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国 (江苏省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摘要:对2015年高考数学试卷中“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和2014年相比,试题的题型、分值保持不变,相对稳定,试题的难度总体略有下降,更加立足基础,强化应知应会,有综合和创新的意识,但考虑到试题的难度,具有综合和创新味道的试题微乎其微.

关键词:2015年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模拟题赏析

2015年全国数学高考,使用新课程全国Ⅰ卷的有4个省、市,使用新课程全国Ⅱ卷的有13个省、市,另有14个省、市自主命题,共16套试卷,每套试卷又分文科和理科.本文将对这些试卷中的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的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进一步的提高对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所涉及考点的认识,增强对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试题考点分析

1.考点、题量、题型、分值

(1)2015年的16套试卷对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的考查均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多的有4道题,少的有2道题,选择题全部是5分一题,填空题除福建、上海、浙江外的省、市为5分一题,福建、上海为4分一题,浙江则分多空6分一题,单空4分一题.总体来说,在一份试卷中大约15分左右,约占总分值的10%.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1)

这三道题都在选择题中靠后的位置,有了一定的难度,但难点并不是难在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的相关知识,而是借助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的基础知识考查其他知识,以及学生的能力,尤其是集合和常用逻辑用语,在其他试题中大都有所涉及,充分体现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的工具性,考查学生数学语言转化能力.

3.思想方法

由于涉及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知识的试题偏易,其结果往往一目了然,因此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往往被忽视,其实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简单问题同样有帮助.

(1)数形结合思想.

集合的Venn图,常用逻辑用语中命题涉及的几何背景,复数的几何意义,都给我们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问题提供了可能.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2)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4)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5)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6)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7)

⑤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⑥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⑦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集合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课标建议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在教学中要创设使学生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境和机会,以便学生在实际使用中逐渐熟悉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图形语言各自的特点,进行相互转换并掌握集合语言.在关于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的教学中,使用Venn图是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运用集合语言和其他数学语言.从36份试卷中关于集合的试题来看,其考查范围和考查要求和课标是高度吻合的.

(2)常用逻辑用语的课标要求。

① 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②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③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④ 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⑤ 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课标明确指出,考虑的命题是指明确地给出条件和结论的命题,对“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只要求作一般性了解,重点关注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和命题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只要求通过数学实例加以了解,使学生正确地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对于量词,重在理解它们的含义,不要追求它们的形式化定义.所以对常用逻辑用语的考查重点是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以及命题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3)复数的课标要求。

① 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体会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的矛盾(数的运算规则、方程求根)在数系扩充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② 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③ 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④ 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课标指出,在复数概念与运算的教学中,应注意避免繁琐的计算与技巧训练.正因为如此,将复数的考查重点定位为复数的运算,适度结合复数和概念和几何意义是非常正确的.

3.命题趋势与总体评价

(1)集合题.由于对集合的考查立足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即已知全集和两个子集合,求两个子集合的交、并、补,其基本变式主要如下。

① 确定两个子集合的交、并、补集中元素的个数.

② 给定两个子集合的交、并、补,确定子集合中未知元素的值.

③ 结合集合的互异性、无序性、确定性以及集合的相等、集合的子集成题.

(2)常用逻辑用语题.

对常用逻辑用语的考查立足于四种命题的关系和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常见的题型是给出命题p和命题q,判定命题p是命题q的什么条件.其基本变式如下。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8)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9)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10)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1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12)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1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集合常用逻辑用语)(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