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首流传久远的《朝代歌》为例: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这其中,很多都不是国号。有些是统称,比如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它们是一段时间内一批国家的统称,但既不是朝代,也不是国号。有些则是习称。像西周、东周,因为它们的都城分别在今天的西安、洛阳,一在西、一在东,所以称为西周、东周,其实这是一个连续的朝代,国号就叫周,周既是朝代,也是国号。

国号改了意味着什么(国号中的学问什么是史称)(1)

另一些是合称。像两汉,指的是西汉与东汉,或者前汉与后汉,而两晋,指的是西晋与东晋,这西、东、前、后四字,都是后人加上去的,国号本来就叫汉、晋。

还有一些是简称。像元、明、清,其实应该是大元、大明、大清国号的简称。这种称“大”的国号,从大元开始。

对国号,我们还有一些误称。像我们常说的三国,一般人会不假思索地说出:魏、蜀、吴。其实这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魏、汉、吴。刘备建立的国家,国号是汉,不是蜀,蜀是他人对刘备以及刘禅政权的贬称。不仅如此,数起统一王朝的国号,通常来说我们还会漏掉几个国号。比如王莽的新朝、武曌的周朝。

国号改了意味着什么(国号中的学问什么是史称)(2)

看来国号还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不仅叫错了一些国号,还漏掉了一些国号。

在叫得出的这些国号中,你有没有想过它们是怎么产生的,这些字代表什么意思?统治者既然选用这些字作为国号,就意味着它本身带有美好的寓意。比如周是种禾养口、晋是前进上升、明是日月光明,至于大清,则是皇太极从金改过来的,同时他还改女真为满洲,如此一来,清、满洲三个字都带水,寓含着水克火、大清灭大明的吉祥兆头。

国号改了意味着什么(国号中的学问什么是史称)(3)

刘邦所钟爱的国号“汉”有盛大伟大的意思,对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来说,“汉”无疑是最鲜明的记忆与最显眼的符号,“汉族”“汉语”“汉字”……其实,这一切皆源自汉国号。其实,“汉”对于刘邦来说,最初是个屈辱的称谓。按照当初楚怀王与项羽、刘邦等人的约定,“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刘邦应该被封为关中王,然而作为诸侯统帅的项羽却违背了约定,改封刘邦为汉王。本来刘邦对“汉”是耿耿于怀,为何又一改初衷呢?

国号改了意味着什么(国号中的学问什么是史称)(4)

这其实源于萧何的一番话,萧何对刘邦说:“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汉”既指天河,又称天汉,提到汉,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天,因此若以“汉”作为王国之号,也就和“天”联系起来了。汉国号此后,又被其他许多建国者所沿袭使用。因为汉朝时间超过了400年,且疆域辽阔,国势强大,对周边各国都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域外往往称汉朝及汉朝以后的中国为汉。魏晋以后,汉更是取代了传统的诸夏、华夏族称,并一直沿用到了今逃邙不改。

,