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一词,源于希腊语φῶςphos(光线)和γραφιgraphis(绘画),两字一起的意思是“用光线绘图”。

从这个字面的意思我们能看出摄影与绘画有一定关联,一个是用颜料在纸上作业,另一个是用光线在底片上作业。在本雅明的《摄影小史》中,本雅明讲述了摄影的起源、发展、争议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论述了摄影与电影与绘画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

本雅明在书中从现代艺术出现的新变化出发,然后由相关社会生活的变化来阐释新艺术的特点,这不仅仅是他在本书中的理论特点,他一生的理论努力都在根据当时社会的变化,去阐释和解读精神生活中已经和将要出现的嬗变。

本雅明在本书中用道理论证、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逻辑来论述自己对摄影的看法,其中提出的“光韵”理论贯穿了整本书,这一理论可谓是西方美学与艺术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在总结的以下三个观点中,“光韵”包含了很多内容。

摄影新手必收藏的6个摄影学习网站(浅析本雅明摄影小史)(1)

1、摄影是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抓取,除却后期制作,没有主观意识的掺杂。

书中写道:“通过摄影人们才了解了这种视觉无意识,照相机捕捉到的对象与人眼捕捉到的是不同的。这个不同在于人眼捕捉到的空间对象是人有意识的布局而成的,而照片里的则没有人主观意识的渗入。”在人们眼球看向外界事物时,已经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带入了进去,任何画面的获取都含有个人意识的掺杂。

但是摄影出来的画面不同,它是机器所抓取的画面,没有主观意识掺杂(除却人们有意识地获取,单指摄影所拍摄到的画面。),摄影究其本质来说是对客观世界的复制。当外界事物经过光线反射进入机器内,再通过底片等原件去记录下来时,这一整个过程都是机器这个客观的事物去完成,所以画面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客观和真实。

摄影新手必收藏的6个摄影学习网站(浅析本雅明摄影小史)(2)

2、摄影画面具有客观事物的细枝末节。

真实可以说是摄影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所记录下来的画面往往具有人眼的精确,甚至远超人眼,记录下来的又不仅仅是这个客观场景,而且拥有另一种东西。有了细节,可以真实还原当时的场景,连带着场景当时所存在的情感。

有人说过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师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照片中所拥有的特殊的空间感,所记录下来的情绪和情感是特殊存在的,带给拍摄者冲动的东西基本还原在了照片之中。

摄影新手必收藏的6个摄影学习网站(浅析本雅明摄影小史)(3)

书中以希尔的《来自纽黑文的渔妇》为例,摄影将画面中渔妇散漫的放松和迷人的矜持拍摄了下来,那种让人无以平静、冲动,眼下能感觉到它存在的情感也活生生的站在了照片之上,这时,面对照片的感受远远超过了照片本身。摄影相当于将此时此刻的画面情感再次搬演出来,而且没有改动,空间感、距离感所带来的情绪仍会感染观看者,这也表现了光韵的其中一个特点——原真性,即画面最初的模样。

本雅明书中写道:“久久凝视这张照片可以看见,对立的东西在此具何等强烈的关联:摄影这门最精确的技术竟能赋予其再现的东西一种神奇的价值,一种在我们看来绘成的画像永远不会具有的神奇价值。”由此可见本雅明对摄影是极为认可的。

我们看到的是画面本身,但是获得的还有背后的意义。

因为摄影本身具备照片精细,画面内容充满细节的条件,所以观者可以去追求细枝末节,追求相比于绘画更真切的情感。这并非完全否定绘画的情感和作用,而是在两者在真实方面的比较之下,摄影略胜一筹。

摄影新手必收藏的6个摄影学习网站(浅析本雅明摄影小史)(4)

3、摄影与电影与绘画之间有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摄影,必须向绘画接过传承的火炬。”

本雅明将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法研究潜意识与电影摄像机拍摄人的“无意识空间”进行类比,更新了人们对于自我意识的认知。人们在摄像头之前的拘谨以及某种程度的胆怯促使他们“绝不正对着照相机看”,在电影中往往很少出现演员面对镜头的画面,这不仅使演员感到拘谨,也会使观众感到不舒服。在之前对演员的排练时经常会听到:“忘记摄像头的存在”“就像你平时那样”类似的话语,这也是在强调人们潜意识与摄像机拍摄人的“无意识空间”之间的关系。

在摄影与绘画之间,关于“辅助工具”各界都有自己的看法,起先是摄影由于拍摄时间过长必须给模特设置支撑点,后来人们开始“艺术性”的设置东西,但是有许多人对这种多余的做法表示不赞同。

英国某期刊写道:“绘画中出现的柱子看起来是真实的。但是,摄影中出现的柱子却很荒唐,因为它常常直接立在地毯上。谁都知道,大理石或普通石柱是不可能建在地毯上的。”在某些方面,适合绘画的方式看来并不适合摄影,但是在两者继续向后发展后,人们逐渐适应这种方式,现代社会中,在摄影中人们也会故意去设置一些东西让画面看起来很美,就像惊叹一句:“太美了,和画一样!”

摄影新手必收藏的6个摄影学习网站(浅析本雅明摄影小史)(5)

本雅明对于摄影的理解极为深刻,但是这并不代表书中所有观点一定正确,摄影发展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观点是不成熟、不正确的。

1、未看到摄影不但可以成为艺术,还可以服务生活。

本雅明让摄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艺术的传承者,拒绝成为生活的娱乐品。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艺术是要服务生活的。本雅明将其地位捧得太高,以至于稍有脱离艺术行列便表示异议。这也是光韵的第二个特点——对传统艺术的膜拜。文中在限定条件下对当时摄影抱有不满,但是将摄影作为艺术来说,它是可以往生活方面发展的。这一点随着时代的变化慢慢地表现了出来,很多时候外出旅游时摄影机会随身携带。

2、认为摄影方式单一,否认了摄影的多样性。

摄影可以是真实的,抓拍的,同时也可以是虚假的,摆拍的,本雅明忽视了摄影方式和摄影表达的多样性。摄影应该不拘一格,根据不同的题材采用不同的摄影方式,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不同的观点与情感,而不是单单拘泥于真实性。

摄影新手必收藏的6个摄影学习网站(浅析本雅明摄影小史)(6)

3、决定摄影品质的始终是摄影家与其器械的关系

本雅明将之比喻为钢琴家,是受制于特定法则的器械。

摄影中也存在摄影技巧,摄影师的审美不同,认知不同,所拍摄的照片也有所不同。在摄影师面对同一场景时所获得的体验受主体差异影响也会有所变化,所以单纯说决定摄影品质的不只取决于器械,还有摄影师的技巧。

本雅明将“社会理论”与“艺术理论”进行结合,从而对现实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为摄影成为艺术的道路上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使人们更好地去了解摄影的特性。虽然在现在看来书中存在一些不足,某些观点不成立,但是它的出现对摄影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失为一本经典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