割下来给自己的上柱国翼国公秦琼吃。
梁山好汉生在隋唐,有几人可封上柱国?
很多人都以为大唐开国只有第一单挑悍将秦琼秦叔宝受封上柱国,这是不准确的,当过瓦岗军的大唐开国名将,受封上柱国的就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秦琼、李勣、王君廓。
这三位大唐开国上柱国,有两位是货真价实的强盗,只有秦琼一直是隋朝军官,还做到了正六品建节尉。
李勣没当过道士,但是却从十七岁就正式入行当了强盗:“大业末,韦城人翟让聚众为盗,勣往从之,时年十七。《旧唐书·列传第十七》”
按照李勣自己的说法,他当独脚大盗的时间更早:“我年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便为天下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比宋江机智,比李逵凶残,李勣接受李渊的招安之后,马上被封为上柱国:“诏授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寻加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赐良田五十顷,甲第一区。”
咱们开头说过,像宋江那样的卑微小吏,也是可以受封上柱国某国公的。这就是比照李勣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李勣之所以一招安就受封国公上柱国,就是因为他是带着李密的残余部队一起投降的——一下子就凑够了策勋十二转。
像尉迟恭寻相那样在被打得无计可施才被迫投降,他们带着多少人马加入唐军,都不能算做自己的功勋。因为尉迟恭不是主动接受招安,所以他带着投降的人数,要算秦琼程咬金的功勋,于是秦琼受封国公上柱国,程咬金也当上了国公。
尉迟恭直到玄武门之变前,连个子爵都不是,跟尉迟恭一起投降的寻相直接跑掉了,害得尉迟恭差点被屈突通杀掉。
宋江接受招安,是带着梁山一百单八将和十万喽啰一起归顺朝廷,这个功劳未必比李勣归唐小,而宋江也就亲手杀了一个阎婆惜,杀孽也远不如李勣重。所以宋江在隋唐时期受封国公上柱国,那是一点悬念都没有的——李渊连朱粲都想收编,宋江跟朱粲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吃斋念佛的居士。
除了宋江因为带领大批人马招安可受封上柱国,梁山好汉之中,鲁智深生擒方腊,立下平南第一功,仅此一项就能凑够策勋十二转,受封上柱国也是毫无疑问的:一个方腊,顶一万个小兵。
至于梁山悍将中的“马上林冲步下武松”能不能受封上柱国,那得看李渊和李世民更喜欢谁:林冲斩将任谁最多,倒在他丈八蛇矛之下的非宋朝军将,就有阿里奇、宝密圣、贺拆、伍肃、倪麟、顾恺、张寿、阙翥、翁飞、柳元、雷应春、周积、杜敬臣、冷恭、王寅等十五人之多,按照重量级首级计算,他也凑够了策勋十二转。
行者武松虽然斩将不多,但是他的悍勇,却是可以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首屈一指的:他斩杀耶律得重、贝应夔、方貌,都是快如闪电的一刀了事,这种悍将,李世民是一定会向武德皇帝李渊大力推荐的。
不同的军功制度,铸就了盛唐与富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是盛唐。
收取燕云十六州,不如东华门外唱出者。这是富宋。
盛唐与富宋的区别,就是强盛与富裕的区别。所谓盛世,那就是富而强,强而大,大而包容,四夷宾服万国来朝。而富裕有时候却不是什么好事,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盛唐就是四方万国眼中的巨龙,李世民是“天可汗”,而宋朝,好像只跟辽国做过一段时间兄弟,最后“南宋国主”不得不称金国皇帝为“伯父”。这说明有再多的钱,没有锋利的刀枪也保不住——不但金钱土地保不住,最后连妻子女儿也被折价当了赔款。宋朝这种富裕,不要也罢。
梁山好汉招安后的悲惨结局,虽然只是演义小说,但却是宋朝偃武修文强干弱枝的一个缩影。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果没有岳飞含冤风波亭、韩世忠落寞游西湖,后世的小说家,也不会把梁山好汉的结局写德那么悲惨——瓦岗群雄与梁山好汉的结局,反映的恰恰是唐宋两个王朝的秉性与胸怀……
参考史料:《旧唐书》《唐六典》《宋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