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教程初学入门音频(架子鼓入门讲座)(1)

Berklee Practice Method - Drum Set - Get Your Band

大家看看这幅图片,这是典型的摇滚节奏型,图片中强调了8分音符与16分音符的踩镲来完成这个节奏型的方法。其实,我们只需要识谱,就能在乐器上把这个节奏型初步完成。我记得我曾经强调过,并不是把乐器弄响了就可以称为音乐。音乐也是有色彩的,音乐本身是通过声音来传达作曲者意图与情感的,而不是毫无目的的一种物理现象。乐曲的演奏是需要演奏者用技巧来完成音符,这个过程是需要融入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之后再加上演奏者主观的感情因素来完成作品的意境。就这个基本的摇滚节奏而言,我要说明的是,当几件乐器同时发声的时候,我们要熟悉每一件乐器本色的音色和音量要求,达到和谐动人的统一。这里我借用另一幅图片来诠释这种层次的和谐与统一:

架子鼓教程初学入门音频(架子鼓入门讲座)(2)

Future_Sounds_-_D.Garibaldi_._by_P.&ko

通过上图我们得到结论:在相同的音量级别要求下,踩镲是最弱的,其次是低音鼓,最响的是小军鼓,这里accent是重音的意思。

在早期的录音棚里面,录音师在处理踩镲的音色的时候,是尽量让踩镲的声音若隐若现的。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经历过重大演出的优秀鼓手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音乐会的现场噪音是很能遮掩鼓手在音色处理上的不足的,但是,录音棚正好相反。在录音棚里虽然后期可以通过录音师的后期技术修补来让音色做到最大限度的修饰,这并不表示,乐手依赖于后期技术,对演奏为所欲为。所以,一个乐手在录音过程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音色的细腻处理的表现上。个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完全用体力完成演奏的乐手是不值得推崇的。

所以,希望大家像打太极拳那样张弛有度,轻松自如地完成松散或密集的演奏。在物理上应该是用最小的功发挥最大的用吧。谢谢大家,有时间我会来补充一些我所讲到的内容的视频,目前很抱歉,录制条件不充分,这里对不住大家了!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探讨,让架子鼓的演奏技术更系统化,更能结合理论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