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子倩

30年前,中国与中亚五国相继建交,开启了双方交往和合作的大门。今年年初,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隆重举行,这是30年来中国同中亚五国元首第一次集体会晤,双方宣布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开启相互关系的新时代。

同为发展中国家,站在“而立之年”的崭新节点,作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30周年庆祝活动之一,7月13日,由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九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以视频方式在北京、沈阳、大连同步举行。

三级配电四项原则(三级跨越四项原则)(1)

7月13日,第九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举行。(主办方供图)

围绕“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携手应对挑战,共赴美好未来”的论坛主题,各方深入交流了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最新成就,商定加强多边协作,并围绕妇女发展、农业、教育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深入探讨并达成多项共识。

论坛期间,与中国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反对外来势力干涉等反映中国-中亚发展共同利益的表述,被中外与会嘉宾多次提及,反映了双方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再次印证中国-中亚关系已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建交30年,中国-中亚关系实现“三级跨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主席沈跃跃,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中国-中亚建交30年来,双方关系实现了由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命运共同体的“三级跨越”。主席阐述的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四项原则”,是我们友好合作行稳致远的力量源泉和根本指引。今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合作提供新机遇。我们要落实好元首共识,深化互利合作,筑牢安全屏障,夯实民意基础,共创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30年间,中国同中亚国家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贸易额增长了100多倍,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多边合作,并推动解决阿富汗等地区问题。“中亚-中国关系的跨越式发展,不仅促进了各自发展繁荣,更有效维护了地区和平稳定。”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努雷舍夫表示,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会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世界带来积极影响,希望各国睦邻友好得到更好发展。

三级配电四项原则(三级跨越四项原则)(2)

7月13日,第九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举行,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努雷舍夫致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中亚国家把发展与中国关系视为优先外交方向

中国同中亚五国是邻国,拥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中亚地区是中国周边首个战略伙伴集群。“中国是中亚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吉尔吉斯斯坦议长马梅托夫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在吉方新冠疫情最困难时,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吉中两国不存在任何阻碍双边关系向前发展的政治分歧和问题。

马梅托夫强调,吉方始终把发展同中国双边关系视为本国对外政策优先方向,坚定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坚定支持中方有关涉港、涉台、涉疆问题原则立场,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吉方愿尽一切努力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项目,恢复两国定期通航,进一步激发经贸、文化和人文合作新动能,强化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三级配电四项原则(三级跨越四项原则)(3)

7月13日,第九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举行,吉尔吉斯斯坦议长马梅托夫视频致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阿尔济耶夫也表示,深化乌中友好合作关系是乌方优先外交方向。他认为,当前中亚-中国关系发展展现出新的活力,这得益于各方在相互尊重、平等正义、互利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打造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发展关系的关键。

土库曼斯坦国民会议主席马梅多娃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在农业、人文、教育、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是土中优先合作的方向。”

中亚是中方“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国家。中国外交部信息显示,途经中亚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2.5万列,占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一半以上。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全长近1万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马梅多娃特别提到,土库曼斯坦提出的复兴伟大丝绸之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土中天然气管道合作项目彰显两国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真诚友谊。

在新起点上续写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今年年初举行的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通过并发表了《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关于建交30周年的联合声明》(下称“声明”),这为双方关系发展确立了大方向、增添了新动能。声明中,六国决心在兼顾彼此利益的基础上,继续合力构建内涵丰富、成果丰硕、友谊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努雷舍夫表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环节,哈方愿发挥区位优势及交通运输潜力,合力推动中亚地区和平友好、互助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推动数字、绿色、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共同拓展数字化、绿色技术创新领域项目建设。努雷舍夫介绍说,自今年7月8日起,哈萨克斯坦正式对中国公民实施14天免签入境政策,相信该举措将进一步巩固两国经贸及人文合作。

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萨义德佐达表示,在塔中关系发展迈入第四个10年之际,双方决心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内涵丰富、成果显著的战略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双方将继续致力于扩大双边贸易,支持建立中国-中亚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绿色能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农产品贸易、疫情防控、传统医学以及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合作。

萨义德佐达特别提到,塔方支持扩大孔子学院数量,增加奖学金名额,并开设“鲁班工坊”(天津市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记者注),并希望各方用好全球和区域多边合作平台,坚定不移地为各领域战略合作增添实质性内涵。这可以看作是对年初《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关于建交30周年的联合声明》中“强调继续促进人文合作”有关内容的具体回应。

据中方介绍,六国元首在声明中同意,将进一步扩大地方、科学、文化、旅游、媒体、智库、青年、体育等领域合作。主席宣布,今后5年中方计划向中亚国家提供12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未来5至10年努力将双方友城增至100对,愿把五国全部列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加快互设文化中心,在有需要的国家设立传统医学中心,增设孔子学院,举办艺术节等丰富多彩活动,让六国人民的心越走越近。

此外,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面临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的安全挑战。除永久中立国土库曼斯坦之外,其余中亚四国均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今年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正在积极筹备9月的上合组织峰会。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在论坛致辞中表示,中国和中亚国家进一步扩大全面合作,是实现本地区安全、稳定和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将为把中亚地区建设成为和平、友好、互信、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家园带来新的重大机遇。

三级配电四项原则(三级跨越四项原则)(4)

7月13日,第九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左)与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阿尔济耶夫握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论坛闭幕式上,与会各方发表《第九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大连)倡议》,倡导各方本着“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原则,增进团结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密切沟通协作,合力应对挑战,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7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